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品官人法研究

鎖定
《九品官人法研究》是2008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宮崎市定。
書    名
九品官人法研究
作    者
宮崎市定
譯    者
韓昇
劉建英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
2008年04月
頁    數
449 頁
定    價
66 元
裝    幀
平裝16
ISBN
9787101058420
副標題
日本學者中國史研究叢刊
叢    書
日本學者中國史研究叢刊

九品官人法研究內容簡介

《九品官人法的研究》是對中國魏晉南北朝史中重要的銓選制度——九品官人法的里程碑式的研究著作。本書曾獲1958年日本最高學術獎——學術院獎。 [1] 
《九品官人法研究》是日本的中國學和魏晉南北朝隋唐政治史、制度史的必讀書。在《九品官人法研究》中,作者從制度的層面,精彩地講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貴族門閥的形成歷程,以及在漢族社會發育成熟的貴族制度如何成功地移植於北方民族統治的北方社會,胡漢合流,出現南北朝的士族門閥政治局面。實際上,這是一部通過“九品中正制度”揭示魏晉南北朝的政治進程與社會形態演變的鴻篇鉅製,強有力地支持了內藤湖南的時代劃分理論,當之無愧地成為京都學派的學術里程碑。本書是日本京都學派代表人物宮崎市定教授的名作,代表宮崎市定乃至日本學術界的最高學術水平。 [2] 

九品官人法研究作者簡介

宮崎市定(1901—1995),日本歷史學家、漢學家,京都學派史學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曾榮獲日本學士院獎和法蘭西學院頒發的儒蓮獎。宮崎市定對中國史的很多領域,包括社會結構、政治體制、經濟形態、權力關係、政府組織等方面均有獨到研究。他一生著作頗豐,代表作有《中國史》《科舉》《九品官人法研究》《亞洲史概説》等。他的生前著述全部結集為《宮崎市定全集》(共25卷)。 [2] 

九品官人法研究圖書目錄

譯者再版弁言
宮崎市定和《九品官人法研究》 韓昇
新版解説 礪波護
前 言
第一編 緒 論 ——從漢到唐
一 分裂與統一
二 漢代的貴族與豪族
三 三國的分裂
四 漢魏革命與九品官人法
五 九品官人法的貴族化
六 魏晉革命
七 西晉的滅亡
八 東晉的中興
九 宋齊時代
十 寒人與勳品
十一 梁武帝的新制
十二 陳朝的興起
十三 五胡紛亂
十四 北魏與南朝
十五 孝文帝改革
十六 北魏的貴族制
十七 北齊的貴族制
十八 北周政權下的新傾向
十九 隋朝的統一
二十 科舉的起源
二十一 隋朝的滅亡
二十二 唐帝國的特性
第二編 本 論
第一章 漢代制度之一斑
一 漢代制度的特色
二 漢代的階級及其起源
三 士與庶民
四 清流與濁流
五 曹操政權的出現
第二章 魏晉的九品官人法
一 是九品中正還是九品官人法?
二 九品官人法的起源
三 九品官制與九品官人法
四 鄉品與起家官的關係
五 起家官與鄉品的關係
六 鄉品與官吏生活
七 官僚金字塔的內部結構
八 九品官人法與秀才、孝廉
九 九品官人法與制科、試經
十 秀孝制度的衰頹
十一 州大中正的設置
十二 對於九品官人法的批評
十三 九品官人法的貴族化
第三章 南朝時期流品的發達
一 江南政權的性質
二 尚書對人事權的控制
三 九品官制與九班選制
四 清要官的發達
五 軍府僚屬、特別是參軍的發達
六 門地二品的成立
七 士族的範圍及其特權
八 寒士的實態
九 勳位的成立
十 官僚金字塔構造的變遷
十一 寒官的發達
十二 將軍號的發達
第四章 梁陳時代的新傾向
一 梁武帝的制度改革
二 流內十八班
三 流外七班
四 起家之官
五 藴位、勳位與胥吏的起源
六 將軍號
七 梁武帝的貴族主義
八 學館與試經制度
九 梁代的秀孝與中正制度
十 陳代的任子制
第五章 北朝的官制與選舉制度
一 北魏統一華北
二 鮮卑與漢人
三 孝文帝的新官制
四 流外勳品與入流的問題
五 武官的入選
六 北魏的中正
七 詳定姓族
八 北魏的秀孝制度
九 北魏的封建制度
十 起家之制
十一 厲行考課
十二 北魏末期的選舉問題
十三 北齊統治下的新傾向
十四 北周的復古主義
十五 隋代的新制度
十六 中正的終結與科舉的成立
第三編 餘 論 ——再從漢到唐
一 官僚制與貴族制
二 貴族與豪族
三 士人與胥吏
四 南朝與北朝
五 中正與科舉
附表第一 漢魏之際百官表
參考文獻
宮崎市定著作年表
制度史詞語索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