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即九九式攻击机(日语:九九式襲撃機),编号Ki-51,是日本陆军航空兵部队二战期间的一型俯冲轰炸机。 [1]该轰炸机于1938年1月开始设计,1940年5月定型,有九九式军用侦察机这一衍生型号。九九式攻击机总共生产有2000架以上。 [6]
- 中文名
- 九九式俯冲轰炸机
- 外文名
- Ki-51
- 前型/级
- Ki-30 [3-4]
- 次型/级
- Ki-71 [2]
- 研制单位
- 三菱重工
- 服役时间
- 约 1939年
- 国 家
- 日本
- 类 别
- 攻击机
- 设计师
- 大木佳之介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多赠员有一种飞机存在于陆军中,但不存在于海军中,日本称为“襲撃機”,中文中称攻击机。
攻击机的历史很短,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三年才创建的新类别。攻击机的想法诞生于苏联陆军的假想敌“Sturmavik” ,而“Sturmavik”的日文翻译就是“襲撃機”一词。
与轻型轰炸机一样,攻击机的目标是机场的飞机,但不同的是,攻击机还配备了并非用于攻击敌机的机枪,它的目标是敌方士兵本身,它的主要任务是扫射步兵炮兵等地面部队。相比于战斗机,地面部队的攻击力要低得多,因为没有被追击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如果飞机飞得很低,陆军发现飞机的时间会很晚,他们就没有时间准备攻击。
而攻击机,就是为了攻击这些目标而诞生的,轰炸时要飞到高空,而直接攻击地面部队时则要飞得尽可能低,对地面部队扫射,然后飞离。 [6]
1937年12月,发布了一份从成功的Ki-30“安”轻型轰炸机开发地面攻击机的规范。它被命名为Ki-51,盟军称之为“索尼亚”,第一架原型机于1939年6月完成,第二架于1939年8月完成。从那时起,有11架预生产飞机用于评估。它由14缸三菱Ha-26-II径向发动机提供动力,搭载两名串联的机组人员,根据情况和任务的不同,后部机组人员被用作后部炮手、轰炸机和摄影师。 [4]他们并排坐在一个长长的温室式顶棚下,飞行员在前面,炮手在后面。
驾驶舱位于船中前方和单翼飞机机翼组件上方,机翼组件本身是直的凸起,尖端是圆形的。大型径向活塞发动机像往常一样安装在前舱,机身优雅地逐渐变细到尾部下方。一个圆形的垂直尾翼与低置水平尾翼一起使用。起落架采用尾部牵引装置,并在Ki-51等早期战争坐骑的主腿上设置空气动力学固定装置。尺寸包括9.2米长、12米翼展和2.7米高度。空重4130磅,最大起飞重量(MTOW)6415磅。 [2]
测试表明,该飞机也适用于侦察任务,并建造了一个型号,它将后驾驶舱中的飞行仪器和控制装置替换为摄像头,这被称为陆军99型战术侦察机(Ki-51a)。然而,决定不建造这种专门的变体,只在生产飞机时加入安装侦察设备的规定。在服役期间,这两种变体之间没有正式区别,飞机在现场进行了改装,用于战术侦察或地面支援任务。三菱制造的所有1459架生产型飞机都被称为陆军99型攻击机。 [3]
最初,三菱计划为Ki-51和Ki-51少盼希多a分别设计两种飞机,Ki-51将用于地面攻击,后舱的仪器和飞行控制有限,Ki才乎-51a的后部设备将被通过安装在机翼之间机身下侧的大窗户进行记录的摄像头所取代。决定将这些设计合并为一种飞机类型,并且以这种方式建造,使得一种飞机可以快速地针对任何一种任务类型进行现场修改。 [4]
在侵华战争中,这种飞机相当成功。为了满足运营要求,在Kokusho的立川工厂建立了第二条生产线,并又建造了913条生产线。在其生产寿命期间,它通过安装两个68升(15英加仑)的机翼前缘油箱进行了改装,7.7毫米(0.303英寸)的89型机枪被12.7毫米(0.5英寸)的1型机枪所取代。该型号受到机组人员的高度评价,保护良好,机动性强,易于飞行和维护,可以在小型机场操作。 [3]
动力来自一台三菱Ha-26-I系列14缸风冷径向活塞发动机,功率为950马力。该发动机在飞机腿糠龙前部驱动一个三叶螺旋桨单元,并配有一个用于气流的大型旋转装置。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265英里,航程可达660英里,服务上限可达27130英尺。 [2]
标准武器包括2挺固定式前射7.7毫米89式机枪。后部操作员在可活动的支架上控制一个7.7mm Te-4系列机枪。作为一种俯冲轰炸机机身,Ki-51被允许携带多达440磅的炸弹。 [2]
三菱和立川陆军航空兵工厂都生产了数量可连蒸观的Ki-51。三菱最终交付了1462架,立川陆军航空兵工厂又增加了913架。日本帝国陆军航空队(IJAAF)成为其主要用户。 [2] [6]
在早期,这种飞机对日本在太平洋的扩张至关重要,特别是对较小的敌人,Ki-51可以不受限制地行动。Ki-51在一般的轻型轰炸中发挥作用,在需要的地方提供常规空投弹药,并兼作俯冲轰炸平台,对敌方目标和阵地进行更精确的打击。机枪可以用作防御措施,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扫射过程中使用。事实证明,这架飞机的结构足够坚固,Ki-51可以在驼篮趋崎岖的战场上作战,这拓宽了三菱设计对日本战机的战术灵活性。 [2]
Ki-51的成功开始带来另一种形式,这是由满洲国满裕飞机制造公司(中岛的一个分公司)建造的战术侦察平台。该飞机融合了可伸缩起落架等现代技术,三架原型机作为产品的起点。然而,被命名为“万寿Ki-71”的设计并没有批量生产。 [2]
战争后期,一些人携带250公斤(551磅)的炸弹执行神风特攻队任务。1941年,满洲里飞机制造有限公司(Mansyu Hikoki Seizo K K)的工程师开始开发一种称为Ki-71实验战术侦察机的先进变体,该飞机配备1119千瓦(1500马力)三菱Ha-112-II径向发动机、两门安 [3]装在机翼上的20毫米Ho-5加农炮和一个可伸缩的起落架,后来被盟军称为“Edna”,但没有继续进行。
九九式攻击机配备了三挺7.7毫米机枪,每个机翼各一挺,后座一挺。但随着战斗的进行,威力不足的情况变得明显,因此在1943年11月,武器改为12.7毫米机枪。 [6]
日本天皇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因为他在前往东京的途中取得了成功。为了扭转战争的局势,或者至少以有利的、确定的条件与盟友交战,Ki-51飞机的库存在战争后期被重新配置,用于对抗Alied战舰的神风特攻队自杀角色。为了进行这些自杀式的尝试,飞机装载了550磅的弹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对敌人的伤害和肉搏。1945年9月,日本投降,Ki-51的战时生涯就此结束。 [2]
Ki-51在战后通过在印度尼西亚、中国和朝鲜部署的缴获形式存在。 [2]
一些被遗弃在新几内亚、爪哇、苏门答腊和这些岛屿的战时地带。一些幸存者被印尼空军投入服役。其中一只在印尼博物馆中幸存下来。尽管在新几内亚和群岛有一定程度的使用,但多年来只发现了几艘沉船。一艘“索尼亚”号被遗弃在荷属新几凝归炼内亚伊里安查亚的邦巴拉尔半岛。 [3]
日本第73独立航空中队的一架“索尼亚”在婆罗洲的Keningau被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4中队的成员俘虏。这架飞机的武器被禁用,上表面涂成军绿色,下表面涂成浅灰色,机身两侧、机翼上方和下方以及尾部两侧都有巨大的绿色“投降”十字架。鳍上出现了白色的字母“DEP”。在飞机被转移到婆罗洲西北部纳闽的第一中队之前,第四中队的一些人员驾驶了这架飞机。在一次着陆事故后,它最终被注销了。 [3]
朝鲜战争结束后,朝苏联帮助朝鲜建立了自己的空中力量。 [2]
使用情况
播报编辑
性能数据
播报编辑
乘员:2人
机长:9.21米
翼展:12.1米
机高:2.73米
空重:1.873千米
最大起飞重量:2.920千克
最大飞行速度:424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1.06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