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丁榕系

鎖定
九丁榕系,學名Ser. Nervosae Corner,桑科榕屬的一個系。16種,分佈於熱帶亞洲,巴布亞新幾內亞至所羅門羣島。
中文學名
九丁榕系
拉丁學名
Ficus nervosa Heyne ex Roth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蕁麻目
桑科
亞    科
波羅蜜亞科
榕族
榕屬
亞    屬
白肉榕亞屬
九丁榕系

目錄

九丁榕系簡介

葉幹後褐色,基部脈腋有2腺體,托葉常延長;榕果常具短梗;雄花生於口部,雄蕊1,稀為2。
我國有下列2種。1種為模式種 [1] 

九丁榕系下級物種

1、九丁榕Ficus nervosa Heyne ex Roth
喬木,幼時被微柔毛,成長脱落,小枝幹後具槽紋。葉薄革質,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6-15釐米或更長,寬2. 5-5釐米,先端短漸尖,有鈍頭,基部圓形至楔形,全緣,微反捲,表面深綠色,幹後茶褐色,有光澤,背面顏色深,散生細小乳突狀瘤點,基生側脈短,脈腋有腺體,側脈7-11對,在背面突起;葉柄長1-2釐米。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球形或近球形,幼時表面有瘤體,直徑1-1.2釐米,基部縊縮成柄,無總梗,基生苞片3,卵圓形,被柔毛;雄花、癭花和雌花同生於一榕果內;雄花具梗,生於內壁近口部,花被片2,匙形,長短不一,雄蕊1枚;癭花有梗或無梗,花被片3,延長,頂部漸尖,花柱側生,較瘦果長2倍,柱頭棒狀。花期1-8月。
產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海拔達到400-1600米。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有分佈。
2、綠島榕Ficus pubinervis Bl.
灌木;小枝褐色,被微柔毛。葉倒卵橢圓形,長6-13釐米,寬2-6釐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脈上被毛,脈腋內具腺體,側脈5-7對;葉柄短,長約1釐米,被微柔毛;托葉線形,密被柔毛。榕果腋生,球形或扁球形,黃色或桔紅色,基部縊縮成柄,被毛,總梗極短;雄花很少,具柄,生於榕果內壁近口部,花被片3-4,長於雄蕊,雄蕊1枚,花絲很短;癭花具柄,花被片4-6,披針形,子房斜卵圓形,花柱側生;雌花無柄,花被片與癭花同數,線形,花柱側生,長,柱頭2裂,很長。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產我國台灣(台東、蘭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馬魯古羣島)、菲律賓也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