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字)

鎖定
乖(拼音:guāi ),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 [2]  。《説文》此字本義是背離,不協調統一。引申指差別、不同。還可指乖僻、反常。現代漢語多用作指乖巧,順從。
(基本信息欄來源: [3] 
中文名
拼    音
guāi
部    首
丿
五    筆
tfux
倉    頡
hjlp
鄭    碼
metr
字    級
一級字 [1] 
注    音
ㄍㄨㄞ
平水韻部
平聲九佳 [4] 
總筆畫
8
四角號碼
20112
統一碼
基本區 U+4E56
結    構
獨體字
造字法
會意兼形聲字
筆順讀寫
撇、橫、豎、豎、橫、提、撇、豎彎鈎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圖 字形演變圖
字符表 字符表
會意兼形聲字。從“A”(古文別)、從𠁥,𠁥亦聲。表意偏旁像二人背離形,表示乖的本義與離違有關。形旁兼聲旁𠁥像角枝歧出,表示乖的本義與離異不一有關且表音,乖與𠁥聲韻並同。乖的源頭、聲首是𠁥,見於商代甲骨文偏旁。其與構件“八” 結合成字形“B”。 《説文》將構件“八”繁化作“A”,實乃二人相背之“北”的省變。隸變時,字形“A”迴歸古初之形,作“C”,“D”、“E”皆二人相背;作“F”則“是北”的衍化。構件“𠁥”始作“G”、“H”,繼之作“I”、“J”。楷書作乖。《説文》本義是“戾”,即背離,不協調統一。引申指分別、離別。南朝梁任昉《與沈約書》:“將乖之際,不忍告別。”引申指差別、不同。晉葛洪《抱朴子·外篇·辭義》:“五味乖而並甘。”引申指乖僻、反常。引申指差錯。《後漢書·郭玉傳》:“針石之間,毫芒即乖。”俗語稱乖巧。《紅樓夢》第四十八回:“花兩個錢,叫他學些乖來。”俗語又指小孩聽話,可愛。 [2]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背離;違背。
Diverge
晉郭璞《皇孫生請布澤疏》:“故水至清則無魚,政至察則眾乖,此自然之勢也。”
明張居正《答應天張按院》:“撫按地方,凡事當一秉虛心,不宜有所偏私,致乖理法。”
乖角,乖貳
分離;離別。
Leave
晉袁宏《後漢紀·獻帝紀一》:“唐姬起舞,歌曰:‘皇天崩兮后土頹,身為帝王兮命夭摧;死生異路兮從此乖,悼我煢獨兮心中哀。’”
南朝梁任昉《與沈約書》:“將乖之際,不忍告別。”
乖別
隔絕;斷絕。
Isolate
宋歐陽修《清平樂》詞:“別來音信全乖,舊期前事堪猜。”
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摺:“煙水雲山兩間隔,數年間音信乖。”
乖絕,乖梗
形容詞
差異,不同。
Different
晉葛洪《抱朴子·辭義》:“五味舛而並甘,眾色乖而皆麗。”
乖舛
反常;謬誤。
Abnormal
《禮記·樂記》:“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南朝梁範縝《神滅論》:“心病則思乖,是以知心為慮本。”
乖誕,乖遇乖性兒
不順利,不如意。
Unsatisfactory
唐韓愈《贈崔立之評事》詩:“時命雖乖心轉壯,技能虛富家逾窘。”
宋蘇軾《又送鄭户曹》:“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
乖遇
邪惡,奸滑。
Evil
《通典·食貨九》:“遂令接境乖商,連邦隔貿。”
清李漁《意中緣·見父》:“恨奸人計乖,使我父女活離開。”
乖滑
不淘氣;馴服。
Obedient
《西遊記》第四二回:“好乖兒女,也罷也罷,向前開路,我和你去來。”
乖寶寶
機靈,聰明。
Clever
唐李廓《上令狐舍人》詩:“宿客嫌吟苦,乖童恨睡遲。”《西遊記》第二二回:“原來那妖乖了,再不肯上岸;只在河沿與八戒鬧鬨。”
賣乖
參考資料: [5]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戾也。從𠁥而𠔁。𠔁,古文別。古懷切
【註釋】徐鉉等曰:𠔁,兵列切。篆文分別字也。 [6] 

説文解字注

戾也。
犬部曰:戾,曲也。曲則不伸,故為睽離。
從𦫳𠔁。
八部曰:𠔁,分也。𠔁𣜩作兆。乖從𦫳從兆。皆取分背之意。各本此下有𠔁古文別,此淺人所妄增,説詳八部、卜部。凡許自注雲某古文某者,皆見於許書。刀部別下未嘗有𠔁古文別之雲也。𠔁𣜩從北,以兆與北形相似也。古懷切。古音葢在十六部。 [7] 

康熙字典

《唐韻》古懷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懷切,𠀤怪平聲。《説文》:背呂也。象脅肋形。《玉篇》:戾也,異也。睽也,背也。《易·序卦傳》: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左傳·昭三十年》:伍員曰:楚執政眾而乖。
又貴州夷寨有乖西。
又《韻補》葉公回切,音規。《前漢·敍傳》:官失學微,六家分乖。壹彼壹此,庶硏其幾。 [8]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書寫演示

“乖”字書寫演示 “乖”字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楷書 楷書
(書法來源: [9] 

音韻集匯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合口呼
全清
古懷切/苦緺切
kuɐi
集韻

平聲

合口呼
全清
公懷切
kuɐi
韻略


平聲





公懷切

增韻


平聲





公懷切

中原

陰平
皆來



全清

kuai
中州


平聲
皆來





瓜歪切

洪武

平聲


全清
公懷切
kuai
分韻撮要

陰平
第十四皆解介






(音韻資料來源: [10] 

方言音韻

◎ 贛語:grwai1
◎ 客家話:[寶安腔] gai1 [梅縣腔] gwai1 [台灣四縣腔] gwai1 [客英字典] gwai1 [客語拼音字彙] gai1 guai1 [海陸腔] gwai1 [陸豐腔] kuai1 [沙頭角腔] gai1 [東莞腔] gai1
◎ 粵語:gwaai1
◎ 潮州話:guai1
◎ 韓語:KOY 괴
◎ 越南語:quai [11]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04]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14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06]
  • 4.    平水韻 九佳  .搜韻[引用日期2020-05-04]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658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504
  • 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576
  • 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8
  • 9.    乖-書法欣賞  .漢典書法[引用日期2020-05-06]
  • 10.    乖-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06]
  • 11.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11-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