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乏絕

鎖定
乏絕,漢語詞語,拼音:fá jué,意思是食用缺乏、斷絕,多指暫時供應不繼;窮盡,短缺;耗竭。
中文名
乏絕
拼    音
fá jué
釋    義
食用缺乏斷絕、窮盡、短缺等之意
注    音
ㄈㄚˊ ㄐㄩㄝˊ

目錄

乏絕釋義

1、食用缺乏、斷絕。多指暫時供應不繼。2.窮盡;短缺。3.耗竭。 [1] 

乏絕出處

《管子·五輔》:“衣凍寒,食飢渴,匡貧窶,振罷露,資乏絕,此謂振其窮。”

乏絕例句

1、食用缺乏、斷絕。多指暫時供應不繼。
《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天子佈德行惠,命有司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孔穎達疏:“暫無曰乏,不續曰絕。皇氏雲,長無謂之貧窮,暫無謂之乏絕。”
《史記·李將軍列傳》:“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
宋·範鎮《東齋記事·補遺》:“方春民乏絕時,豫給緡錢貸之,至夏秋輸絹於官。”
金·元好問《王公神道碑銘》:“以山東旱,命馳驛赴官,遂專賑貸東平諸郡。公所至,推次乏絕,人受實惠,豪猾不得夤緣為奸。”
2、窮盡;短缺。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説秦王,書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
史記·平準書》:“車騎馬乏絕,縣官錢少,買馬難得,乃著令。”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玩具·瑪瑙》:“今偶爾盛產,他時乏絕,必更踴貴。”
梁啓超《復劉古愚山長書》:“謂吾西北腹地諸省,風氣閡隔,人才乏絕,恐不足以自立。”
3、耗竭。
晉·嵇康《養生論》:“飲食不節,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絕。”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