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久安背翰林祠

鎖定
久安背翰林祠,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灣井鎮久安背村,始建於宋代,為進士李世南所建。 [1-2] 
久安背翰林祠由大門前的牌坊與坊後的翰林祠組成。共由一坊、一門樓、五廳堂、五天井、兩廂房組成的五進建築格局,佔地1856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久安背翰林祠建築以七十二根立地支柱為支撐,寓意儒學家孔子的七十二賢弟子。每個石墩上都有十二個小獅頭,寓意師承重任,體現了這個村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翰林祠是典型的中國南方古代民居建築羣,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2] 
2013年3月5日,久安背翰林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久安背翰林祠
地理位置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灣井鎮久安背村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1856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264-3-56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久安背翰林祠歷史沿革

久安背翰林祠始建於宋代,為進士李世南所建,只建了下座三廳。
明代,建祠前木牌坊。
清同治三年(1763年)、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建上座二廳,始成現存規模。 [2] 
2017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實施久安背翰林祠修繕工程及防雷工程。 [4] 

久安背翰林祠建築格局

久安背翰林祠,由大門前的牌坊與坊後的翰林祠組成。共由一坊、一門樓、五廳堂、五天井、兩廂房組成的五進建築格局,佔地1856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
久安背翰林祠建築以七十二根立地支柱為支撐,寓意儒學家孔子的七十二賢弟子。每個石墩上都有十二個小獅頭,寓意師承重任,體現了這個村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木構架的梁坊上,均有精工細琢的圖案裝飾,構思頗具匠心,構圖精美。牆體上的壁畫,雖飽經風、霜、雨、雪和日曬、雨淋的歲月滄桑,已有些殘缺,但仍依稀可見,展示其昔日輝煌。 [2] 
久安背翰林祠

久安背翰林祠主要建築

久安背翰林祠牌坊

翰林祠門前的木牌坊,四柱三樓,歇山青屋面瓦,成一字型排列。主摟檐下裝飾着逐層收進的七層如意斗拱,兩附樓檐下施五層如意斗拱。坐鬥上用單塊雕刻花卉遮擋鬥座,形成橫、豎、斜三向有序、成行的圖案排列,展現出設計美。如意斗拱小巧精緻,就象佈局嚴謹的蜂窩。牌坊上裝飾有精美的吉禽、瑞獸、富麗花卉等木雕,主樓正中嵌有楷書的“翰林祠”匾額。木牌坊緊緊與後面的翰林祠大門相連。
牌坊門前立有園雕石獅一對,古代,石獅用於辟邪。獅子為左雄右雌。雌獅蹄護小獅,寓意子嗣昌盛。這一對獅子有所不同,一個笑容可掬(指雄獅),一個温馴可愛(指雌獅),相互照應,比起官府門前的獅子來,讓人感到親切。 [2] 

久安背翰林祠翰林祠

翰林祠大門共置三門,正中大門上方懸掛着“進士及第”木匾,兩邊側門上,分別掛着“敦詩”“説禮”的木匾。“敦詩”“説禮”四字道出了久安背村人才輩出的原因。即“讀書、尊禮”。這個村的祖訓是:“敬君師、尊祖宗、孝父母、友兄弟、睦宗族、遵禮義、礪廉恥、課子孫。”
翰林祠大門前用一對大石鼓,作為門檔石。俗話常説的“門第”“門當户對”,就是指門前的“門當”石和門楣上方的短柱“户對”。在古代它們是人户或家族社會地位的象徵,它的形制、大小、樣式、色彩體現了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門前的“門當”石,有平墩方石,有園鼓立石,一對抱鼓石,立的是功名標誌。無功名者是不可以立“鼓”的,倘若要裝點門臉,顯示富有,也可以把門枕石起的像抱鼓石那麼高,但只是門前的裝飾性的部分要取方形,區別於“鼓”,再高仍稱“墩”。 [2] 
大石鼓 大石鼓
翰林祠門廳上是一座八柱的木戲樓。有古文獻説:“九疑清秀多文氣。”在九疑,多數的村裏都建有這樣的戲樓,它展現了九疑人耕讀為本,重文興教,酷愛文化藝術的氛圍,展現了九疑的“文氣”。 [2] 
前廳 前廳
翰林祠前廳是硬山單檐木構建築,檐口下面裝飾有三層如意象鼻斗拱。中間伸出的那根長長的雕花木構件,如象的鼻子,人們形象的把它稱做“象鼻拱”。斗拱下方正中掛着的木匾,上書“威震南邦”。
過了前廳,逐次是中廳、後廳、轎亭、祖祠堂,每棟建築之間,用天井相隔,走廊相連,既解決了建築羣採光、排水、通風問題;又遵循了中國古代建築“聚氣生財”的堪輿學理念;並把各單體建築,連成一個整體。 [2] 

久安背翰林祠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李世南,字唐卿,宋祥符三年(1017年)進士,官至江寧通判,先後授大理寺評事、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大理寺丞正銜。但是,在久安背村,李伯輝是唯一進入翰林院的人,亦有人説翰林祠是為他立的。李伯輝,南宋淳祐七年(1180年)進士,入翰林院,官至華文閣學士,授太常博士銜。
但歷史上較著名的還是李世南。李世南文采風流,少年得志,是蘇東坡同時代畫家,擅長山水畫,他畫了一幅秋天景色的畫,蘇東坡為畫題詩《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2] 
  • 建築作用
久安背翰林祠的作用,一是用來祭祀先祖,崇敬祖德是中國的傳統,這個傳統起着教育後人要知道感恩,同時,激勵後代發揚和繼承祖先的美德,建功立業,發奮讀書,象這些金榜題名的翰林進士一樣,中秀才、考舉人、登進士、點翰林,當大官,光宗耀祖,光耀門庭;二是公益活動,全村的生、葬、娶、嫁在這裏聚餐設宴,村中大事的商議,年節的喜慶文藝演出都在祠內進行。 [2] 

久安背翰林祠文物價值

久安背翰林祠精美的建築木雕裝飾,厚重的文化底藴,為久安背翰林祠贏得了歷史聲望。翰林祠是典型的中國南方古代民居建築羣,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2] 

久安背翰林祠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久安背翰林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久安背翰林祠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久安背翰林祠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灣井鎮久安背村,始建於宋代,為進士李世南所建。 [2] 
  • 交通指引
寧遠縣人民政府距離久安背翰林祠20千米,駕車約25分鐘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