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乃蠻台

鎖定
乃蠻台(約1282~1348 年),蒙古族,姓扎剌兒氏,元朝名臣木華黎五世孫。 [2] 
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蒙古軍西征,乃蠻台率兵到達海都(在今新疆開都河流域),以戰功被授宣徽院使,官階為榮祿大夫。七年(1303),擔任嶺北行省(轄今甘肅蘭州以西和寧夏、青海、新疆的一部分)平章政事。佩金虎符。元文宗天曆二年(1329),升為陝西行省平章政事(正二品)。 [2] 
當時,陝西關中地區,連年大旱,饑荒嚴重。文宗皇帝下詔,動員富户捐獻糧食,朝廷即授予官爵。河南等地富户紛紛將糧食運送到潼關關外。當時潼關守備官是河南人,他怨恨以前關中人曾阻攔過河南人在關中買糧,因趁機報復,不準這些救濟糧運入關內。乃蠻台訊聞,下令杖責這個守官,強令將糧食運入關中。百姓因飢餓難忍,發生了搶糧現象。乃蠻台命軍隊制止,方使局勢穩定。這些糧食運入關中後,百姓無錢購買,乃蠻台便命將官庫中尚未銷燬的5萬緡作廢錢鈔拿出來,在背後加蓋行省印記,發給百姓暫時使用,等朝廷撥來救濟銀後,再如數兑換。這樣,使百姓提早買到糧食,少挨飢餓之苦。 [2] 
文宗至順元年(1330),乃蠻台升任上都留守,階官晉為開府儀同三司,封“宣寧郡王”,賜金印。順帝至元三年(1337)襲國王爵。六年(1340),擔任嶺北行省左丞相(正一品),知行樞密院事。至正二年(1342),任遼陽行省左丞相。這時,他年逾60歲,上疏辭職,元順帝準允,厚加賞賜。八年(1348)卒於家。詔賜“攄忠宣惠綏遠輔治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魯王”。 [2] 
所處時代
元朝
逝世日期
1348年
本    名
乃蠻台
身    份
木華黎後人
官    職
陝西行省平章政事,官至中書參知政事
史書記載
乃蠻台,木華黎五世孫。曾祖曰孛魯;祖曰阿禮吉失,追封莒王,諡忠惠;父曰忽速忽爾,嗣國王,追封薊王。 [1]  乃蠻台身長七尺,摯靜有威,性明果善斷,射能貫札。大德五年,奉命徵海都、朵哇,以功賜貂裘白金,授宣徽院使,階榮祿大夫。七年,拜嶺北行省右丞。舊制,募民中糧以餉邊,是歲中者三十萬石。用事者挾私為市,殺其數為十萬,民進退失措。乃蠻台請於朝,凡所輸者悉受之,以為下年之數,民感其德。至治二年,改甘肅行省平章政事,佩金虎符。甘肅歲糴糧於蘭州,多至二萬石,距寧夏各千餘里至甘州,自甘州又千餘里始達亦集乃路,而寧夏距亦集乃僅千里。乃蠻台下諭令挽者自寧夏徑趨亦集乃,歲省費六十萬緡。
天曆二年,遷陝西行省平章政事。關中大飢,詔募民入粟予爵。四方富民應命輸粟,露積關下。初,河南飢,告糴關中,而關中民遏其糴。至是關吏乃河南人,修宿怨,拒粟使不得入。乃蠻台杖關吏而入其粟。京兆民掠人而食之,則命分健卒為隊,捕強食人者,其患乃已。時入關粟雖多,而貧民乏鈔以糴。乃蠻台取官庫未毀昏鈔,得五百萬緡,識以省印,給民行用,俟官給賑饑鈔,如數易之。先時,民或就食他所,多毀牆屋以往。乃蠻台諭之曰:“歲稔,爾當復還,其勿毀之。”民由是不敢毀,及還,皆得按堵如初。拜西行台御史大夫,賜金幣、玩服等物。奉命送太宗皇帝舊鑄皇兄之寶於其後嗣燕只哥鸊,乃蠻台威望素嚴,至其境,禮貌益尊。
至順元年,遷上都留守,佩元降虎符,虎賁親軍都指揮使,進階開府儀同三司,知嶺北行樞密院事,封宣寧郡王,賜金印。尋奉命出鎮北邊,錫予尤重。國初,諸軍置萬户、千户、百户,時金銀符未備,惟加纓於槍以為等威。至是乃蠻台為請於朝,皆得綰符。後至元三年,詔乃蠻台襲國王,授以金印。繼又以安邊睦鄰之功,賜珠絡半臂並海東名鷹、西域文豹,國制以此為極恩。六年,拜嶺北行省左丞相,仍前國王、知行樞密院事。至正二年,遷遼陽行省左丞相,以年逾六十,上疏辭職歸。念其軍士貧乏,以麥四百石、馬二百匹、羊五百頭遍給之。八年,薨於家,帝聞之震悼,命有司厚致賻儀,詔贈攄忠宣惠綏遠輔治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魯王,諡忠穆。
子二:長野仙溥化,入宿衞,掌速古兒赤,特授朝列大夫、給事中,拜監察御史,繼除河西廉訪副使、淮西宣慰副使,累遷中書參知政事,由御史中丞為中書右丞;次晃忽而不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