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乃粒

鎖定
《乃粒》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天工開物》裏的記載的一篇關於百姓以穀物為食文章。《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
作品名稱
乃粒
作    者
宋應星
作品出處
《宋應星·天工開物》
來源年代
中國古代
內    容
百姓以穀物為食

乃粒作者簡介

宋應星(1587~1661),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2次考中舉人。但以後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五次跋涉,見聞大增,他説:“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聞”。他在田間、作坊調查到許多生產知識。他鄙棄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紈絝子弟”與“經士之家”。在擔任江西分宜縣教諭(1638~1654)年間寫成了《天工開物》。
他在《序》中描寫這段情況時説:“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乞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想加以驗證而無錢,想與同人們討論真偽而無場館),只得“炊燈具(備)草”,日夜寫書,但“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縣教諭(縣學教官)。期間,他將其長期積累的生產技術等方面知識加以總結整理,編著了《天工開物》一書,在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由其朋友涂紹煃資助刊行。稍後,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長汀縣)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明亡後作為明遺民,約在清順治年間(公元1661年前後)去世。宋應星一生講求實學,反對士大夫輕視生產的態度。

乃粒作品賞析

乃粒原文

宋子曰:上古神農氏②若存若亡,然味其徽號兩言③,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不然神農去陶唐④食已千年矣,耒耜⑤之利,以教天下,豈有隱焉。而紛紛嘉種,必待后稷⑥詳明,其故何也?
紈絝之子,以赭衣⑦視笠蓑;經生之家,以農夫為詬詈⑧。晨炊晚餉,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夫先農而系之以神,豈人力之所為哉!

乃粒註釋

①乃粒:《書·益稷》:“烝民乃粒。”乃粒,即百姓以穀物為食的意思。此處則代指穀物。
②神農氏:炎帝神農氏,神話傳説中的古帝王。《禮記·月令》注:土神稱神農者,以其主於稼穡。晉王嘉《拾遺記》卷一: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畝之事,百穀滋阜。故而又稱土神。晉幹寶《搜神記》卷一: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故天下號神農也。
③徽號兩言:即指“神農”二字。
④陶唐:傳説中的古帝王,即堯,國號陶唐,又稱陶唐氏。《書·益稷》篇傳説即堯時文獻。其中言“烝民乃粒”,即“粒食”。
耒耜(lěi sì): 先秦時期的主要農耕工具。耒為木製的雙齒掘土工具,起源甚早。
后稷:傳説中堯、舜時大臣,掌農之官,又與大禹一起治水。又名棄,為周之始祖,故其事詳於《史記·周本紀》中,雲:“棄為兒時,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
赭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稱。
詬詈(ɡòu lì):辱罵。

乃粒譯文

宋先生説:上古傳説中發明農業生產的神農氏,好像真的存在過又好像沒有此人。然而,仔細體味對“神農”這個讚美褒揚開創農耕的人的尊稱,就能夠理解“神農”這兩個字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人類自身並不能長久生存下去,人能生活下去是因為人能依靠五穀養活自己;可是五穀並不能自己生長,而需要靠人類去種植。土壤的性質經過漫長的時代而有所改變,穀物的種類、特性也會隨着不同的水土而有所區別。否則,從神農時代到唐堯時代,人們食用五穀已經長達千年之久了,神農氏教導天下百姓耕種,使用耒耜等耕作工具的便利方法難道還有什麼不清楚嗎?可是後來紛紛出現的許多良種穀物,一定要等到后稷出來才得到詳細説明,這其中又是什麼原因呢?
那些不務正業的富貴人家子弟,將勞動人民看成罪人;那些讀書人把“農夫”二字當成辱罵人的話。他們飽食終日,只知道早晚餐飯的味美,卻忘記了糧食是從哪裏得來的,這種人真是太多了!這樣看來,奉開創農業生產的先祖為“神”就十分自然了,這難道只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嗎?

乃粒作品出處

《乃粒》選自《宋應星·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