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主山村

鎖定
主山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 [1]  位於東城街道北部,相鄰大井頭村渦嶺村高田坊村,距東城街道辦事處2.3千米。2015年末,主山村户籍人口990人。 [2] 
清末,主山村屬東莞縣捕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七區六鳳鄉。1999年,屬主山行政村。2002年,屬東城街道主山社區。 [2] 
2015年,主山村經營第二、第三產業,擁有集體廠房面積2.5萬平方米,農貿市場面積1萬平方米,商業中心面積8萬平方米,集體經濟總收入2800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收入、經營收入、集體分紅、房屋出租、銀行存款利息等。 [2] 
中文名
主山村
行政區類別
自然村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
地理位置
東城街道北部
電話區號
0769
人口數量
990 人(截至2015年末户籍人口)
車牌代碼
粵S

主山村歷史沿革

清末,主山村屬東莞縣捕廳。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七區六鳳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五區六鳳鄉。
1953年,屬第一區主山鄉。
1958年,屬附城人民公社主山大隊。
1983年,屬附城區主山鄉。
1987年,屬東莞市附城街道主山管理區。
1999年,屬主山行政村。
2002年,屬東城街道主山社區。 [2] 

主山村行政區劃

主山村為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主山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003016。 [2-3] 

主山村地理環境

主山村位置境域

主山村,位於東城街道北部,相鄰大井頭村渦嶺村高田坊村,距東城街道辦事處2.3千米。 [2] 

主山村地形地貌

主山村位於老莞城東郊的丘陵地帶,內有槌子山(亦稱“椎子山”)和九嶺(亦稱“狗嶺”),海拔最高100米。 [2] 

主山村人口

2015年末,主山村户籍人口990人,其中男性484人,女性506人;80歲以上22人,最年長者95歲(女)。外來暫住人口5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6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人。 [2] 

主山村經濟

主山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植甘蔗、花生、豆類等作物,盛產荔枝、橙柑。改革開放之前,村中曾建有碾米、榨糖等簡易加工廠。2015年,主山村經營第二、第三產業,擁有集體廠房面積2.5萬平方米,農貿市場面積1萬平方米,商業中心面積8萬平方米,集體經濟總收入2800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收入、經營收入、集體分紅、房屋出租、銀行存款利息等。 [2] 

主山村社會事業

主山村教育事業

2015年末,主山村有民辦科發小學(2015年有6個年級,20個班,在校學生1200餘人,教職工60餘人),幼兒園1所(明珠幼兒園,在園幼兒320人,教職工40餘人)。 [2] 

主山村文體事業

2015年末,主山村有公園2座(主山公園和槌子山公園),籃球場1個,康體設施1套,社區圖書室和電子閲覽室1個(2015年藏書3200冊),老人活動中心1個。 [2] 

主山村基礎設施

20世紀60年代,主山村通電,80年代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通自來水,1987年通電話,2000年初通互聯網。 [2] 

主山村交通運輸

主山村有省道莞樟路、縣道東寶路經過該村。 [2] 

主山村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主山村因村旁山上長有一株稀有珍貴的槌子樹(國家三級古樹),村建於山旁,取名“槌子山”,簡稱“子山”。方言“子”與“主”諧音,後得名。 [2] 
  • 本地方言
主山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東城話。 [2] 
  • 傳統民居
主山村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存約30座。主要為紅磚房,建於20世紀80年代,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保存完好,已無人居住。
黃氏宗祠,始建於南宋,後經歷次重修,保存完好。祠堂為石基磚牆木樑結構的平房建築,三進佈局,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 [2] 
  • 楹聯
主山村代表性楹聯“世澤濬源長孝友無雙千秋爼豆昭前烈,家聲遺韻遠文章第一百代衣冠啓後賢”存該祠。該祠為東莞市保護文物,仍作宗祠使用(兼作村民活動中心)。 [2] 
  • 匾額
主山村代表性匾額“國戚名家”為宋朝樞密院丞相趙汝愚所書,為東莞市保護文物,存黃氏宗祠。 [2] 
  • 族譜
主山村族譜已在“破四舊”時被毀。所幸主山村傳至十一世祖黃懷山時,帶領部分族人分流到大嶺山百花洞,百花洞村黃族的族譜尚存,亦為主山村黃族早期的家族傳承保留了一份記憶。
南宋理宗皇帝聖諭家訓:“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 立於主山宗祠內,作為村規民約教導村民共同遵守。 [2] 
  • 民俗文化
主山村村民每年清明、重陽到八寶樓祭祖。 [2] 
  • 歷史事件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冬,主山村天花流行,患者100多人,死亡20餘人,村民外出避災難長達4個月。
1980年,主山村分田到户,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000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尉健行到主山村調研,瞭解村務公開情況。同年5月26日,上海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張惠新在省紀委副書記梁燦盛等陪同下,到主山村考察村務公開情況。6月2日,廣州、深圳、珠海等市領導到主山村參觀政務、村務公開工作,並觀摩該區財務電算化現場演示。6月17日,中紀委常委、監察部副部長趙洪祝在市委書記李近維等陪同下,到東城主山村考察村務公開工作。
2001年4月3日,主山村等24個警務責任區掛牌成立。4月4日,廣東省委黨的作風建設調研組到主山村調研;廣東省副省長李容根及省農業廳領導在副市長李毓全等陪同下,到周屋村、主山村視察農業及農村工作。8月8日,全省村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動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到主山村視察。11月16日,監察部副部長黃樹賢,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黃雙福到主山村調研,參觀主山村政務公開欄和財會電算演示。
2002年10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農委副主任委員柳隨年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近維陪同下到主山村調研。 [2] 

主山村著名人物

袁厚源(1920—1946年),曾任東江縱隊第三大隊中隊長。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12日,在高場與國民黨軍隊作戰時犧牲。
黃進泉(生卒年不詳),北京大學教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