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主動場屏蔽

鎖定
主動場屏蔽(active field shielding)是將電磁場的作用與影響限定在某個範圍之內,使其不對限定範圍之外的任何生物機體或儀器設備產生干擾與危害的屏蔽技術和方法。主動場屏蔽是用來防止場源對外的影響,電磁場源位於屏蔽室之內。主動場屏蔽的特點是: 場源與屏蔽室間距小; 被屏蔽的電磁場強度大;屏蔽室結構設計要嚴緊;屏蔽室接地處理技術要求高 [1] 
中文名
主動場屏蔽
外文名
active field shield
所屬學科
物理
性    質
一種電磁屏蔽方式
相關概念
電磁屏蔽,被動場屏蔽等

主動場屏蔽基本介紹

主動場屏蔽是電磁屏蔽之一,利用屏蔽材料將某設備、某系統或其分系統產生的電磁能限制在規定的空間或使其對外界的泄露減小到允許程度。是防止電磁能對周圍環境造成有害影響的重要手段。其特點是,場源在屏蔽體內部,一般距屏蔽體較近,屏蔽體必須良好地接地;將干擾源屏蔽好後,就可防止該干擾源對眾多可能被幹擾設備的影響。廣泛應用在電磁干擾控制、降低近場以保護操作者及重點污染源的治理等方面。

主動場屏蔽電磁屏蔽

所謂電磁屏蔽就是利用導電或導磁材料將電磁輻射限制在某一規定的空間範圍內,阻止電磁輻射向被保護區擴散的技術措施。方法是採用屏蔽體包圍電磁干擾源,抑制電磁干擾源對周圍空間的接受器的干擾,或者採用屏蔽體包圍接受器,以避免干擾源對其造成干擾 [2] 

主動場屏蔽工作原理

高頻電磁屏蔽裝置由銅、鋁或鋼製成。當電磁波進入金屬導體內部時,產生能量損耗,一部分電磁能轉變為熱能,隨着進人導體表面的深度增加,能量逐漸減小,電磁場逐漸減弱,導體表面場強最大,越深入內部,場強越小,這種現象就是電磁輻射的集膚效應,電磁屏蔽就是利用這一效應進行工作的。
對於一般導體,電磁波的衰減都比較快。對於平板或類似條件的屏蔽體,場強按指數規律衰減。其衰減係數為
式中
——電磁波角頻率,
——介質磁導率;
——介質電導率。
為了衡量電磁波在導體中衰減的程度,指定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衰減為原來的
(即36.8%)時的深度為透入深度。可以證明,透入深度與衰減係數互為倒數關係。不同頻率電磁波對於銅、鋁、鐵的透人深度如表1所示。對於理想導體,電磁波透人深度為零。對於一般導體,在深度等於波長的地方,電磁波實際上已衰減為零。
表1 不同頻率電磁波對於銅、鋁、鐵的透入深度
頻率/Hz
50
105
106
107
透人深度 /mm
9.35
0.21
0.066
0.021
11.70
0.26
0.083
0.026
0.71
0.016
0.005
0.0016

主動場屏蔽屏蔽效率

屏蔽效率是定量評價屏蔽裝置的基本指標之一。通常用屏蔽前後電場強度或磁場強度差的相對值來表示,即
式中
——電場屏蔽效率;
——磁場屏蔽效率;
——屏蔽前、後電場強度;
——屏蔽前、後磁場強度。
應當指出,只有在最簡單的情況下,屏蔽效率才有單一數值。例如,用均勻無限大平面屏蔽裝置對平面電磁波的半空間屏蔽,用均勻球形屏蔽裝置對位於其中心點源的屏蔽,用均勻無限長圓筒形屏蔽裝置對位於其軸線上線源的屏蔽都是最簡單、最理想化的情況。一般電磁場都不是一維場,也不可能完全對稱。屏蔽裝置也不可能是完全對稱的,加之屏蔽裝置還在不同程度上改變原始場的分佈,故使得屏蔽效率具有多值性的特點。

主動場屏蔽屏蔽方式

(1)靜電屏蔽。靜電屏蔽的屏蔽體用良導體制作,並有良好的接地。這樣就把電場終止於導體表面,並通過接地線中和導體表面的感應電荷,防止由靜電耦合產生的互擾。
(2)磁屏蔽。磁屏蔽的屏蔽體用高磁導率構成低磁阻通路,把磁力線封閉在屏蔽體內,達到阻擋內部磁場向外擴散或外界磁場干擾的目的。
(3)電磁屏蔽。電磁屏蔽是利用電磁波在導體表面上的反射和在導體中傳播的急劇衰減來隔離時變電磁場的互耦,從而防止高頻電磁場的干擾。

主動場屏蔽設計要求

根據高頻電磁場場源的輻射功率、頻率、工作性質等條件,確定屏蔽方式、選擇屏蔽材料、設計屏蔽結構,並予以合理安裝。
(1)屏蔽性質。按照場源的工作性質,可採用主動場屏蔽被動場屏蔽
1)主動場屏蔽。是指將場源置於屏蔽體之內,將電磁場限制在某一範圍內,使其不對屏蔽體以外的工作人員或儀器設備產生影響的屏蔽方式。主動場屏蔽適用於輻射源比較集中、輻射功率較大、工作人員作業位置不固定且周圍不需要接收輻射能量的場合,高頻加熱設備的高頻發生器、高頻變壓器、耦合電容器等器件均可採用主動場屏蔽。主動場屏蔽的特點是場源與屏蔽體之間的距離小,屏蔽體必須接地,否則屏蔽效率大大降低。
2)被動場屏蔽。是指屏蔽室、個人防護等屏蔽方式。這種屏蔽是將場源置於屏蔽體外,使屏蔽體內不受電磁場的干擾或污染。被動場屏蔽適用於輻射體比較分散、工作人員作業位置固定的場合。無線電通信和廣播、電視等發射電磁波的場合均宜採用被動場屏蔽。被動場屏蔽的特點是場源與屏蔽體之間的距離大,屏蔽體可以不接地。
(2)屏蔽體。屏蔽體是屏蔽裝置的本體,也是屏蔽裝置的主體,其材料選擇、結構設計是提高屏蔽效率的關鍵。
1)屏蔽材料。用於高頻防護的板狀屏蔽和網狀屏蔽均可用銅、鋁或鋼(鐵)製成,必要時可考慮雙層屏蔽。
電磁波進入屏蔽體後衰減很快。隨着屏蔽厚度增加,屏蔽效率提高,一般情況下,屏蔽體厚1mm即可滿足要求。對於網狀屏蔽,網材目數越大、網絲越粗,則屏蔽效果越好。對於波長較大的高頻和超高頻電磁場,對網材目數的大小沒有嚴格要求,取材可視材料來源而定;對於特高頻電磁場,則要求較大的目數和較小的網眼。
2)距離的影響。距離對屏蔽效率有直接影響。屏蔽體與場源之間的距離過小時,屏蔽體將承受很強的輻射,可能產生較強的反射場,改變高頻設備的工作參數,直接影響高頻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二者之間過小的距離,還會因電磁感應在屏蔽體內產生較大的電流,使屏蔽體嚴重發熱,甚至引起燃燒。而且,還會消耗過多的場能,加重輻射源的負擔。隨着二者之間距離的增加,屏蔽體承受的輻射將大大減弱,屏蔽效果將大大提高。因此,在生產工藝允許的情況下,應加大屏蔽體與場源之問距離,以免影響高頻設備的工作,並提高屏蔽的效率。
3)孔洞和縫隙的影響。當工作需要,不得不在屏蔽體上開孔、開縫時,由於增加了電磁場泄漏的附加渠道,屏蔽的效率有所降低。
如果屏蔽板很薄,孔洞和縫隙不大也不多,則屏蔽板外的場主要是透過屏蔽板的殘餘場。這時,改變材料或增加板厚可以提高屏蔽效能。如果屏蔽板較厚,孔洞和縫隙又比較大和比較多,則屏蔽板外的場主要是通過這些孔洞和縫隙泄漏的。這時,增加板厚的效果不大。
透過屏蔽板的場與透過孔洞和縫隙的場分佈是不同的。為了簡化問題,可以假定透過屏蔽板的場與透過孔洞和縫隙的場是不相關的,分別當作由該種材料製成的同樣厚度的完全封閉的屏蔽和由理想導電材料製成的帶有孔洞和縫隙的屏蔽來考慮。如果兩種情況的效率分別為
,則屏蔽體的屏蔽效率為
經驗證明,屏蔽上孔洞直徑尺寸不宜超過電磁波波長的1/5;縫隙寬度不宜超過電磁波波長的1/10。否則,應採取附加防護措施。
此外,屏蔽體邊角要圓滑,避免尖端效應。
在某些實施屏蔽有困難的場合,可以考慮工作人員穿特製的金屬服裝、戴特製的金屬頭盔和戴特製的金屬眼鏡等個人防護措施 [2] 
參考資料
  • 1.    《環境科學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環境科學大辭典: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1
  • 2.    劉雙躍主編;胡歡,郝向宇,李玲,劉天琪,劉小芬,夏川,吳情,張天麒參編.機電安全工程:冶金工業出版社,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