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丹雘

鎖定
丹雘,漢語詞語,拼音是dān huò,意思是可供塗飾的紅色顏料。 [1] 
中文名
丹雘
拼    音
dān huò
釋    義
可供塗飾的紅色顏料
注    音
ㄉㄢ ㄨㄛˋ

目錄

丹雘解釋

1、可供塗飾的紅色顏料。
2、塗飾色彩。
3、比喻君王的恩澤。
4、猶言藻飾。 [1] 

丹雘出處

《書·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樸斲(zhuó),惟其塗丹雘。”孔穎達疏:“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硃色者。”
宋·周必大《二老堂雜誌·記恭請聖語》:“﹝上﹞從至翠寒堂,棟宇顯敞,不加丹雘。”
明·楊慎《藝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謂之芝泥;今之錦砂,古謂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捲上:“﹝祠宇﹞規模宏壯,丹雘彰施,備極絢爛。”
唐·羅隱《讒書·木偶人》:“其後徐之境以雕木為戲,丹雘之,衣服之。”
宋·梅堯臣《孫主簿惠墨跡》詩:“又有長廊古壁上,復是名輩題丹雘。”
元·方回《估客樂》詩:“養犬喂肉睡氊[zhān]毯,馬廄驢槽亦丹雘。”
清·龔自珍《與人箋》八:“門庭丹雘,奕奕華好。”
《文選·顏延年》:“伊昔遘(gòu)多幸,秉筆侍兩閨。雖慙(cán)丹雘施,未謂玄素睽。”
李善注:“~,喻君恩也。”
清·吳偉業《送宛陵施愚山提學山東》詩之三:“伊昔嘉隆時,文章尚丹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