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丹陽市

鎖定
丹陽市,江蘇省縣級市,由鎮江市代管,地處長江下游南岸,江蘇省南部,北緯31°44′~32°09′,東經119°24′~119°54′,全市總面積1047平方千米。 [9]  [45]  丹陽市位於中緯度北亞熱帶,屬海洋性氣候。由於季風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徵。 [10]  截至2022年10月,丹陽市轄2個街道、10個鎮, [7]  市人民政府駐曲阿街道。 [8]  2022年末,丹陽市户籍人口78.96萬人。 [67] 
丹陽(楊)名的緣起有二:一是因當地多赤柳而命名;二是丹陽縣由秦時所置的丹楊縣遷變而來。 [60]  丹陽建置始於戰國時期,初為雲陽邑。1987年12月,丹陽撤縣設市,為丹陽市,由鎮江市代管。 [61]  丹陽市與常州市新北區交界處建有常州奔牛國際機場滬寧高速公路(G42滬蓉高速)、312國道、122省道338省道等是通過公路出入丹陽的主要幹道,水運有京杭大運河縱貫丹陽,大港港口是對外開放的長江第三大港。境內主要景點有:南朝陵墓石刻季子廟天地石刻園等。
2022年,丹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7.88億元,增長4.1%,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41867元。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結構為3.9:53.5:42.6。 [67] 
中文名
丹陽市
外文名
Danyang
別    名
曲阿
鳳美等
行政區劃代碼
321181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江蘇省鎮江市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西部
面    積
1047 km²
下轄地區
2個街道、10個鎮
政府駐地
丹陽市曲阿街道蘭陵路8號 [49] 
電話區號
0511
郵政編碼
212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78.96 萬(2022年末户籍人口) [67] 
著名景點
南朝陵墓石刻
季子廟
機    場
常州奔牛國際機場
火車站
丹陽站丹陽北站
車牌代碼
蘇L
地區生產總值
1407.88 億元(2022年) [67] 

丹陽市歷史沿革

丹陽市
丹陽市(2張)
新石器時代,丹陽境內就有人類活動。
丹陽建置始於戰國時期,初為雲陽邑
秦始皇元年(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實行郡縣制,改雲陽邑置雲陽縣。不久又更名為曲阿縣
新莽始建國元年,改曲阿縣為鳳美縣。
東漢初,複名曲阿縣。吳嘉禾三年(234年),改曲阿縣為雲陽縣。
晉太康二年(281年),複名曲阿縣。
唐天寶元年(742年),改潤州丹陽郡,曲阿縣為丹陽縣,丹陽縣屬丹陽郡。乾元元年(758),改丹陽郡為潤州,丹陽縣屬潤州。後經歷朝,丹陽均屬鎮江。
民國元年(1912年),丹陽縣直屬江蘇省
1949年4月,丹陽全境解放,屬鎮江專區
1958年9月,改鎮江專區為常州專區,丹陽縣屬常州專區。 [6] 
1959年9月,又改常州專區為鎮江專區。
1983年,實行市管縣後,丹陽縣屬鎮江市。
1987年12月,丹陽撤縣設市,為丹陽市,屬鎮江市代管。 [61] 

丹陽市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0月,丹陽市轄2個街道、10個鎮:雲陽街道曲阿街道司徒鎮延陵鎮珥陵鎮導墅鎮皇塘鎮呂城鎮陵口鎮訪仙鎮界牌鎮丹北鎮 [7]  市人民政府駐曲阿街道。 [8] 

丹陽市地理環境

丹陽市位置境域

丹陽市地處長江下游南岸,江蘇省南部,北緯31°44′~32°09′,東經119°24′~119°54′,南北長44千米,東西寬32.5千米。東鄰常州武進區,南與常州金壇區接壤,西北與鎮江丹徒區交界,東北與揚中市隔江相望。全市總面積104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850.2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81.2%;水域面積196.8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18.8%。 [9]  [45] 

丹陽市地質

丹陽市地區的地層單元屬揚子區下揚子地層分區。境內地層自上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發育良好,除寒武系和奧陶系未見露頭外,其餘各時代地層均有出露,主要分佈於市境北部和西部的寧鎮低山丘陵區,平原地區都為第四系沉積層所覆蓋,其地層自老到新為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 [10] 

丹陽市地形地貌

丹陽市位於寧鎮丘陵和太湖平原相交替的地段,境內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以平原為主。其中海拔10米以下的平原、圩田共132.67萬畝,佔土地總面積84.4%;其餘為丘陵、崗地,約佔15.6%。西部和北部較高,東部和南部較低,平均海拔7米左右。北部屬寧鎮丘陵東段及山前崗地,南部屬太湖平原的湖西部分。 [10] 

丹陽市氣候

丹陽市位於中緯度北亞熱帶,屬海洋性氣候。由於季風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徵。春季和秋季為冬、夏季風轉換季節,冷暖氣團相互爭雄,旋進旋退,寒暑乾濕變化顯著;夏季受温暖潮濕的海洋氣團控制,天氣炎熱多雨;冬季多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以寒冷、少雨天氣為主。具有氣候濕潤、光照充足、雨量豐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徵。 [10] 

丹陽市水文

丹陽市共有河道96條,計長464千米,其中以京杭運河、鶴溪河、九曲河、香草河、丹金溧漕河為主脈,溝通丹陽市水系,形成丹陽市水系系統。 [10] 

丹陽市自然資源

丹陽市土地資源

丹陽市陸地面積中,平原6.12萬公頃,佔陸地的72%;低山丘陵崗地2.38萬公頃,佔28%。2002年底,丹陽市耕地面積5.69萬公頃,其中農田保護區5.38萬公頃。 [11]  在全市陸地面積中,平原612平方千米,佔陸地的72%;低山丘陵崗地238平方千米,佔28%。全市耕地面積5.13萬公頃,其中基本農田4.25萬公頃。 [45] 

丹陽市植物資源

丹陽市的喬木類主要有3種:由落葉櫟類樹種組成,以栓皮櫟麻櫟白櫟佔優勢。
其他落葉樹大有5種:枹樹黃連木刺楸楓香山槐
常綠闊葉樹主要有5種:苦楮冬青青岡櫟石櫟紫楠
灌木層以有刺種類為主,常見灌木有7種:白檀山胡椒野山楂胡枝子、杜鵑、烏飯樹和茶條。
混交林中常見藤本植物,主要有7種:木通、紫藤南蛇藤木防己、拔契、土茯苓野葛等。
森林下草本植物主要是禾木科及黃背草桔草細柄草桔梗等。
荒山的草本植物多種。 [10] 

丹陽市動物資源

脊椎動物
哺乳類:水牛、黃牛、奶牛、驢、山羊、綿羊、豬、兔、犬、貓、貂、水獺、刺蝟、豬獾蝙蝠(黃鼠狼)。
鳥類:雞、鴨、鵝、鴿、鵪鶉鸕鷀、麻雀、喜鵲、烏鴉、燕子、雲雀(叫天雞)、杜鵑(布穀鳥)、百靈、畫眉、黃鸝、白頭翁、藍水雀、苦鴨、貓頭鷹、啄木鳥、鵓鴣、野鴨、(野雞)、翠鳥(魚雀)、鷂鷹
爬行類:蝮蛇赤練蛇(火赤練)、七寸蛇、皂殼斑、青蛇、蜥蠍(四腳蛇)、守宮(壁虎)、龜、
兩棲類:青蛙、蟾蜍
魚類:青魚、草魚、鱅魚(花鰱)、鰱魚(白鰱)、鯉魚、鯽魚、鯿魚、黑魚、條、鱖魚鰻魚黃鱔、泥鰍、鮎魚黃顙魚、痴火郎、鰣魚刀魚河豚 [10] 
節肢動物
昆蟲類:蠶、蜜蜂、地鱉蟲、蝴蝶、蜻蜓、螳螂蟋蟀螞蟻天牛螻蛄、蟬。
甲殼類:蝦、蟹。
多足類:蜈蚣、蚰蜒(蓑衣蟲)。
蜘蛛類:圓蜘蛛、扁蜘蛛、長腳蜘蛛、蠅虎
軟體動物
、蝸牛、蜒蚰
環節動物
蚯蚓螞蟥)。 [10] 

丹陽市礦產資源

丹陽市的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區。金屬礦種主要有鐵、錳、方鉛,但質低量少。非金屬礦種主要有石英、陶土、泥炭、煤炭、礫石、斧劈、奇石、白雲質灰巖和石灰岩,其中斧劈和奇石質量優良,藴藏量達億萬噸。 [12] 

丹陽市水資源

丹陽市 丹陽市
丹陽市共有河道96條,長464千米,以京杭運河、鶴溪河、九曲河、丹金溧漕河為主脈,形成全市水系網絡。另有大小水庫9座,庫容688萬立方米;塘泊近萬個,蓄水1500萬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儲藏量約4億立方米,可供開採量約1.2億立方米/年。 [12] 
  • 地表水
全市有河道116條,長610千米,其中以京杭運河、九曲河、丹金溧漕河為主脈,溝通全市水系,形成全市水系網絡,為水資源的蓄、引、提、調、排發揮巨大作用。另有在冊小水庫8座,大小塘、泊1萬餘個。
  • 過境水
水資源豐富,北可引長江水,西和西南有句容、丹徒的客水。可利用過境水主要是長江水,沿江有主要引排涵閘5座,引排流量482立方米/秒,每年可引水5億~7億立方米左右。
  • 地下水
根據《江蘇省地下水超採區劃分方案》,丹陽市地下水多為岩溶水,可開採量為624萬立方米/年,地下水化學類型為HCO3·Ca·Mg型水,礦化度一般為0.5~1.0g/L,出水温度45℃~48℃,pH值7.2左右,為具有一定醫療價值的温泉水。 [45] 

丹陽市人口

丹陽市區新貌
丹陽市區新貌(3張)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丹陽市常住人口為988900人,佔鎮江市的30.8%;常住人口中男性501570人,佔50.72%,女性487330人,佔49.28%,性別比為102.93(以女性為100);常住人口中0~14歲佔12.29%,15~59歲佔64.49%,60歲及以上佔23.21% [43] 
2022年末,丹陽市户籍人口78.9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7.4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917,人口出生率3.7‰;死亡人口7166人,死亡率9.1‰;人口自然增長率-5.4‰。 [67] 

丹陽市經濟

丹陽市綜述

2022年,丹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7.88億元,增長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5.15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753.04億元,增長5.0%;第三產業增加值599.69億元,增長3.1%。按户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78308元;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41867元。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結構由2021年的4.0:52.6:43.4調整為3.9:53.5:42.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1%。 [67] 
2022年,丹陽市實現完成財政總收入211.65億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中央財政收入40.37億元,比上年下降12.7%;地方財政收入171.28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93億元,比上年增長1.2%。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5.55億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增值税25.82億元,企業所得税7.04億元,個人所得税2.43億元。全年財政支出228.50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2.06億元,比上年增長4.2%。 [67] 
2022年,丹陽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7.91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完成民間投資194.0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0.98億元,比上年下降49.4%;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50.55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其中製造業完成投資141.63億元,比上年增長19.9%,製造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57.1%,較2021年提高了3.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完成投資96.38億元,比上年增長4.2%。全年完成高技術產業投資38.68億元,比上年增長13.3%,高技術產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15.6%。 [67] 

丹陽市第一產業

2022年,丹陽市實現農業總產值94.77億元;實現農業增加值64.08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全年糧食種植面積87.29萬畝,比上年增長0.1%;油料種植面積3.89萬畝,比上年增長3.9%。油料總產量0.69萬噸,比上年增長4.1%;全年糧食總產量42.75萬噸,比上年增長0.2%;蔬菜總產量30.71萬噸,比上年增長5.0%。全年生豬出欄10.45萬頭,比上年增長0.6%;羊出欄1.46萬隻,比上年增加5.2%;家禽出欄1312.65萬隻,比上年增長8.2%;全年肉類總產量3.02萬噸,比上年增長6.7%;禽蛋產量10413噸,比上年下降22.8%。全年水產品產量4.67萬噸,比上年增長2.9%。 [67] 

丹陽市第二產業

2022年,丹陽市全部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071.76億元,比上年增加7.3%。年末全市擁有年銷售20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855家;規模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6.9%。全部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900.32億元,比上年下降0.5%,實現利税總額135.29億元,比上年下降9.8%。全年工業用電量76.48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5.2%。 [67] 
2022年,丹陽市列統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98家,其中一級資質企業8家,二級資質企業30家。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76.38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實現建築業增加值38.34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9.2%。全年建築施工面積407.93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新開工面積218.3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17.4%。 [67] 

丹陽市第三產業

2022年,丹陽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54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33.90億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8.64億元,比上年增長1.8%。按行業分,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27.55億元,住宿業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4.99億元。年未全市擁有億元市場6個,實現成交額108.18億元。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39.6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出口總額35.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7%;進口總額3.9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按貿易方式分,一般貿易出口34.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0%;加工貿易出口1.1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9%。 [67] 
2022年,丹陽市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8個;實際利用外資確認數1.3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7.5%,其中實際利用製造業外資1.02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4.5%。 [67] 
2022年,丹陽市實現郵電業務總量18.11億元,郵電行業業務收入16.51億元。 [67] 
2022年末,丹陽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本外幣)1833.13億元,比年初增長11.6%,其中:住户存款餘額1097.17億元,比年初增長17.8%。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704.73億元,比年初增長15.1%,其中:短期貸款638.67億元,比年初增長15.1%;中長期貸款995.20億元,比年初增長13.9%。個人住房、汽車、教育等消費貸款達273.09億元,比年初增長3.1%。 [67] 
2022年,丹陽市保費業務收入37.25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10.44億元,比上年增長12.7%;人身收入26.82億元,比上年增長5.9%。保險業務賠款和給付10.88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財產保險賠付6.78億元,比上年增長6.7%;人身保險賠付4.10億元,比上年增長2.6%。 [67] 

丹陽市政治

市委書記
王成明
市委副書記,提名丹陽市市長候選人
宋飛雄
副市長
楊文軍、于斌、任翠霞、王強(掛職)、趙犇(掛職) [53]  、李培博、倪榮錦 [56]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2年07月,參考資料來源。 [13]  [55] 

丹陽市社會事業

丹陽市科學技術

2022年,丹陽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1家。全年授權專利5223個,比上年下降14.4%;其中發明專利356件。 [67] 

丹陽市教育事業

2022年,丹陽市擁有普通中學29所,高中在校學生14053人,初中在校學生25499人;擁有小學27所,在校學生56472人;中等學校3所,在校學生5735人。全市各類學校教職員工11286人,其中:專任教師9525人。2022年,全市小學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升學率均為100%;初中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升學率分別達100%、99.47%、99.47%、99.34%。 [67] 

丹陽市文化事業

2022年末,丹陽市共有文化館(站)共13個,公共圖書館2個、藏書91萬冊。全市擁有文藝隊702個,演出場數160場次,觀眾38萬人次。全市擁有文物保護單位121個,其中國家級11個,省級10個,鎮江市級10個。 [67] 

丹陽市醫療衞生

2022年末,丹陽全市共有衞生機構286個,其中醫院12個,衞生院1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全市共有衞生技術人員583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340人,註冊護士2413人。全市擁有醫療標準牀位4016張。 [67] 

丹陽市體育事業

2022年末,丹陽市共有體育場16個,體育館16個,標準足球場24個,400米跑道24個,全市擁有游泳池26個、乒乓球房175個,籃球場1192個,排球場35個,網球場24個,門球場32個。 [67] 

丹陽市人民生活

2022年,丹陽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1519元,比上年增長4.2%;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3076元,比上年增長3.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374元,比上年增長5.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0506元,比上年增長7.0%。 [67] 

丹陽市社會保障

2022年,丹陽市城鄉從業人員62.83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6.28萬人,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8.56萬人,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7.99萬人。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95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91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8.7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4.22萬人;失業—8—保險人員參保人數17.2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9.87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7.37萬人。2022年共確定低保對象1704人,其中城市220人,農村1484人。 [67] 

丹陽市基礎設施

2022年末,丹陽市建成區面積41.12平方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26.48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58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1.82%;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13萬立方米/日,年污水處理總量達3794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95.2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市區道路總長度677.29公里,道路面積900.42萬平方米,擁有路燈4.46萬盞。年末供水管道長度564公里,全年供水總量達4420萬立方米;全市天然氣供氣管道1211公里,供氣總量24125.61萬立方米,天然氣用氣人口30.49萬人。全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1.5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8.6%,其中城市居民生活用電4.2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9.0%。 [67] 

丹陽市交通運輸

丹陽市東距上海200千米,西距南京68千米,處於長三角黃金腹地,交通便利。 [14] 
2022年,公路客運量453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0.7%;公路貨運量1303萬噸,比上年下降8.6%;港口吞吐量550萬噸,比上年下降4.1%。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2263.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84公里,一級公路353.33公里,二級公路350.37公里。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24.78萬輛,比上年增長5.0%,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3.52萬輛,比上年增長3.1%。 [67] 
鐵路京滬鐵路橫貫市區,設丹陽站(南廣場),滬寧城際鐵路設丹陽站(北廣場),南北廣場有隧道連接,實現互通 [15] 京滬高速鐵路在丹陽境內設丹陽北站;連淮揚鎮鐵路由丹陽站接入滬寧城際鐵路通往上海方向;未來丹陽將成鐵路樞紐,鐵路成網狀密佈。
公路滬寧高速公路(G42滬蓉高速)、312國道、122省道、338省道等是通過公路出入丹陽的主要幹道,泰州長江大橋的貫通使得位於丹陽東北的工業重鎮成為公路交通樞紐。
水運:京杭大運河縱貫丹陽,九曲河是向北通往長江的又一出口,丹金溧漕河曾是主要的漕運河道之一;對外開放的長江第三大港——大港港口離市區18千米。1985年,貨物吞吐量達90.98萬噸。水陸交通方便,客貨運暢通全國各地。
航空:西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80千米,東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小時車程,班機直航世界各地。

丹陽市民俗文化

丹陽市地名來源

考丹陽名,可追溯到秦漢時期。秦初,行郡縣制,在今安徽當塗東北一帶置丹楊縣,設治所於今小丹陽鎮。《晉志》載:“丹楊以山多赤柳,故名。”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帝東巡,廢金陵邑,設秣陵縣,又立江乘縣、丹楊縣,均屬會稽郡。時丹楊縣治所設於今江寧縣小丹陽。漢高帝六年(前201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領9州,其中鄣郡分會稽郡而置。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為丹楊郡。郡治所移至今安徽宣城之宛陵縣,隸屬揚州。晉太康二年(281年),分丹楊郡為宣城郡,丹楊郡移治建鄴。南朝梁時,分丹楊郡另置南丹楊郡,隸屬南徐州。丹楊郡治所設於建康(今南京),轄建康、秣陵、同夏諸縣;南丹楊郡治所設於江寧,轄江寧、丹楊諸縣。陳天嘉五年(564年),廢南丹楊郡。隋開皇九年(589年),又廢丹楊郡和丹楊縣建制,於石頭城(今南京)置蔣州,治所設於今南京清涼山,轄江寧、句容等5縣。唐天寶元年(742年),丹楊郡移置潤州(今鎮江),同時改曲阿縣為丹楊(陽)縣。此時,舊安徽丹楊縣並人當塗縣。時丹楊郡轄江寧、句容、丹楊(陽)等6縣。乾元元年(758年),丹楊郡復改名為潤州,丹楊(陽)縣名在今丹陽地沿用至今。
《舊唐書》卷四十載:“丹楊漢曲阿縣,屬會稽郡,又改名雲陽,後復為曲阿。武德五年,於縣置簡州。八年,州廢,縣屬潤州。天寶元年,改丹楊縣,取漢郡名。”
綜上所述,今丹陽市的丹陽名緣起於秦初所置安徽當塗東北一帶的丹楊縣、秦始皇三十七年在今江寧小丹陽所置的丹楊縣和漢元封二年由鄣郡所改的丹楊郡。晉太康二年,丹楊郡治移至建鄴;唐天寶元年又改潤州為丹楊郡,郡治移至京口,同時丹楊(陽)縣名亦徙至今丹陽地。
民國《丹陽縣續志》載:“考《太平寰宇記》,丹陽以邑界楊柳生丹為名,故從木為稱。”又:“唐天寶元年,改名丹陽縣時,有楊樹生丹,故名。字從木非從阜。……唐代從木之丹楊,即今從阜之丹陽也。”按上所述,丹陽(楊)名的緣起有二:一是因當地多赤柳而命名;二是丹陽縣由秦時所置的丹楊縣遷變而來。 [60] 

丹陽市方言

從總體上説,丹陽的方言屬吳語區太湖片常州小片。
丹陽方言歷來有“吳頭楚尾”之稱。其複雜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縣內各地方言分歧較大,人稱“四門八音”;二是方言歸屬難定,就以代表話一城關話來説,它在語音、詞彙、語法諸方面既有吳語特徵,又有許多官話痕跡。
丹陽方言複雜性的形成,有其地理與歷史的原因。丹陽縣位於北方方言和吳方言兩大方言區的交匯處,其疆域與武進、金壇、揚中、丹徒4縣相鄰,而武進、金壇屬吳方言區,揚中、丹徒則屬於典型的北方方言區的江淮次方言區。因此,兩大方言對丹陽方言都有影響。
在歷史上,丹陽縣現在所管轄的鄉鎮,有的曾屬常州府,有的曾屬鎮江府,這也造成縣內各地方言的差異。 [16] 

丹陽市文物

丹陽市境內的文物眾多。南朝齊梁陵墓石刻有11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朝延陵季子墓碑及碑亭、江南第一梵鍾——唐中和銅鐘、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總前委舊址等4處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朝玉乳泉井、等60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他還有古文化遺址多處,並從中發掘大量歷史文物,其中有良渚文化遺物——黑陶弧腹罐、新石器時代晚期遺物——黑陶寬把蓋杯、湖熟文化遺物——鬲、馬家浜文化遺物——腰沿釜、西周青銅鳳紋尊等。丹陽故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美稱。

丹陽市飲食

  • 家庭飲食
丹陽人以大米為主糧,通常是兩粥一飯,即早晚粥,中午飯。大米主要有粳米、秈米和糯米。早上粥一般是大麥粥加米粉米糰子,或米粥,也有人家吃泡飯的;晚上粥多為鹹粥、湯麪;中午飯均為大米飯。米飯有兩種,一種是煮(燜)飯,即將米加上適量水置於鍋內煮燜;另一種是撈飯,是將米加上較多的水煮沸後,用笊籬撈上置於飯籃內再蒸燒,水內留下少量米燒粥。
丹陽 丹陽
丹陽人以大米為主食,大米食品主要有三類,一類是米飯類,品種有粳米飯、秈米飯、糯米飯。米飯又分鹹菜飯和淡白飯。鹹菜飯又分青菜鹹飯、白菜鹹飯等;淡白飯又分純淡白飯、豆淡白飯、番瓜淡白飯等等。二類是米粥類,品種有淡米粥(即白粥)、鹹米粥、豆米粥、瓜米粥等。三類是米粉食品類,即將大米加工成米粉後而製作的食品,如粉米糰粉糕、粉絲、粉粥等。丹陽人很講究“吃飯”,以粳米和菜,加上豬油做的飯味美價廉;以秈米飯炒蛋又是一種吃法,入味可口、有營養;而以糯米飯撒上桂花、玫瑰、紅綠絲和豆沙,民稱是八寶飯,多用於招待賓客。
麪粉亦是丹陽人主食之一,僅次於大米。麪粉通常是指小麥面,而在丹陽還有元麥面、大麥面、蕎麥麪。丹陽小麥麪食品種類繁多,主要有面條、饅首、包子、餛飩、麪醬,以及油氽的油條、饊子,還有各種糕點等;元麥、大麥面的吃法則多與大米煮大麥粥。
丹陽人吃大麥粥很普遍,可説家家都吃,農村人更是一年吃到頭。“丹陽人大麥粥命”的説法就源於此。
  • 吃茶
丹陽茶客極為考究。老茶客不太愛喝“頭貨子”(第一次浸泡的茶水),而喜歡“二貨子”或“三貨子”,俗稱“君子酒,僕僕煙,第二開茶可吃到天邊”。為了使頭貨茶就能泡出味來,沏茶時一般先用少數開水把茶葉浸泡一會,然後再衝開水。
  • 吃酒
丹陽 丹陽
丹陽舊時,城鄉內外酒肆林立,民間飲酒成習。吃酒名目繁多,如團圓酒、中秋酒、重陽酒、端午酒、結婚酒、上樑酒、祝壽酒、接風酒、利市酒、開業酒、滿月酒、交周酒等等。丹陽酒俗以陳(白)酒為佳,因酒越陳越香醇。丹陽人喝酒又愛喝,忌喝冷酒。酒宴斟酒時按座次依次進行,酒壺嘴不能對着別人,否則稱為失禮。

丹陽市地方特產

丹陽地處長江三角洲,為江南水鄉,物產豐富,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盛產糯稻,清光緒《丹陽縣誌》載:“糯稻,崇明、紹興釀酒用之,名酒米,有‘酒米出三陽,丹陽為最良’之諺”,其粒大均勻,味香性粘,潔白如玉,是米中之王,歷代進貢皇宮,又有“宮米”之稱,業內有“米為酒中肉”之説,因而歷史上丹陽釀酒業發達,以產美酒著名。 [17] 
封缸酒在歷史上已著名。據記載,北魏孝文帝南征前與劉藻將軍辭別,相約勝利會師時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曲阿即今丹陽,故丹陽封缸酒古有“曲阿酒”之稱。以當地所產優質糯米為原料,粒大、均勻、潔白、性粘、味香,需取水質清甜、含多種無機鹽類礦物質的玉乳泉水,配以特製酒藥,經低温糖化發酵,在釀造中,當糖分達到高峯時,兑加50度以上的小曲米酒後,立即嚴密封閉缸口,養醅一定時間後,抽出60%的精液,再進行壓榨,二者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壇,再嚴密封口貯存2-3年即成。酒色棕紅、明亮,香氣濃郁,口味香鮮。酒度40度含糖分28%以上,總酸0.3%。 [18] 
  • 大麥粥
大麥粥 大麥粥
大麥粥是丹陽的一大特色,在丹陽家家户户都有喝大麥粥的習慣,原料為大米若干、大麥粉(大麥粉是用大麥或元麥磨成)、食用鹼。大麥粥的熬製頗為講究,熬粥時,取一碗清水,加入兩小勺大麥粉調勻,當白粥煮開時,一邊用勺攪拌,一邊緩緩注入。再用刀切少許食用鹼撒在粥中,用來提煉香味,當粥色微微泛黃時,便可食用了。
  • 延陵鴨餃
延陵鴨餃是丹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鴨餃,亦堪稱丹陽一絕。鴨餃並非是通常意義用鴨肉包的餃子,而是用一種特殊方法制作的鴨餚。延陵鴨餃創制於清代康熙年間,它的製作過程講究,要保證色、香、味俱全,幾道工序非得一絲不苟。首先精心選擇原料,採用以專門配製的素食飼料供養一年以上的雄鴨,宰殺過程中既要保證鴨子出血乾淨,又要掌握好燙鴨的水温和時間,不能碰破鴨皮;退毛開膛要確保做到鴨身雪白光滑;取出內臟後,要反覆清洗乾淨,不能留一丁點污穢。口感清淡細膩,不肥不膩;肉質鬆軟,香氣誘人;滋補養胃,口口留香。 [19] 
  • 點心
丹陽糕點
丹陽糕點(2張)
點心是糕餅之類的小食品,民間俗稱“茶食”。丹陽糕點東取蘇式糕點、北取揚式糕點之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丹陽糕點選用上等細糧、優質油脂、精製食糖和蛋晶作主料,以果仁、蜜餞、肉類、乳製品、芝麻等作配料,輔以桂花、玫瑰等天然香料,製成形態各異和口味不同的餅、糕、酥、片、卷、包、點等品種,具有甜、軟、糯、松、酥、香、脆的風味特色。
丹陽糕點可分五大類:一是烘烤糕點類,俗稱爐貨製品,有各種酥餅、月餅、麪包、蛋糕和京江齊等;二是油炸糕點類,有大京果、小京果、開口笑、一口酥等;三是熟粉糕點類,又稱冷作製品,有薄荷丁、山楂糕、松子糕;四是水蒸糕點類,有云片糕、雪片糕、壽桃糕等;五是工藝糕點類,如澆花蛋糕、喜慶糕桃等。糕點的製作城內以同泰福南貨店最有聲譽;鄉村以裏莊著稱,其大糕選料考究,配方獨特,做工精細,味美質佳,具軟似酥、甜似蜜、香賽蘭、白如玉的特色。
丹陽糕點除常年品種外,不同節氣亦有不同品種上市,有春餅、夏糕、秋果、冬糖之説。即春有酒釀餅、杏仁酥、桃酥;夏有綠豆糕、水發糕;秋有中秋月餅、麻果、巧果仁子;冬有花生糖、寸金糖等。
  • 風味小吃
風味小吃
風味小吃(6張)
丹陽其主要品種有豆腐腦(花)、豆漿、回滷幹、豆腐乾、香乾、油炸臭豆腐乾、麪條、餛飩、水餃、湯圓、酒釀元宵、包子、燒賣、燒餅、餈飯、油條、麻米團、饊子、麻花、鍋貼、油炸餈粑、油餅子、春捲、粽子、粘糕、荸薺串、山楂串、山楂糕、涼粉、茶葉蛋、炕山芋、煮藕、糖(沙)炒板栗、糖粥藕、綠豆粥、赤豆粥、八寶粥、炒屑、牛肉湯、鴨餃湯、蓮子湯、羊肉湯、皮兒湯以及各種糕、餅、饅,各種風味的花生、蠶豆、瓜子等。其中以東鄉(埤城、後巷)的羊肉,城內的豆腐花、小餛饒和牛肉鍋貼最具特色。東鄉羊肉以油而不膩、肥嫩可口而聞名遐邇,延陵鴨餃以清淡、鮮美、嫩酥、補陰舒肺為特色。

丹陽市風景名勝

  • 丹陽市九里風景區
鎮江丹陽市九里風景區位於丹陽市延陵鎮,是一個以吳文化為背景,以季子廟為核心的祠廟建築羣。景區整體以田園水鄉為基調,以古吳文化為主線,是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閒、古吳文化體驗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區。
  • 萬壽塔(萬善塔)
萬壽塔 萬壽塔
萬善塔是鎮江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丹陽市萬善公園內,初稱“萬壽塔”。1987年修塔頂時發現明崇禎十年(1637年)鑄文,刻有“直隸鎮江府丹陽縣萬善寶塔”字祥,後改名萬善塔。
萬善塔是一座木柱樓閣式磚塔。7級,塔總高46.65米。塔身外八角形,內室為方形,上下交錯。塔內方室四面各開一門,外八面間隔一面開一門。塔檐由數層磚塊疊澀,下出木椽,斗拱承託,鐸鈴懸掛,充分體現了明代古塔的建築風格。頂上為鐵製塔剎,下為覆缽,上置承露盤及相輪,上為寶蓋,再上為銅質寶瓶。 [62] 
  • 開泰橋
丹陽 丹陽
開泰橋,位於丹陽市南門外,為花崗石單孔石拱橋。高10米、長45米、寬9.5米。台階式的橋面,北有25級台階,南有27級台階。9.5米寬的台階中間僅有一塊條石供以前的獨輪車推行。橋上的每一塊條石上都有着深深的車轍的痕跡。開泰橋橫跨於東西向的西門運河上。據説古代每逢乾旱缺水,就用草包裝土填塞橋洞,阻止河水東瀉常錫,使之倒流進香草、簡瀆兩河,便利沿河百姓灌溉,故又稱“草堰橋”。
  • 葛城遺址
葛城遺址 葛城遺址
葛城遺址位於丹陽市珥陵鎮東南6千米,遺址地處長江下游沖積平原西部,周邊地勢平坦,河流縱橫,古老的丁義河在遺址的東側穿過,新鶴溪河自西向東流經遺址北側。
遺址位於一土崗上,土崗高於周邊地面4~5米,呈北高南低斜坡狀。遺址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寬約180米,南北長約200米,總面積約36000平方米。2007年5月,鎮江博物館對葛城遺址及周邊進行了考古調查,新發現了珥城、神墩兩處遺址。2007年1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與丹陽市文化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葛城、珥城、神墩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並對葛城遺址和神墩遺址進行了發掘。經勘探試掘,發現了葛城的三期城牆牆址、城門以及相應的濠溝。確認其為一座吳國城址。城址內分佈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溝,城址外分佈有土墩墓。遺址中出土有較豐富的陶器、石器、青銅器等吳文化遺物。通過對出土陶器分析,可將該文化遺存分為三期:早期為西周中晚期,中期為春秋前期,晚期為春秋後期,三者之間連續無缺環。經與江、浙、皖地區同類吳文化遺存對比,可推知丹陽葛城古城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延續使用時間最長、保存狀況較為完好的吳國城址。
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吳文化非常重要,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天地石刻園
石刻 石刻
天地石刻園位於江蘇省丹陽市鳳凰湖北側半島之上,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景觀面積15萬平方米,護岸、植綠、種草、種竹80多萬株,綠化面積40多萬平方米。天地石刻園由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中國美術學院和江蘇先達陳列展覽工程有限公司進行項目裝潢設計。整個建築形態以鳳凰為造型。設計最大的特點是打破了傳統的室內博物館的概念,以大地景觀為本,石刻藝術為魂,以歷史遺存文化為主題,構建成獨特的石刻藝術旅遊目的地。
  • 萬善公園
萬善公園 萬善公園
萬善公園是萬善古塔為主題配以萬善城樓、浮屠勝境、御舫漣漪、鳳谷鳴琴四大仿古景區而建成的公園。萬善古塔始建於1627年,塔高47.76米,為磚木混砌結構,外內7層,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蹟。萬善城樓長280米,高9米,門樓12米高,古樸神韻,登高懷古。
  • 總前委舊址紀念館
總前委舊址 總前委舊址
丹陽市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坐落在江蘇省丹陽市人民廣場北側,舊址建於1934年。現有二層樓房三間,建築面積254平方米,門樓一座,園內天井佔地1344平方米,是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解放、接管上海的前線總指揮部。
紀念館位於舊址西側,三層,建築面積490平方米,於1998年1月落成,2月正式對外開放。整個展出分為《總前委在淮海戰役期間》、《光輝的總前委》等四個部分,充分運用圖、文、聲、像等現代化手段,將總前委的光輝歷程完整地呈獻給觀眾。一樓展廳內陳列了一百多件珍貴的圖文資料和實物,二樓展廳懸掛着百餘幅將帥的題詞,是江蘇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 龍慶禪寺
丹陽 丹陽
龍慶禪寺位於江蘇省丹陽市後巷鎮嘉山旅遊風景區內,與南朝齊梁帝王后裔蕭氏宗祠相近。龍慶禪寺原名“嘉山寺”,俗稱龍慶寺。位於丹陽市東北部的後巷鎮,北枕嘉山,南瀕九曲河,始建於北宋紹聖年間,從古至今在丹陽百姓特別是廣大佛教徒中有着深刻的影響,曾與鎮江金山江天禪寺齊名,是江南佛教的重要名剎。

丹陽市著名人物

丹陽市帝王

南朝西梁後梁





丹陽市名臣將相

湯用
聶政新
沈固



丹陽市政界

劉捷 [57] 

丹陽市名儒

陳東
賀王盛
丁夢蘭


丹陽市榮譽稱號

丹陽市 丹陽市
2017年,丹陽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15位 [20] 
2017年12月,丹陽市獲評2017年工業百強縣(市)。 [21]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15)。 [20]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22] 
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中國最佳縣級城市30強。 [1]  2019年10月8日,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2]  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3]  2019年國家衞生城市。 [4]  2020年12月,社科院發佈《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丹陽排名第40 [5]  。2021年10月,入選“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 [48] 
2019年7月19日,入選中國百強縣 [23] 
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名單。
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3] 
2019年11月13日,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縣(市)。2019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4] 
2019年11月21日,入選“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9年12月6日,入選“2019年綜合競爭力全國百強縣(市)”。
2019年12月28日,入選“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
2019年12月,入選“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第五批)”。 [25]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63;入選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88。 [26-27]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 [28]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健康產業百佳縣市。
2020年5月,入選“2020年全國百強縣”。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29]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全國縣域網絡零售TOP100,排名第87。 [30]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智慧城市百強榜排名14。 [31]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32] 
2020年7月10日,入選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33] 
2020年7月28日,入選2020年賽迪中國百強縣。 [34]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城市(區)名單。 [4] 
2020年8月,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35]  入選“2020中國職業教育百佳縣市”。 [36] 
2020年11月13日,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名單。 [37]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 [38] 
2020年11月28日,被評為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39] 
2020年12月1日,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40] 
2021年3月26日,入選“江蘇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區)”。 [41]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42] 
2021年8月,入選“2021年賽迪百強縣”。 [44]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46]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21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21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47] 
2021年11月,入選中國科協公佈的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單位名單。 [50] 
2021年12月,丹陽市被確定為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市。 [51] 
2021年首批江蘇省創新型示範縣(市、區)。 [52] 
2022年5月,入選《2021年中國投資潛力百強縣》榜單,位列全國第58名。 [54] 
2022年11月,《經濟日報》發佈《2022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丹陽市入選“2022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20位。 [58] 
2022年11月,入選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2022),排名第17。 [63] 
2022年12月,入選2022年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名單。 [59] 
2022年12月,入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20。 [64] 
2023年5月,入選壹城智庫“2023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24。 [65] 
2023年7月,入選2023賽迪百強縣,排名第29。 [66] 
2023年9月,入選“新華指數·高質量發展百強縣(2023)”,排名第32。 [68] 
2023年11月,入選賽迪顧問“2023中國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排名第15。 [69] 
2023年11月,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20。 [70] 
2023年12月,入選2023年稷夏全國縣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第36。 [71] 
2023年12月,入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20。 [72] 
2023年12月,入選競爭力智庫“2023中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第27。 [7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