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丹金溧漕河

鎖定
丹金溧漕河,位於江蘇省鎮江丹陽市和常州金壇區溧陽市境內,因貫通三市(區)水路運輸而得名 [2]  。隋代開鑿,宋時接通江南運河。北段舊名丹金漕河、珥瀆河、七里河,中段古名荊溪、荊城港,溧陽市段古稱涇瀆,從北起鎮江市下轄縣級丹陽市七里橋,流經丹陽金壇溧陽三市(區),南訖南河(溧陽市溧城雙橋)全長69公里,集水面積882.4平方公里,保護面積200.04平方公里。 [1]  [3]  兩岸河網密佈,西岸有通濟河、莊城河、薛埠河、北河、中河等,東岸有朝陽河、鶴溪河與夏溪河等。東側通過諸多港漢與洮湖相通,北連江南運河,南接錫溧漕河 [3] 
丹金溧漕河北接江南運河,南銜蕪申運河,歷來是太湖西部地區主要引排水骨幹河道和主要水運幹線,是連接蘇南地區丹陽、金壇、溧陽三區市的水運大動脈。 [1]  2000年船舶和貨物通過量達2940萬噸和1937萬噸,2008年該航道船舶和貨物通過量達到3940萬噸和2425萬噸。 [22]  2019年,丹金溧漕河“五改三”航道整治工程三段全部竣工,全段航道由五級升級為三級,船舶通航噸位將由原來的300噸提高到1000噸級。 [13]  [24-25] 
中文名
丹金溧漕河
別    名
珥瀆、涇瀆
所屬水系
太湖水系
地理位置
江蘇省太湖西部地區
流經地區
江蘇省丹陽市金壇區溧陽市
發源地
江蘇省丹陽市城鎮南郊七里橋
主要支流
鶴溪河、通濟河、洮湖、中河
河    長
69 km [3] 
流域面積
882.4 km² [3] 
平均流量
30.6 m³/s
終    點
江蘇省溧陽縣溧城鎮

丹金溧漕河幹流概況

丹金溧漕河的位置 丹金溧漕河的位置
丹金溧漕河 丹金溧漕河
丹金溧漕河的走向及水系分佈 丹金溧漕河的走向及水系分佈
丹金溧漕河,在江蘇省丹陽市、金壇區(原金壇縣)、溧陽市(原溧陽縣)境內,因貫通三市縣水路運輸而得名。隋代開鑿。北段舊名珥瀆河、七里河,中段古名荊溪、荊城港。宋時接通江南運河,北起丹陽市城鎮南郊七里橋,經橫壙、珥陵、金壇金城鎮、夏家口、溧陽市(原溧陽縣)別橋,達溧陽市(原溧陽縣)溧城鎮雙橋。沿途與鶴溪河、通濟河、洮湖、中河等相通。長66公里 [2]  [5]  (一説69公里 [3]  ,一説66.9公里 [21]  [27]  ,一説63.87公里 [6]  ),河底寬34米,河底高程0米~0.5米,河寬45~60米(一説40米~100米 [3]  ),排灌面積50萬畝 [2]  ,集水面積882.4平方公里,保護面積200.04平方公里。 [3]  [2-3]  2015年年底,丹金漂漕河“五改三”航道整治工程己基本完成,航道底寬不小於45米,設計水深3.2米。河口寬度不小於70米。 [3] 
丹陽境內又名丹金漕河,亦稱珥讀河。從京杭運河七里橋向南,流經丹鳳、橫塘、珥陵和裏莊4鄉鎮,南交鶴溪河,從丹金節制閘南入金壇區。境內長18.4公里,流域面積120平方公里。 [8] 
金壇區地段自丹陽宜莊橋至界板橋,長30.7公里。北端原在荊城港與丹陽分界,1958年改道從兆歧塘裁彎取道,遂不再經過回龍橋。 [15] 
溧陽境內,自金壇、溧陽兩地交界處的蓋板橋起,止於溧城鎮,長17.3公里。1981年全線拓浚,底高0~0.5米,底寬15~20米,水位3.3~5米時,河面寬40~78米,流向南北 [21]  ,與錫溧漕河、溧梅河匯合。 [20] 
丹金溧漕河起點京杭運河七里橋口(下為丹金溧漕河) 丹金溧漕河起點京杭運河七里橋口(下為丹金溧漕河)
丹金溧漕河起點京杭運河七里橋口 丹金溧漕河起點京杭運河七里橋口
丹金溧漕河丹陽市珥陵鎮312國道交叉段 丹金溧漕河丹陽市珥陵鎮312國道交叉段
丹金溧漕河丹陽市珥陵段 丹金溧漕河丹陽市珥陵段
丹金河金壇指前鎮段 丹金河金壇指前鎮段
丹金溧漕河金壇區丹金船閘段 丹金溧漕河金壇區丹金船閘段
溧陽市別橋鎮段 溧陽市別橋鎮段
丹金溧漕河溧陽市北肇莊村段 丹金溧漕河溧陽市北肇莊村段
丹金溧漕河的溧陽市北雙橋(鳳凰橋)與南河交匯 丹金溧漕河的溧陽市北雙橋(鳳凰橋)與南河交匯

丹金溧漕河水文特徵

丹金溧漕河是太湖以西地區主要引排水骨幹河道。設計防洪標準二十年一遇、行洪流量250立方米/秒、洪水位6.5米。實際防洪標準五年一遇至二十年一遇、行洪流量190米/秒~559立方米/秒;設計排澇標準十年一遇至二十年一遇、排澇流量180.0立方米/秒、排澇水位5.2米、排澇面積89.80平方公里。 [3] 
河道上原設有金壇、王母觀兩處水文站,2003年4月1日增設丹金節制閘水文站,1988~2007年年平均水位金壇站為吳標高(下同)3.62米,比前有記載的18年平均水位3.49米高出0.13米。王母觀站3.49米,比1988年前有記載的37年的年平均水位3.4米高出0.09米,為太湖水位託頂所致。最高水位:金壇站1931年為6.4米,1969年為6.05米,1991年為6.37米;王母觀站1969年為5.66米,1991年為6.12米。最低水位:1958年王母觀站為212米,其時丹金河已局部斷流。1978年上游諫壁翻水站建成,在王母觀站水位低於2.8米時,諫壁站即翻引江水。此後,丹金溧漕河未再出現1958年那樣的枯水位,年平均流量30.6立方米/秒。 [15] 

丹金溧漕河主要支流

丹金溧漕河兩岸地形北高南低。地面高程7.5米~5米,在金壇和溧陽均為坪區,地面較低兩岸河網密佈,西岸有通濟河、莊城河、薛埠河、北河、中河等,東岸有朝陽河、鶴溪河與夏溪河等。東側通過諸多港漢與洮湖相通,北連江南運河,南接錫溧漕河 [3] 
香草河,源於寧鎮丘陵觀音山。南起通濟河,向東北由金壇區(原金壇縣)登冠入丹陽市(原丹陽縣)境,經行宮、延陵、松卜、全州等鄉鎮至丹陽南門,接分洪道後流入京杭運河。全長22.45公里。流域面積112平方公里。為縣內西南地區重要行洪河道。 [8] 
支流鶴溪河丹陽市段 支流鶴溪河丹陽市段
鶴溪河,古名荊溪,又名白鶴溪河。西起裏莊荊城丹金溧漕河口,流經裏莊、導墅、蔣墅,東迄武進扁擔河,全長21.63公里,縣境內長19.5公里。新鶴溪河西起裏莊東湯丹金溧漕河口,在導墅大華匯入鶴溪河,長10.07公里。兩河流域面積144平方公里。 [8] 
勝利河、通濟河,均源於寧鎮丘陵。上游為句容境內的洛陽河,流經丹徒寶堰的橫林壩後分為兩支:一支為勝利河,在萬頃新建涵入境,流經行宮馬王壩注人香草河,丹陽市(原丹陽縣)境內長5.3公里;一支為通濟河,向南折東,在萬頃王家渡入丹陽市(原丹陽縣)境,經景家渡到三叉河與香草河匯合,丹陽市(原丹陽縣)境內長6.2公里。兩河上游在丘陵山區,地面高程一般為70米,下游在平原坪區,地面高程7米左右,大雨過後,洪峯高、流量大,水位上漲很猛,容易造成水災。 [8] 
越瀆河,北連京杭運河,流經陵口、折柳,至導墅葩橋村分為兩支:一支流向東南,迄於導墅鎮新、老鶴溪河交匯處,全長10.5公里;一支流向西南,在裏莊、導墅交界處與新鶴溪河相交,而後繼續南流,至裏莊馬家村附近流入鶴溪河,全長13.7公里。 [8] 
丁義河,北起陵口鎮,向南流經橫塘、折柳、洱陵等鄉鎮,至裏莊小河頭村注人鶴溪河,中間被煤炭河截為兩段,北段逐漸淤淺,南段仍可通航。全長17.5公里。 [8] 
堯塘河,又名夏溪河,在金壇東北部,西起金壇城北的丹金溧漕河,經河頭、堯塘至武進的夏溪,由加澤入漏湖,全長24.4公里,其中金壇境內長17.8公里,1970年新開河段由河頭至堯塘、堯塘至夏溪兩段,長11公里。 [15] 
中河一北溪河,位於常州與無錫兩市境內,是太湖以西地區具有行洪、排澇、供水和航運等功能的骨幹河道。自西向東貫穿溧陽和宜興兩市,其中,中河在溧陽市境內,北溪河在宜興市境內,兩河長46公里,河底寬20米~37米,河底高程0米0.5米,河口寬45米~155米,集水面積167.3平方公里,邊坡比1:3,設計與實際防洪標準二十年一遇至五十年一遇,設計排澇標準二十年一遇中河自南渡慶豐鄉老鶴咀南河分水口,由西向東,經南渡蕩、前馬蕩、漱陽、山前,至宜興市楊巷鎮東接北溪河,長29.2公里,是溧陽市境腹部橫穿低窪坪區的引排水乾河,設計與實際防洪標準二十年一遇、行洪流量220立方米每秒,實際防洪流量216立方米每秒;設計排澇標準二十年一遇、排澇流量120立方米每秒、排澇水位4.5米、排澇面積77.87平方公里。 [4] 
中河,古稱瀨水、瀨溪、瀨江,承受上游3支來水及腹部近1.3萬公圩窪澇水。自南渡西溧梅河的老鸛嘴,經古瀆穿越丹金溧漕河,經埭頭、後六至野礱坊進入宜興楊巷鎮,東接北溪河,全長29.2公里。西段河首有2支來水,一支來自西南的南河,汛時中河分泄其大半流量,另一支來自西北部芳山、芝山的上沛河。2支來水匯於南渡蕩西口。舊時南渡蕩及其以東的扁擔河與前馬蕩是重要的調蓄場所。中段納兩側坪區橫河,鬧口河、官燈港、道人渡河、木馬港等排澇港漢之水,在陽橋與來自北山的竹籤河相交,竹籤為中河第三支較大米水。東段經沙漲蕩與丹金漂漕河、趙村河、華蕩河相交.至物世鎮樂接北溪河。舊中河彎曲,寬深不一,橋樑束水,古餘橋、古瀆、湖邊一帶常有水患。 [4]  [20]  最大流量216立米/秒,是溧陽最大的引排和航運幹河。 [21] 
北溪河,位於宜興市西北,自楊甚鎮函林村問東流經王木村、鈕家村、陳塘橋(城塘)人西氿,長16.3公里,河底高程1米,坡比1:3,集水面積33平方公里。北溪河屬太湖以西逃酒水系東西向的排水河道,設計與實際防洪標準五十年一遇,設計行洪流量14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5.5米6米,實際行洪流量110立方米每秒;設計排澇標準二十年·遇、排涉流量65立方米每秒、排澇水位4.2米~4.5米、排涉面積31.5平方公里。河道兩側硬質化護坡32.3公里,涵閘29座,泵站17座,橋樑11座駁岸碼頭5座佔用長度1151米。北溪河西與中河相接。北與漏湖西側的孟津河、寶壽河相連,南與屋溪河、姚溪河相通,並且由西溪河溝通後六、薛墊、馬墊等河。北溪河承泄溧陽、金壇來水,沿線為低窪坪區,地面高程4.0米。 [4] 
通濟河,又名直溪、直裏河。在省境南部,茅山東北麓。北起句容縣侖山水庫,經洛陽觀、行香,丹徒縣寶捻、三漢河口(以上又稱洛陽河),金壇市直溪至三里橋入丹金溧漕河。長70公里寬約40~50米流域面積310平方公里。 [5] 
南河,舊稱胥溪河、淳溧河。西起河心鄉王家渡與胥河相接,經河口、塹口、南渡、溧城鎮,至縣境東渡濟橋,東接宜溧漕河,注入太湖。全長45.4公里,河底高程1.00米至0.20米,底寬6~18.00米,面寬35~57米。流向西東,1970年實測最大流量113立方米/秒。是全縣排洪、引水和航運的骨幹河之一。相傳春秋後期,在今胥河上游的東壩至下壩間,將天目山與茅山餘脈斷麓處,疏通航運,西通蕪湖,東達太湖。後為堵下游水患,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築東壩,截斷上游水陽江流域水源。 [21] 
竹簣河,北起竹簀鎮,沿東南方向經餘橋、泓口至溧城鎮雙橋,與丹金溧漕河、南河交匯。全長20.8公里,先後於1963年、1970年和1983年疏浚,底高0.6~1.5米,底寬4~10米,水位3.3~5米時,河面寬28~47米,流向北西東南,是縣境北部丘陵區引、排水和航運的主要幹河。境內共有支河港漢139條,其中主要支河26條,以中河為界,向南19條,向北7條。 [21] 
溧梅河,古稱永陽江,又名溧水、中江。上游原為高淳縣之胥河,亦為胥河東入太湖之古道。該河由安徽省梅渚鎮高橋基流經縣內殷橋,經新橋、河口、南渡、蔣店至溧城鎮,匯于丹金溧漕河、錫溧漕河。全長41.4公里。其河口至溧城鎮段又稱南河。全河為7級航道,是郎溪、高淳兩縣物資運輸的主要航線。 [20] 
常溧河,自武進河經豐義、官林、楊巷至縣內楊莊鄉入丹金溧漕河,全長64.9公里。溧陽段自崑崙橋口至神通村南,長10.9公里,為8級航道。 [20] 
洮湖(長蕩湖) 洮湖(長蕩湖)
洮湖,又名長蕩湖或長塘湖,位於金壇區城南9公里處,跨金壇、溧陽兩市,系古太湖分化殘留湖之一古代洮湖水面較大,後逐漸圍墾。正常蓄水水位81.97平方公里 [7]  ,1984年11月,實測已縮減為8192公頃。湖底高程大部分在吳淞標高2.16~2.26米之間,最深處高程為2.06米,邊緣淺處高程為2.5~2.7米,以附近王母觀水文站年平均水位3.49米計,平均水深為1.2~1.米之間,蓄水量1億立方米。平時湖水呈黃綠色,透明度為0.35~0.8米,PH值8。湖有蓄洪、灌溉、養殖之用途,是全市湖蟹養殖重點區域之一,由金壇、溧陽長蕩湖管理委員會負責水產養殖管理,為城區三水廠的備用水源地,也是儒林、指前水廠的水源地。 [15]  湖西部入湖河道主要有通濟河、北河。出洮湖有湟裏河、北幹河、中幹河東流入滆湖。 [7] 
錢資蕩 錢資蕩
錢資蕩(錢資湖),位於金壇區城南4公里處,為狹長湖泊,東西長5.5公里,南北最處為1公里。狹處只有50~60米,水面積有686.8公頃,平均水深2米,蓄水量1000萬立方米,具有蓄洪、灌溉、飲用水、水產之用途,也是水北、堯塘、湯莊、河頭、瀆水廠的水源地。 [15] 
白龍蕩,又名思湖,位於金壇區顧龍山南,解放初水面為725公頃,1970年將丹金漕河以西的白龍蕩水面全部圍墾,屬金城鎮白龍蕩村,以東水域均被沿湖各村相繼分塊圍佔作養殖田,僅剩丹金溧漕河航道及內部幾條小的通航河道。 [15] 

丹金溧漕河治理開發

丹金溧漕河河道建築

在丹陽市境內,丹金溧漕河又名珥瀆河,俗稱七里河。古時,在珥陵、橫塘兩處有壩。蓄水灌溉高田。北宋淳化三年(992年)疏浚此段。自南宋端平年間(1235i年前後)開壩置閘,之後多次拓浚。明成化六年(1470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和三十年(1765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相繼疏浚。民國四年(1915年)、二十年(1931年)、二十四年(1935年)、三十五年(1946年)曾疏浚。在金壇市境內。晉時丹金溧漕河南段河道,稱涇讀,後經隋、宋、明、清以及民國時期拓浚,設南北二堰維持通航。 [3] 
1954年2月,疏浚七里橋至橫塘河3.1公里。1958年冬,為擴大大河道的引排能力及達到500噸~1000噸位通航要求,在丹陽和金壇境內拓浚七里橋至金壇區(原金壇縣)城段。1969年疏浚七里橋至左墓橋河13.1公里。1969年冬,疏浚丹陽和金壇境內七里橋至金壇區(原金壇縣)城段,裁彎取直裏莊荊城村段。1970年。為控制丹陽高水南壓。在丹陽荊城村修建丹金河閘,淨寬16米,3孔,其中中孔為8米。2002年廢棄丹金河閘,建丹金樞紐,單孔節制閘,淨寬16米,設計流量250米每秒。船閘長160米,淨寬16米。 [3] 
荊城村老丹金河閘 荊城村老丹金河閘
荊城村老丹金河閘 荊城村老丹金河閘
老丹金閘橋,位於珥陵鎮黃埝村西夏自然村,為鋼桁架樑閘橋,全長33.3米,寬4.6米,通航孔淨寬18米,淨高為5.33米,建成後不僅方便了沿河兩岸居民的出行,對於當地的交通也有積極作用。隨着丹金溧漕河三級航道整治標準的提高,原橋樑已無法滿足通航要求。為此,2016年,丹陽市將老丹金閘橋列入了改建計劃。新建丹金閘橋路線全長1213米,以橋樑形式跨越航道。其中主跨為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橋樑全長451.24米,橋樑淨寬7米,接線道路標準段淨寬7米,部分段落加寬至8米。新建丹金閘橋的建成通車,極大地方便了珥陵、導墅兩鎮百姓的出行,同時也為丹金溧漕河老閘處航道通行問題的解決打開了良好局面。 [10-11] 
丹金閘樞紐,位於金壇、丹陽兩市交界處金壇境內,由一座單孔16米節制閘和一座16×135米船閘組成。船閘上下游各設200米長泊船設施,節制閘和船閘上閘首設淨寬9米公路橋一座。2001年1月16日,開工建設。主體工程於2002年汛期前完成。 [9] 
丹金閘樞紐 丹金閘樞紐
2013年,新建丹金船閘,位於金壇市金城鎮白塔附近,船閘按三級航道標準建設,可通行1000噸級船舶。閘室設計長180米、寬23米、門檻水深4米。而丹金船閘閘室牆全長180米、高8.84米,共分12段,為鋼筋混凝土塢式結構。 [14]  整治後丹金溧漕河面寬將由40米左右增加到70米,新的丹金船閘通行能力提高一倍以上,船暢其行,貨暢其流。同時,船閘防洪能力將提升至50年一遇,對整個太湖流域汛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12] 

丹金溧漕河排灌工程

丹金溧漕河,是太湖湖西圩區的排灌幹道。湖西圩區位於太湖上游湖西地區的山丘區與平原區之間,面積1700平方公里,耕地120萬畝,地面高程在4.0米左右。圩區的分佈,西部在通濟河西岸和丹金溧漕河南段,南部在南河和中河一帶,東部在太湖周邊。圩區的排水出路,歷史上受平原區所限均向東排入太湖。圩區的主要排水河道,西部是通濟河、丹金溧漕河;南部是南河、中河;東部是漕橋河、殷村港、武進港、舜河等。宋、明代期間,曾局部疏浚丹金溧漕河、武進港、漕橋河、舜河等。民國期間,局部疏浚南河、丹金溧漕河、漕橋河、通濟河等。 [27] 
丹金溧漕河於1954年、1958年、1959年、1969年、1971年5次疏浚丹陽至金壇河段,1966年、1977年、1981年3次疏浚金壇至溧陽河段,並於1970年在丹陽、金壇兩縣交界處建丹金河閘1座。通濟河,上游從句容縣侖山水庫起到寶埝段,為山丘區的溪河,長33公里;下游進入圩區,從寶埝經直溪鎮後達丹金溧漕河,長36公里,建國後分期進行拓浚。金壇縣於1958年、1966年、1972年、1973年、1976年分5期拓浚三漢河口至丹金溧漕河段。經多次治理,至1990年代,引排能力有較大提高,但湖西圩區還不能全面抗禦十年一遇的澇情。 [27] 

丹金溧漕河航道航運

  • 航道概況
丹金溧漕河航道是宜溧山區溝通大江南北的捷徑,北起鎮江丹陽七里橋,南經橫塘、珥陵,過裏莊丹金節制閘,經金壇至溧陽,全長63.87公里。其中七里橋-丹金閘1836公里為鎮江區段,丹金閘-肇莊4551公里為常州區段,2000年船舶和貨物通過量達2940萬噸和1937萬噸。多年來按照五級航道標準維護,鎮江區段先後對珥陵、丹陽等坍塌段進行疏浚,修建護岸,改建跨河橋樑;常州區段先後對8座橋樑進行改造,同時新建駁岸2654.1米疏浚航道方423萬立方米“十五”以來共投資8790.82萬元,2008年該航道船舶和貨物通過量達到3940萬噸和2425萬噸。 [22] 
  • 航道治理
丹金溧漕河航道是宜溧山區溝通大江南北的捷徑,北起鎮江丹陽七里橋,南經橫塘、琪陵,過裏莊丹金節制閘,經金壇至溧陽,全長63.87公里。其中七里橋一丹金閘18.36公里為鎮江區段,丹金閘一肇莊45.51公里為常州區段。2000年船舶和貨物通過量達2940萬噸和1937萬噸。多年來按照五級航道標準維護,鎮江區段先後對耳陵、丹陽等坍塌段進行疏浚,修建護岸,改建跨河橋樑;常州區段先後對8座橋樑進行改造,同時新建駁岸2654.1米、疏浚航道土方42.3萬立方米,“十五”以來共投資8790.82萬元。2008年該航道船舶和貨物通過量達到3940萬噸和2425萬噸。 [6] 
2010年始,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開工,按三級航道標準進行整治,涉及丹陽、金壇、溧陽3市,里程65.59公里,概算總投資33.18億元。整治完成後,船舶通航噸位將由原來的300噸提高到1000噸級。 [13]  其中,2014年,丹陽市丹金溧漕河“五改三”航道整治工程啓動,2015年年底,丹陽境內18.44公里三級航道主體工程基本建成。 [23]  [26]  丹金溧漕河溧陽段航道整治工程起於溧陽、金壇交界處,止於丹金溧漕河與蕪申運河交匯處。整治里程15.27公里,新、改建橋樑7座。2015年 12月21日,丹金溧漕河溧陽段“五改三”航道整治工程通過交工驗收,投入試運行。 [24]  丹金溧漕河金壇段航道整治工程全長31.9公里,改造橋樑13座,修建駁岸51公里,新建船閘、水上服務區各1處,並建設金壇港、指前港2個內河港區,是常州境內高等級航道中設施最完備的一段。2010年6月開工 [13]  ,於2019年12月竣工驗收。 [25] 
  • 主要港口
珥陵港,碼頭數量6個,岸線長度510米,泊位9個,最大泊靠能力500噸,設置吊機9台,年吞吐能力53萬噸,建成投產年份1975年。 [18] 
2010年代,丹金溧漕河金壇段航道整治工程,丹金溧漕河預留兩個港區,分別為金壇港和指前港,金壇港位於常金公路北、鹽港公路南、新河道左岸,設計泊位數為15個,吞吐能力562.48萬噸,佔用土地534畝;指前港位於金溧河橋南側、丹金溧漕河左岸,設計泊位數為7個,吞吐能力226萬噸,佔用土地243畝。其中,金壇港將於2013年11月底開工建設。 [17] 
金壇港 金壇港
金壇港,位於金壇城區丹金溧漕河改線段,2013年12月開工建設,共建有102米寬港池2個、泊位15個,年設計通過能力562萬噸,為常州產業西進重點基礎項目之一,是水陸聯運樞紐。2016年6月開港。 [16] 
溧城港,位於溧城鎮,是縣內港口之中心。早在清末民初,便已經營小規模的搬運裝卸、中轉業務。1976年3月,縣港務管理處將溧城鎮搬運組織改組為溧城作業區,使溧城港成為專業港口。溧城港有20個專用碼頭,10個貨主碼頭和1個客運碼頭。碼頭總長度2165米,均為順岸直立式的石砌駁岸,最大的靠泊能力100噸,堆場面積7800平方米,倉庫面積150平方米。共有各種裝卸機械37台,最大的起重能力5噸。有載重汽車16輛,81.5噸。港口綜合通過能力129萬噸。溧城港除承擔本地區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糧食、水泥、建材等物資裝卸外,還要中轉鄰省、縣的物資。1985年,港口吞吐量為i00萬噸(專業港35萬噸),港口總營業收入65萬元,利潤6.4萬元。有固定資產27.5萬元。 [19] 

丹金溧漕河歷史文化

南宋時期,丹金溧漕河成為北上抗金運送糧草、南北舉子進京趕考、富商大賈南北貿易的主要通道,800多年來,幾經疏浚和改造,兩岸名勝古l跡眾多。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古今著名人物有唐代詩人儲光羲、戴叔倫。明代醫學家王肯堂。清代訓沽學家、經學家段玉裁。近現代的數學家華羅庚、物理學家湯定元等。金壇市西崗三星村坐落於丹金溧漕河西岸,1985年江蘇省文物普查時首次發現並確認這裏是新石器時代較重要的遺址。通過南京博物院聯合.發掘和初步研究發現,當時這一地區人口眾多。原始農業發達。家畜飼養、漁獵經濟佔有一定比例。其年代距今5500--6500年前。相當於長江下游地區崧澤文化早期到馬家洪文化晚期,是馬家浜文化代表之一。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