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丹江口鱅魚

鎖定
丹江口鱅魚,湖北省丹江口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 
丹江口鱅魚是湖北省丹江口市的特產。丹江口鱅魚俗稱麻鰱、胖頭魚。丹江口鱅魚連續四年獲國家有機產品認證,“鱅之美在頭”,丹江口鱅魚頭大而肥,體色光亮,肉質緊密,肉味鮮美。 [2] 
2014年04月1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丹江口鱅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 
中文名
丹江口鱅魚
產地名稱
湖北省丹江口市
品質特點
頭大而肥,肉質緊密,口感細膩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4年第44號
批准時間
2014年04月16日

丹江口鱅魚產品特點

丹江口鱅魚生物學特徵

丹江口鱅魚,體色較黑,其體側扁,魚頭大而肥,佔體長的三分之一,口大,端位,下頜稍向上傾斜;眼小,無須;鱗小,胸鰭長;體側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兩側雜有許多淺黃色及黑色的不規則小斑點。
丹江口鱅魚生長速度快,適應水庫大水體,在餌料豐富、飼料充足的條件下,1齡魚體重可達1—1.2千克,最大者體重可達50多千克。丹江口鱅魚的親本,來源於丹江口庫區野生捕撈或捕撈後人工馴化,經過多年的科研實踐,從親本選育、人工繁育、網箱養殖,培育出的丹江口鱅魚完全適應本地的生長環境。丹江口鱅魚的繁殖與長江流域其它地方的鱅魚相比,經華中農業大學水產系多次對丹江口鱅魚繁育實踐發現,丹江口鱅魚初次性成熟年齡比其它地方的鱅魚晚1齡,成熟卵無粘性;兩齡後至性成熟前的個體,同年齡的雌性生長速度明顯優於雄性,性成熟以後還有良好的生長優勢;產卵繁殖季節比其它地方的鱅魚晚20天至1個月,每年5月—7月一次產卵,懷卵量隨個體大小、體重有很大差異。不同年齡組魚的體重實測幅度為:2齡,2.85—3.32千克;3齡,6.24—753千克;4齡,10.10—11.56千克;5齡,1350—1448千克。 [3] 
丹江口鱅魚 丹江口鱅魚

丹江口鱅魚品質特性

丹江口鱅魚肉質雪白細嫩,肉味鮮美,肌肉緊密有彈性,腹膜呈淺灰黑色,而其它地方的鱅魚腹膜呈深黑色,熟肉呈絲條狀,味道鮮美細嫩,沒有泥腥味,魚刺較為粗大稀少,深受消費者的歡迎。鮮魚在丹江口市場上,每千克售價15—25元,冬季鱅魚頭是人們首選的火鍋品,60%銷往外地。 [3] 

丹江口鱅魚營養價值

丹江口鱅魚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查測試中心(武漢)檢驗,丹江口鱅魚與長江流域其它地方的鱤魚實物樣品檢驗作比較,含蛋白質18.0%/16.8%,17種氨基酸總和15.7/16.2毫克/千克,鈣452/410毫克/千克磷2400/1900毫克/千克,鐵5.2/1.5毫克/千克,鎂272/230毫克/千克,鋅3.92/1.2毫克/千克,營養成份和無機鹽類均高於其它地方的鱅魚。 [3] 

丹江口鱅魚產地環境

丹江口鱅魚的生產方式,主要是套養或專養,庫灣混養,庫區大水面自然增殖生產,餌料以天然或配合飼料,天然餌料以水體中自然繁生的浮游動物為主。丹江口水庫潔淨豐富的餌料資源,為丹江口鱅魚生長速度大大快於同源的長江流域其他地方的鱤魚奠定了基礎。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環境評估報告認定:丹江口水庫現有浮游植物7門65屬114種,浮游動物85屬128種,底棲動物20科34種,魚類12科13屬68種,以鯉科種最多。鱅魚性温馴,不爰跳躍,行動較遲緩,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游習性,濾食性,主要以浮游動物、原生動物和微生物為主。豐富的餌料資源,為鱅魚的快速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食源,使其膘肥體壯。 [3] 
丹江口地理 丹江口地理

丹江口鱅魚歷史淵源

丹江口鱅魚歷史悠久,沿襲歷史應叫均州鱅魚,據《均州志》記載:清雍正年間,“均地逼近中州物產多興,鱗則鱅、鰱,細鱗,膚極白,口旁有骨,菱溪蓮塘多蓄之,是皆略異凡儔者”。 丹江口鱅魚不僅味道鮮美,更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食物本草》記載:“鱅魚,暖胃,益人”,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説得極妙:“鱅魚,狀似鰱而色黑,其頭最大,味亞於鰱。鰱之美在腹,鱅之美在頭,或以鰱、鱅以為一物,誤矣。首之大小,色之黑白,不大相侔”。
均州歷史的鼎盛時期當屬明代,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命官員軍夫20萬大修武當山,作為武當山的門户——均州自然成為了一級地方政府所在地和水陸兩路客貨集散地。尤其重要的是在均州還設置了“提督內臣府(提督太監府)”,負責管理修繕皇帝家廟、準備皇帝的祭祀和貢品的採辦。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均州開始監管湖廣三省八郡軍民事務。均州的鰱、鱅魚成了內臣府太監府接待八方客人的名貴佳宵,由此,均州鰱、鱅魚在明永樂年間名聲遠揚。
為開發丹江口鱅魚特色產品,做大做強水產業,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水產產業開發領導小組。2000年以來,丹江口市委、市政府為了促進農業調整和產業化發展,水產業被確立為全市五大特色優勢產業中的重點之一。
2006年,丹江口鱅魚產業被湖北省列入農業板塊基地建設。
2008年,丹江口跨入湖北省26個水產重點大縣行列給予重點扶持。
2010年10月,由中科院水生所國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武漢)編制的《丹江口市生態漁業發展規劃》,詳細規劃了丹江口鱅魚的養殖發展,將丹江口庫區建設成為丹江口鱅魚的生產基地,實現丹江口鱅魚高質量、高檔次、高效益,帶動庫區漁民增收致富。 [3] 

丹江口鱅魚生產情況

2013年,丹江口鱅魚產量為4423噸。
2014年,丹江口鱅魚年產量8000多噸,銷售額過億元,深加工銷售額5600萬元,惠及全市4萬漁民。

丹江口鱅魚產品榮譽

2014年04月1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丹江口鱅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 
丹江口鱅魚 丹江口鱅魚

丹江口鱅魚地理標誌

丹江口鱅魚地域保護範圍

丹江口鱅魚產地範圍為湖北省丹江口市均縣鎮、六里坪鎮、習家店鎮、涼水河鎮、浪河鎮、丁家營鎮、龍山鎮、武當山經濟特區、牛河林業開發管理區、三官殿街道辦事處、大壩街道辦事處、丹趙路辦事處共12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域。 [1] 

丹江口鱅魚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鱅。
二、生長環境
水質符合《漁業水質標準》國家標準,生長環境符合《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國家標準。水深≥5米,流速0.15米/秒至0.5米/秒,透明度≥45釐米,溶解氧≥5毫克/升,pH值7.5至8.4,水草覆蓋率≥10%。
三、增養殖管理
1.魚種來源:選自產地範圍內的鱅魚省級良種場,跟蹤選購,確保苗種來源品系正宗。
丹江口鱅魚
丹江口鱅魚(4張)
2.增養殖方式:
(1)產地範圍內自然增殖生長。
(2)產地範圍內網箱套養。
(3)產地範圍內網箱專養。
(4)產地範圍內庫灣混養。
3.魚種放養:
(1)自然水域放養:在產地範圍內自然水域3月上旬至4月下旬放養,規格為每尾10克至15克的魚種。密度為每畝放養10尾至20尾。
(2)網箱套養放養:產地範圍內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放養,規格為每尾500克至800克的魚種。密度為每平方1尾至2尾。
(3)網箱專養放養:產地範圍內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放養,規格為每尾200克至500克的魚種。密度為每平方30尾至40尾。
(4)庫灣混養放養:產地範圍內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放養,規格為每尾200克至500克的魚種。密度為每畝5尾至8尾。
4.餌喂:
(1)網箱專養放養投餵人工配合飼料。
(2)其他放養不投餵,食用自然水體中的天然餌料。
5.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捕撈
起捕規格每尾≥1500克。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魚頭大而肥,體背及體側黑,腹部灰白,體色光亮,鮮肉白色,肉質緊密,口感細膩,肉味鮮美。
2.理化指標:可食部分粗蛋白≥17.5%,粗脂肪≤1.2%。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1] 

丹江口鱅魚專用標誌使用

丹江口鱅魚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丹江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丹江口鱅魚的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