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髎穴

鎖定
中髎,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 。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骶區,正對第3骶後孔中。在臀大肌起始部,當骶外側動、靜脈後支處,為第3骶神經後支通過處。主治便秘、泄瀉、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帶下、腰骶痛。直刺1-1.5寸。
出    處
《針灸甲乙經》
隸    屬
足太陽膀胱經
位    置
位於骶區,正對第3骶後孔中
功    能
調經止帶,補腎益精,清熱通便
操    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偏歷穴治寒熱症

中髎穴名稱釋義

髎,指髎骨,即骶骨。穴在骶骨第三孔中,居中,故名中髎。

中髎穴功能作用

調經止帶,補腎益精,清熱通便。

中髎穴定位

位於骶區,正對第3骶後孔中。 [1] 

中髎穴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當骶外側動、靜脈後支處。為第3骶神經後支通過處。

中髎穴主治

1、便秘、泄瀉。
2、小便不利。
3、月經不調、帶下。
4、腰骶痛。

中髎穴操作

俯卧,以食指尖按在小腸俞與脊稚正中的中間,小指按在尾骨上方有小黃豆大的圓骨突起(骶角)的上方,中指與無名指相等距離分開按放,各指尖所到之處是:食指尖為上髎,中指尖為次髎,無名指尖為中髎,小指尖為下髎。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中髎穴臨牀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腰疼、腰骶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炎、月經不調、子宮脱垂、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白帶過多、淋病、睾丸炎、卵巢炎、催產、引產、下肢癱瘓、小兒麻痹後遺症、便秘、尿瀦留、嘔吐、衄血等症。
2、現代研究,臨牀報道,上髎穴、三陰交、關元等穴,對陽萎病有一定療效。另有報道,針刺四髎穴對婦科各種手術或炎症感染病例的驗療有較好療效。如用一長針在皮下緊靠骶骨貫穿,從下、中、次髎到上髎,採用強刺激不留針,再刺足三里穴、曲池,連續3-7天,使病形逐漸好轉,各種有菌腹部手術平均住院10天左右,總平均住院期為816天,在366例中僅7例無效改用抗菌素治療痊癒的,療效達98.1%。

中髎穴配伍

1、配中極穴、氣海穴治月經不調。
2、配背俞穴、大、小腸俞穴、帶脈穴、中極穴等治白帶。
3、配委陽穴、志室穴治小便淋瀝。
4、配石門穴、承山穴太沖穴、中管穴等治大便難穴、便秘。
5、配中空穴、命門穴、委中穴、人中穴治腰痛。
6、配孔最穴治熱病汗不出。
7、配後溪穴、風府穴治鼻衄。

中髎穴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女子絕子,陰挺出,不禁白瀝,上窌主之。”
2、《腧穴學》:“髎指骨之孔,穴在第一骶後孔,故名。”
3、《針灸甲乙經》:“在第一空腰髁下一寸夾脊陷者中。”
4、《新針灸學》:“第十八椎之下,旁開約一橫指,與髂後上棘平高。”
5、《中國針灸學》:“在第一後骶骨孔中。” [2-3] 
參考資料
  • 1.    田代華.《靈樞經》:人民衞生出版社,2005年8月
  • 2.    皇甫謐.《針灸甲乙經》:人民衞生出版社,2006年6月
  • 3.    王華.《針灸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