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間美術館

鎖定
中間美術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山文化創意大道的西端,其前身成立於2008年,2011年經北京市民政局註冊為民營美術公益機構。 [1] 
中文名
北京中間美術館
外文名
Inside-out Art Museum
類    別
民營公益美術館
開放時間
週三-週五11:00—18:00 週六、週日10:00-18:00 最後入場時間:17:30(週一、二閉館)票價:10元
地    點
北京市海淀區杏石口路50號
館致力於
傳承經驗,呵護創造力

中間美術館簡介

中間美術館Inside-out Art Museum
中間美術館致力於傳承經驗,呵護創造力,是孕育希望的地方。我們一方面為傳統的思維方式提供最後的保護區,讓古老的智慧有為人所瞭解的途徑;另一方面為萌芽中的新理念提供自由成長的樂土,讓新的經驗獲得一點一滴的積累。
我們關注中外藝術家中的思想者,致力於延續和反思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在藝術領域所進行的中國和西方之間、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思想對話。我們的審美視角是國際的,但關注現實的立場是本土和地域性的。作為一家中國的民營美術機構,我們努力在藝術思想劇烈變化的歷史時期抓住這些變化中真實的瞬間,為中國當代藝術和思想的多元發展提供土壤,與現實中的藝術水準一起成長 。 [1] 

中間美術館建館理念

我們努力在中國推動當代藝術和思想。
此歷史時刻的“當代”對我們有兩層緊要的含義,一是保護和梳理正在被取代的、消亡中的傳統手
工生產經驗,二是呵護和支持由技術發展導致的正在發生的新的審美體驗。
我們致力於傳承經驗,呵護創造力,是孕育希望的地方。
我們一方面為傳統的思維方式提供最後的保護區,讓古老的智慧有為人所瞭解的途徑;另一方面為萌芽中的新理念提供自由成長的樂土,讓新的經驗獲得一點一滴的積累。
我們關注中外藝術家中的思想者,致力於延續和反思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在藝術領域所進行的中國和西方之間、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思想對話。
我們的審美視角是國際的,但關注現實的立場是本土和地域性的。作為一家中國的民營美術機構,我們努力在藝術思想劇烈變化的歷史時期抓住這些變化中真實的瞬間,為中國當代藝術和思想的多元發展提供土壤,與現實中的藝術水準一起成長。

中間美術館發展目標

建立專業圈內的口碑,尋求民營公益美術館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拓寬公共教育平台、擴大社會影響力,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
堅持學術和經營的獨立。

中間美術館運營

中間美術館運營方針

控制規模,勤儉自由地發展

中間美術館運營目標

尋求有效的藝術贊助/捐贈渠道,自由而穩健地發展,成為具有學術活力、高社會認可度的中國民營公益美術館。

中間美術館畫展

2018年:
新月:趙文量、楊雨澍回顧展
2017年:
沙龍沙龍:1972-1982年以北京為視角的現代美術實踐側影
自我批評
失調的和諧
往年展覽:
藝術中間2012
自閉症兒童畫展
新學院精神系列展
Great Beijing雙年展
民間藝人創作展
藝術中間雙年展

中間美術館公共教育

中間美術館紮根社區

“康劍飛作品展”創作活動
原生態戲劇對話學院藝術:老腔、皮影走進中間建築藝術園區
“是真的嗎——吳嘯海個展”系列專場之農民專場

中間美術館關注未來

天真者的藝術——自閉症兒童藝術創作與藝術教育專題研討會
“觸摸自然,感受藝術”小學生藝術實踐

中間美術館設施

中間美術館
中間藝術家工坊
中間劇場
中間影院

中間美術館微型美術館

中間微型美術館
中間微型美術館(6張)
過去十年以來美術館數量在中國驚人的激增,不得不影響了我們對社會與文化的理解。民營美術館在亞洲興起,其中有政府正面的支持的結果。美術館認識到了如何從工作表現中確立新的標準而不是去迎合亞洲以外既成的傳統標準。
微型美術館佔據藝術園區的內與外的分界,對內外的空間既是分隔也是連繫,給予觀眾多重形式的體驗。在一面厚重的牆體內部開鑿出豐富的空間,觀眾們意識到他們可以穿過光的平面,從容不迫地沉浸在光影的容器中,神遊其中,質疑我們原始的過程與目的。
微型美術館是現場一次澆鑄成型的混凝土結構,整體外觀貌似牆體,有一個正立面,內部空間和四個開口,分別為了聲音,視覺,光和人的出入。與此結構相連的是所屬大型綜合藝術園區的演出廳,藝術中心以及行政空間。微型美術館是一個緻密的獨立建築,適合各種尺度的媒體藝術裝置,計劃實施的包括日裔美國作曲家Ken Ueno的低頻聲音裝置,意大利藝術家Manfredi Beninati基於怪誕幻覺與童年記憶的裝置,比利時景觀設計師Bas Smets的裝置,對自然與景觀展開追詢。
開幕首展的項目由藝術家/建築師曾慶豪策劃,着手於問詢為特定地點(建築)而創作的藝術作品。相比為空殼美術館填充作品的尋常操作,曾慶豪企圖容納進與作品等量的公共空間。見證最優秀的的文化項目,人在其中的活動與事件本身成為美術館最寶貴的收藏。
建築師/策劃人曾慶豪(香港大學) 。
藝術總監:周翊(中間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施工經理: 白泓蓉
室外:6米(高度)x 2.1米(寬度)x 27.3 (長度)
室內座位/步階:1500 mm x 1200 mm (面積: 1.8 m2)
內部平台/入口:1000 mm x 1700 mm (面積: 1.7 m2)
室內坡道:6600 mm x 1700-1000 mm (面積: 8.9 m2)
[2] 

中間美術館挖掘新鋭力量

Emerging Artist Registry
中間美術館新鋭藝術家檔案庫旨在為尚未被藝術界關注的藝術家們提供展示才華的平台,為專業機構和藏家提供挖掘新鋭力量的空間。 [3] 

中間美術館駐留項目

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
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14張)
駐留項目是中間美術館為推進中外藝術交流、提攜青年藝術家成長而舉辦的公益項目。項目旨在為青年藝術家提供與世界知名藝術家合作的機會,併為藝術家提供一個志同道合的社區,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在碰撞交流中相互促進。 [4] 

中間美術館志願者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更充實、更有價值的人生;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和能力,去實現這樣的人生;
只要你擁有愛與信任的能力,只要你願意付出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我們為你提供零距離接觸藝術家、融入藝術活動團隊的機會。歡迎你也加入到中間美術館的藝術公益活動中來。
中間美術館全體員工,願與你攜手打造和定製“你的公益日”。

中間美術館公益贊助

作為藝術公益事業的參與者,贊助中間美術館,您將有機會與中外藝術家、學者、策展人、各界文化人士交流,並有機會進入中間美術館理事會,獲得場館使用、活動參與、廣告宣傳等不同類型的回饋。
贊助途徑:通過有公信力的平台——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中間藝術專項基金,在第三方監督下,社會資金以透明公開的渠道進入中間美術館。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