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醫推拿學

(中醫療法)

鎖定
中醫推拿學,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説為理論基礎,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説,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
中文名稱
中醫推拿學
英文名稱
science of tuin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定  義
研究推拿治療原理及其應用的臨牀中醫學。
應用學科
中醫藥學(一級學科),中醫藥學總論(二級學科)
中文名
中醫推拿學
屬    性
治療方法
目    的
調節機體生理
分    類
保健按摩
古代稱推拿為按摩、按喬,是中國起源很早的一種治病防病的養生術。在還沒有中藥湯劑給人治病的時候,就已有用推拿的方法給人治病。推拿技術發展到今天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隋唐時期,甚至出現了按摩博士、按摩師等職位。推拿療法的理論依據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説為指導的。經絡是人體內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氣血運行的通路,它們在人體內彼此緊密相連,縱橫交錯,內通五臟六腑、外絡肢體皮毛,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起着興氣血、通陰陽、養臟腑、利關節的作用。如果氣血循經順利運行。那麼人自然身體健康,如果氣血運行受阻,人就產生疾病。推拿療法就是能夠使經絡暢通陰陽平衡,從而使人保持一個健康狀態。
推拿發展到今天名門各派有幾百家之多。各種手法五花八門,但他們都要求基本動作具備有力、均勻、柔和、深透的特點。因為,追宗溯源,所有推拿的方法均來自同一淵源。
推拿療法是一門普遍適用於老年、青年、兒童、婦女的治療方式,副作用少,應用範圍廣泛,可作為一種普遍應用的自我保健方法。但要達到因人因病施治,對推拿大夫的要求卻很高。要得心應手地運用推拿技術不僅要了解西醫學人體骨骼、血脈、肌肉的解剖,還要掌握中醫經絡學説,牢記各個穴位的位置。 推拿作為以人療人的方法,通常是指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於病患的體表、受傷的部位、不適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體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以期達到疏通經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