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醫外科

鎖定
中醫外科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研究外科疾病發生、發展及其防治規律的一門臨牀學科。包括瘡瘍、乳房疾病、癭、瘤、巖、皮膚及性傳播疾病、肛門直腸疾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統疾病、周圍血管和淋巴疾病及外科其他疾病等內容。在歷史上,金刃刀傷、跌打損傷、耳鼻喉眼口腔等疾病曾統屬於外科範疇,隨着醫學的發展,先後分化歸屬於有關專科。 [1] 
中文名
中醫外科
定    義
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研究外科疾病發生、發展及其防治規律的一門臨牀學科
分    類
基礎術語

中醫外科中醫外科範圍

中醫外科歷史悠久,歷代在醫事制度上的分科變革較多,加之外科專著所收載的疾病範圍亦有差別,因此傳統外科範圍劃分界限並不明確。但其學科劃分的主要依據是大多數的在體表,也有發於臟腑,憑肉眼可見,局部有形可徵,或需要以外治為主要療法的疾病。包括瘡瘍、肛腸、皮膚、男性前陰、乳房、外周血管疾病,癭、瘤、巖,口、眼、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疾病,以及跌撲閃挫、金刃損傷、水火燙傷、蟲獸咬傷等等。由於社會的進步,學術的發展,現代中醫外科的範圍有所調整,原來的金刃刀傷、跌打損傷、耳鼻喉眼口腔等疾病先後分化歸屬有關專科,除了包括瘡瘍、癭、瘤、巖、皮膚、乳房、肛腸、男性前陰、周圍血管及其他外傷性疾病外,還應包括內癰(如肝癰、腸癰)、急腹症、疝、泌尿生殖疾病和性傳播疾病等。 [1] 

中醫外科中醫外科病因病機

外科疾病的發生大致有外感六淫、感受特殊之毒、外來傷害、情志內傷、飲食不節、勞傷虛損、痰飲瘀血膿毒等致病因素。各種因素可以單獨致病,也可以幾種同時致病,並且內傷和外感常常相合而成。各種因素侵襲作用於機體,與機體正氣相爭,邪勝正負引起氣血凝滯、經絡阻塞,營氣不從,臟腑失和,導致陰陽失調,產生各種病理變化,從而發生外科疾病。所以,外科疾病的發病機理主要涉及邪正盛衰、氣血凝滯、經絡阻塞、臟腑失和四個方面。

中醫外科中醫外科辨證

中醫學重視辨證,認為只有辨證,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質,抓住動態變化中的相對靜止,而後從根本上指導臨牀施治。而中醫外科學強調辨病。所謂辨病,就是辨識具體的疾病,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臨牀特點,其發生、發展及轉歸、預後也有一定的規律。辨病的目的在於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和與之相關疾病的鑑別診斷。因此,中醫外科學的辨證特點首先強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先辨病後辨證。其次是局部辨證與全身辨證相結合,尤以局部辨證為主。最後強調階段性辨證(分期辨證),任何疾病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和轉變傳化的過程。中醫外科疾病多有局部症狀可憑,因此更易直觀地劃分出不同的階段。比如化膿性疾病多有初期、成膿、潰後三個明顯不同的階段;皮膚病同樣具有較為明顯的階段性;肛門直腸疾病中內痔有I、II、III三期,肛裂分早期和陳舊兩類。
1、陰陽辨證
陰陽是外科疾病辨證的總綱。一般情況下,在辨清疾病的表、裏、寒、熱、虛、實之後,即可判明是陰證或陽證,或半陰半陽證。外科在辨別陰陽屬性上還有自己的特點,即根據疾病的發生、發展、症狀和轉歸等各方面的相對性,可直接辨認其為陽證或陰證。中醫外科疾病的陰陽辨證重點在於局部症狀。但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狀為依據,還要從整體出發,全面地瞭解、分析、判斷。
2、部位辨證
按外科疾病發生的上、中、下部位進行辨證的方法,又稱“外科三焦辨證”。外科疾病的發生部位不外乎上部(頭面、頸項、上肢)、中部(胸腹、腰背)、下部(臀腿、脛足)。以上、中、下三個部位作為探討共同規律的出發點,與其他辨證方法相互補充、相互聯繫,對臨牀應用具有簡潔而有效的指導作用。
3、經絡辨證
經絡辨證是指根據中醫經絡學説,對臨牀四診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綜合,從而判斷出外科疾病所屬經絡寒熱、虛實及其與臟腑的聯繫,從而指導臨牀治療的方法。一是探求局部病變與臟腑器官之間的內在聯繫,以瞭解疾病傳變規律。體表病變在多數情況下是臟腑病變的反映,可謂“有諸內必形諸外。據此,通過經絡辨證,從體表局部症狀測知臟腑功能盛衰。二是依據所患疾病部位和經絡在人體的循行分佈,從局部症狀所循經絡瞭解臟腑的病變,在經絡循行的部位或經氣聚集的某些穴位處存在明顯壓痛或局部形態的變化,反映了不同臟腑的病變,亦有助於診斷。
4、局部辨證
外科疾病最顯著的特徵就在於有局部病灶。局部辨證就是指對局部病變的四診資料進行分 析、歸納、總結、判斷,辨別出病變之原因、性質,瞭解病變的程度與轉歸順逆,從而對病理狀態做出概括的診斷,為施治提供理論依據。臨牀上主要辨常見的腫、痛、癢、膿、麻木、潰瘍、結節、腫塊、瘙癢、功能障礙及皮膚部位的各種損害等。

中醫外科中醫外科治法

外科的治療方法分內治和外治兩大類。內治之法基本與內科相同,但其中有透膿、託毒等法,以及結合某些外科疾病應用某些比較獨特的方藥,則與內科有顯著區別,為外科內治法特點;而外治法中的外用藥物、手術療法和其他療法中的引流、墊棉、掛線等法,則為外科所獨有。臨證時由於病種不同,病情不一,有時專恃外治而竟全功,亦有專用內治而獲痊癒的。 但一般説來,大部分外科疾病必須外治與內治並重,相輔相成,以增強療效。
1、內治法
除了從整體觀念進行辨證施治外,還要依據外科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比如按照瘡瘍初起、成膿、潰後三個不同發展階段(即初起為邪毒藴結、經絡阻塞、氣血凝滯;成膿期為瘀久化熱,腐肉成膿;潰後則為膿毒外泄、正氣耗損),確立消、託、補三個總的治療原則。 然後循此治則,運用具體的治療方法,如解表、清熱、和營等法。只有確立總的治則和治法後,選用適當的方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療效。
2、外治法
外治法是外科具有特色的治療方法。外治法的運用同內治法一樣,除了要進行辨證施治外,還要根據疾病不同的發展過程,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藥物療法、手術療法和其他療法三大類。藥物療法是根據疾病所在的部位不同,以及病程發展變化所需,將藥物製成不同的劑型施用於患處,使藥力直達病所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有膏藥、油膏、箍圍藥、草藥、摻藥等。而手術療法是應用各種器械進行手法操作的一種治療方法,在外科治療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常用的方法有切開法、烙法、砭鐮法、挑治法、掛線法、結紮法等。其他療法有引流法、墊棉法、針灸法、燻法、熨法、熱烘療法、溻漬法、冷凍療法和激光療法等。 [1] 

中醫外科中醫外科疾病舉例

蛇串瘡是一種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多呈帶狀分佈,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相當於西醫學的帶狀皰疹
1、病因病機
多因肝鬱氣滯,鬱久化熱或脾失健運,濕濁內生,濕熱內藴所致。情志內傷,肝氣鬱結,久而化火,肝經火毒藴積,夾風邪上竄頭面而發;或夾濕邪下注,發於陰部及下肢;火毒熾盛者多發於軀幹。年老體弱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藴,導致氣血凝滯,經絡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劇烈,病程遷延。
2、臨牀表現
好發於春秋季節,以成年患者居多。發病初期,其皮損為帶狀的紅色斑丘疹,繼而出現粟米至黃豆大小簇集成羣的水皰,累累如串珠,聚集一處或數處,排列成帶狀,皰羣之間間隔正常皮膚,皰液初澄明,數日後皰液混濁化膿,或部分破裂,重者有出血點、血皰或壞死。輕者無皮損,僅有刺痛感,或稍潮紅,無典型的水皰。皮損好發於腰肋部、胸部或頭面部,多發於身體一側,常單側性沿皮神經分佈,一般不超過正中線。發於頭面部者,尤以發於眼部和耳部者病情較重,疼痛劇烈,伴有附近臖核腫痛,甚至影響視力和聽覺。發病前患部皮膚常有感覺過敏,皮膚灼熱刺痛,伴全身不適、疲乏無力、輕度發熱等前驅症狀,疼痛有的伴隨皮疹同時出現,有的疼痛發生1-3天后或更長時間才出現皮疹。皮膚刺痛輕重不等,兒童疼痛輕微,年老體弱者疼痛劇烈,常擴大到皮損範圍之外,部分中老年患者皮損消退後可遺留頑固性神經痛,常持續數月,甚至更長時間。病程2周左右,老年人3-4周。
3、病證鑑別
(1)熱瘡
多發生於皮膚黏膜交界處,皮疹為針頭大小到綠豆大小的水皰,常為一羣,1周左右痊癒,但易復發。
(2)漆瘡
發病前有明確的接觸史,皮損侷限於接觸部位,與神經分佈無關,皮損潮紅、腫脹,有水皰,邊界清楚,自覺灼熱、瘙癢。
4、治療
本病治療以清熱利濕、行氣止痛為主要治法。初期以清熱利濕為主,後期以活血通絡止痛為主,體虛者以扶正祛邪與通絡止痛並用。
(1)辨證論治
證屬肝經鬱熱證者,治宜清泄肝火,解毒止痛。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脾虛濕藴證者,治宜健脾利濕,解毒止痛。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氣滯血瘀證者,治宜理氣活血,通絡止痛。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
(2)外治法
初起用二味拔毒散調濃茶水外塗;或外敷玉露膏;或外搽雙柏散、三黃洗劑、清涼乳劑。水皰破後用黃連膏、四黃膏或青黛膏外塗,有壞死者用九一丹或海浮散換藥。若水皰不破或水皰較大者,可用三稜針或消毒空針刺破,吸盡皰液或使皰液流出,以減輕脹痛不適感。
(3)其他療法
取內關、曲池、陽陵泉、足三里、合谷、三陰交、支溝、阿是穴、夾脊穴等針灸治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