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醫基礎理論

(2018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中醫基礎理論》是2018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中醫基礎理論
作    者
王鍵
類    別
高等教育中醫專業教材
出版社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年12月
開    本
128 開
裝    幀
平裝-膠訂
ISBN
9787513222587 [2] 

中醫基礎理論內容簡介

1本教材從學科發展、課程建設、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發展的需要,根據相關專業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要求,以提高中西醫臨牀醫學人才專業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宗旨進行編寫。本教材力求保持中醫基礎理論的傳統性、系統性,也突出學科的特點,展現中西醫臨牀醫學的研究成果,適應多樣化教學需要,正確把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方向。教材內容和編寫體系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創造條件。

中醫基礎理論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和創新
一、中醫學及其學科屬性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和創新
第二節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第三節 中醫學的主要思維方法
一、取象比類
二、司外揣內
三、歸納演繹
四、試探反證
第四節 《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
一、《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
二、《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方法
第一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 氣學説
一、氣的基本概念
二、氣學説的基本內容
三、氣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第二節 陰陽學説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
二、陰陽的基本特性
三、陰陽學説的基本內容
四、陰陽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第三節 五行學説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與歸類
二、五行學説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第二章 藏象
第一節 藏象概述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學説的基本內容
三、藏象學説的形成
四、藏象學説的特點
第二節 五臟
一、心
(附)心包絡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腎
(附1)命門
(附2)五臟藏神
第三節 六腑
一、膽
二、胃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節 奇恆之腑
一、腦
(附)神明之主的爭論
二、女子胞
(附)精室
第五節 臟腑之間的關係
一、髒與髒的關係
二、腑與腑的關係
三、髒與腑的關係
第三章 精氣血津液
第一節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功能
第二節 氣
一、人體之氣的基本概念
二、人體之氣的來源與生成
三、人體之氣的運動變化
四、人體之氣的功能
五、人體之氣的分類
第三節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運行
四、血的功能
第四節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代謝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節 精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一、氣與血的關係
二、氣與津液的關係
三、血與津液之間的關係
四、氣與精的關係
五、血與精的關係
第四章 經絡
第一節 經絡概述
一、經絡的基本概念
二、經絡學説的形成與發展
三、經絡系統的組成
第二節 十二經脈
一、十二經脈的名稱
二、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三、十二經脈的分佈規律和表裏關係
四、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
五、十二經脈的循行
(附)十二經別
第三節 奇經八脈
一、奇經八脈的命名
二、奇經八脈的循行特點
三、奇經八脈的生理功能
四、奇經八脈的循行及功能
第四節 絡脈
一、絡脈的含義
二、絡脈的分類
三、絡脈的循行分佈特點
四、絡脈的生理功能
(附)十五別絡循行部位
第五節 經筋
一、經筋的含義
二、經筋的生理功能
三、經筋的循行部位
第六節 皮部
一、皮部的含義
二、皮部的生理功能
三、皮部的循行部位
第七節 經絡的生理功能
一、溝通聯繫作用
二、運行氣血作用
三、感應傳導作用
四、調節平衡作用
第八節 經絡學説的臨牀應用
一、闡釋病理變化
二、指導臨牀診斷
三、指導疾病治療
四、指導養生保健
第五章 體質
第一節 體質的基本概念和構成要素
一、體質的基本概念
二、體質的構成要素
第二節 體質的標誌和影響體質的因素
一、體質的標誌
二、影響體質的因素
第三節 體質的特點
第四節 體質的分類
一、體質的分類方法
二、體質的陰陽分類法及其特徵
第六章 病因
第一節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癘氣
第二節 內傷病因
一、七情內傷
二、飲食失宜
三、勞逸過度
第三節 病理產物性病因
一、痰飲
二、瘀血
三、結石
第四節 其他病因
一、外傷
二、寄生蟲
三、藥邪
四、先天因素
五、毒邪
第七章 病機
第一節 發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氣虛弱是發病的內在根據
二、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三、正邪相爭的勝負決定是否發病
四、影響發病的其他因素
五、發病的類型
第二節 基本病機
一、邪正盛衰
二、陰陽失調
三、精氣血津液失常
第三節 內生五邪
一、風氣內動
二、寒從中生
三、濕濁內生
四、津傷化燥
五、火熱內生
第四節 臟腑病機
一、五臟病機
二、六腑病機
三、奇恆之腑病機
第五節 經絡病機
一、經絡的氣血偏盛偏衰
二、經絡的氣血運行不暢
三、經絡的氣血逆亂
四、經絡的氣血衰竭
第六節 疾病的傳變與轉歸
一、疾病的傳變
二、疾病的轉歸
三、影響疾病傳變與轉歸的因素
第八章 防治原則
第一節 預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變
三、愈後防復
第二節 治則
一、正治反治
二、標本緩急
三、扶正祛邪
四、調整陰陽
五、調理精氣血津液
六、調理臟腑
七、三因治宜 [2] 

中醫基礎理論作者簡介

男,1956年11月出生,安徽歙縣人,中共黨員,漢族。1983年安徽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現任安徽中醫藥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安徽省中藥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新安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細胞分子生物學(腦病)實驗室主任,安徽省高校新安醫學研究創新團隊帶頭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