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都鎮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轄鎮)

鎖定
中都鎮,隸屬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地處上杭縣西南部,是閩、粵兩省三縣的山區結合部,東靠廬豐鄉,南與下都鄉毗鄰,西與武平縣象洞鄉、廣東省蕉嶺縣接壤,北連臨城鎮,距上杭縣城19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47.27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中都鎮户籍人口為17352人。 [3] 
宋元時,屬來蘇團;1993年,由中都鄉改為中都鎮。 [1]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都鎮轄20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饒坊村。 [1] 
截至2019年末,中都鎮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3] 
中文名
中都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
地理位置
上杭縣西南部
面    積
147.27 km²
下轄地區
2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饒坊村
電話區號
0597
郵政編碼
36421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閩F
人    口
17352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中都鎮歷史沿革

宋元時,屬來蘇團。
明清時,為來蘇裏。
蘇維埃政府時期,為上杭縣南一區、南二區、南三區。國民政府時期,屬第一區。
1949年,屬來蘇區。
1950年6月,屬第十二區。
1958年,上都、中都、蘇平、下都合併為東風公社。
1961年,分為4個公社。
1964年,4個公社又合併為中都公社。
1984年,由中都公社改為中都鄉。
1993年,由中都鄉改為中都鎮。 [1] 

中都鎮行政區劃

中都鎮區劃沿革

1997年,中都鎮轄永聯村、富光村、軍聯村、長徐村、陳和村、田背村、羅溪村、蛟騰村、興坊村、饒坊村、親睦村、由安村、睦鄰村、都康村、古基村、仙村村、復興村、古坊村、瑞香村、黃店村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饒坊。
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轄永聯、富光、軍聯、長徐、陳和、田背、羅溪、蛟騰、興坊、饒坊、親睦、由安、睦鄰、都康、古基、仙村、復興、古坊、瑞香、黃店20個行政村。 [1] 

中都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都鎮轄20個行政村:永聯村、富光村、長徐村、軍聯村、陳和村、田背村、羅溪村、蛟騰村、興坊村、饒坊村、親睦村、由安村、古坊村、睦鄰村、都康村、古基村、瑞香村、黃店村、仙村、復興村, [2]  鎮人民政府駐饒坊村。 [1] 

中都鎮地理環境

中都鎮位置境域

中都鎮地處上杭縣西南部,是閩、粵兩省三縣的山區結合部,東靠廬豐鄉,南與下都鄉毗鄰,西與武平縣象洞鄉、廣東省蕉嶺縣接壤,北連臨城鎮,距上杭縣城19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47.27平方千米。 [3] 

中都鎮地形地貌

中都鎮境內屬丘陵山地與河谷盆地,海拔200—360米,最高點皇慶山海拔753米;最低點富光、下徐,海拔170米。 [1] 

中都鎮氣候

中都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温暖濕潤,降水充沛,夏長而不酷熱,冬短又不嚴寒,降水相對集中,乾濕季節分明。夏季5—6月,氣温在22℃左右;冬季(小於10℃)不到2個月;平均年日照時數204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4%。全年以2月日照時數最少,平均日照時數為92.7小時;同年7月日照時數最多,平均月日照時數為239.5小時;1月平均氣温9.4℃,極端最低温-4.7℃。7月平均氣温27.1℃;年平均氣温19.2℃。平均積温7023.6℃;無霜期293天;平均年降水量1520毫米—2130毫米。 [1] 

中都鎮水文

中都鎮有汀江干流自北向南流經境內7個行政村,河道長18千米;境內的上都溪、中都溪是汀江的兩條支流。 [1] 

中都鎮自然災害

中都鎮主要有洪澇、乾旱、冰雹、地震、倒春寒、雷擊等自然災害。嚴重的一次水災發生在民國十二年(1923年)5月上旬,因暴雨,洪水暴漲,田背關帝廟上水深尺餘。1955年大旱,穀雨後10天仍有三分之一的水田因缺水未插上稻秧。1970年倒春寒,低温陰雨,爛種爛秧達80%。 [1] 

中都鎮自然資源

中都鎮各村均有稀土礦。2011年,中都鎮有耕地1.9萬畝,人均1.01畝 [1] 

中都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人口1817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65人,城鎮化效率13%;另有流動人口6750人。總人口中,男性9041人,佔49.7%;女性9138人,佔50.3%。18歲以下2424人,佔13.3%;18—35歲5427人,佔29.9%;35—60歲7418人,佔40.8%;60歲以上2910人,佔1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5951人,佔87.7%;畲族2228人,佔12.3%。2011年,中都鎮人口出生率9.4‰,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4.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1人。 [1] 
截至2019年末,中都鎮户籍人口為17352人。 [3] 

中都鎮經濟

中都鎮綜述

2011年,中都鎮財政總收入1317萬元,比2010年增長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萬元,與2010年基本持平。 [1] 
截至2019年末,中都鎮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3] 

中都鎮農業

中都鎮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2011年,中都鎮糧食產量1325.80萬千克。2011年,中都鎮農業總產值4.20億元,比2010年增長3.5%。中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和家禽為主。2011年,中都鎮生豬飼養量8.2萬頭,年末存欄6.1萬頭;牛飼養量1332頭,年末存欄1083頭;家禽飼養量21.4萬羽;魚塘養殖123.3公頃,產量1070.3噸。 [1] 
中都鎮大棚蔬菜 中都鎮大棚蔬菜

中都鎮工業

中都鎮工業以竹、木加工為主。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有竹器廠2家,膠合板廠1家,有職工150人。2011年,中都鎮工業總產值為1.30億元。 [1] 

中都鎮金融業

2011年,中都鎮境內農村商業銀行各類存款為1.15億元,比2010年增長30%;各項貸款餘額0.52億元,比2010年增長18%。 [1] 

中都鎮社會事業

中都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318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2所,在校生512人,專任教師7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49人,專任教師6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中都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投人20萬元,佔財政總支出3.3%,比2010年增長2%。 [1] 

中都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0處,各類文化專業户8户,有各類圖書室24個,藏書10萬冊;有學校體育場3個,農民體育公園18個,9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3%。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開通數字電視。 [1] 

中都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有醫療機構1個,門診部1個;設病牀24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3張;固定資產總值2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8名,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人、執業(助理)醫師0.4人、註冊護士0.3人。2011年,中都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8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6891人,參合率96.3%。 [1] 

中都鎮社會保障

2011年,中都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3户,人數5人,支出1.1萬元,比2010年增長40%,月人增均176.7元,比2010年增長40%;醫療救助8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8人次,共支出7.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17户,人數799人,支出85.9萬元,比2010年增長25%,月人均89元,比2010年增長25%;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9萬元,比2010年增長13%;有敬老院1家,牀位1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0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272人,參保率90.6%。2011年,中都鎮2435位60週歲以上人員領取基礎養老金209.4萬元。 [1] 

中都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有郵政局1個、代辦所1個;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2236户,電話普及率12%;移動電話用户5226户,寬帶接入用户509户。 [1]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有自來水廠1座,有成套淨化設備;主要道路兩側鋪設自來水管道。 [1]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有變電站、供電所各1個。 [1]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中都鎮綠化面積達3萬平方米。 [1] 

中都鎮交通

中都鎮境內有杭都(上杭一中都)、中廬(中都一廬豐)、中礤(中都一廣東北礤)公路組成的公路網。 [1] 

中都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中都鎮因相傳現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建有一座文館,文館周圍地盤廣闊、人口集中,因像座小都城,故有中都之稱。 [1] 
  • 民間藝術
中都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女子舞獅、客家十番音樂。 [1] 
  •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都鎮以古基村為代表的“上杭女子五枚拳”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中都鎮風景名勝

中都鎮有三元嶺、“樂善好施”牌坊、雲霄閣、存耕堂、仙姑井、皇慶山、奉憲示禁牌等景點。

中都鎮所獲榮譽

2022年4月,入選2022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