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軸線

(郭冬著散文集)

鎖定
《中軸線》是郭冬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3年5月。 [2] 
《中軸線》中的散文作品大多是作者個人生活經歷的記述以及對親友交誼的敍寫。作者對崢嶸歲月的回溯、對往昔生活的追憶總是與某一時代構成明顯的對話關係,從而使其作品擺脱了私人敍事與個人抒懷的狹小空間,激盪出深沉的歷史迴響。 [3] 
作品名稱
中軸線
作    者
郭冬
文學體裁
散文集
字    數
18萬字
首版時間
2013年5月

中軸線內容簡介

該書分三輯,收錄了《中軸線》《忘了他的名字》《狗事人事》《想念米勒》《守望校園》等散文作品。作者在該書中既探討了人與城市、人與職業、人與動物等諸多頗具現代意味的社會話題,也抒發了特殊歷史境遇下對親情與友情、個人與祖國、理想與事業等精神層面問題的深刻思索。 [3] 

中軸線作品目錄

第一輯 我從這裏走過
第二輯 生命,我為你而歌
第三輯 心的思考
中軸線
城牆
小衚衕、大宅院及其他
看戲
我的內蒙古
從一而終
同學一場
相逢在今日
忘了他的名字
上課
心祭
三隻眼
今天不是昨天
狗事人事
為了動物的尊嚴
家教黃牌
生命、陽光與運動
不能釋懷的思念
單人崗位
女總監代表
你好,天平人
跟李素麗的車
勿忘昨天
想念米勒
從那片國土到這片國土
我選擇了這條路
守望校園
聆聽另一種聲音
返回歷史現場
我就是愛你
緬懷吳伯簫會長,把中國寫作研究事業推向前進 [2] 

中軸線作品鑑賞

在《中軸線》中,作者對相關歷史事實的文學性思考主要呈現為以下四個方面的情懷流露與價值書寫:其一,愛國深情的真實流露,作者或者將個人的苦難體驗融入對民族前途的思考,表達出個人與祖國的血脈相融,如《我的內蒙古》《不能釋懷的思念》;作者或者在對歷史事實的陳述中直抒胸臆,喚醒年輕學子的愛國之情,激揚青年一輩的報國之志,如《上課》《心祭》;作者或者在與國際友人的高端訪談中寄託自己對近現代以來民族不幸的深沉思考,對頑強不屈的民族品格的由衷讚歎,如《想念米勒》《從那片國土到這片國土》。其二,抒發珍惜生命、關懷弱小的人文主義精神,《三隻眼》《今天不是昨天》《為了動物的尊嚴》三篇散文關注城市空間中小動物的生存狀態,並從“尊嚴”的角度對小動物進行人格關照,這都體現了作者鮮明的人道立場與人文情懷。其三,關注家教,重視素質培養。《從一而終》中,作者表達了對“知青第三代”仍然缺失家庭教育的憂慮;《家教黃牌》中,作者深刻思考了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頗具慧眼的是,作者在多篇回憶性的散文作品中都流露出了這樣一種鮮明的認知:面對國家遭遇的諸多不幸,個人的家教傳承顯得彌足珍貴,這是維繫民族血脈、重塑國家命運的關鍵。其四,熱情謳歌新時期拼搏有為的時代精神。作者的散文中描寫了一幕幕具有鮮明時代向度的職場人生,《單人崗位》中那默默奉獻、不計名利的平谷縣鄉村教師邢春增,《女總監代表》中那“許贏不許輸”的福建泉州築路女性的傑出代表許瑩,《你好,天平人》中那縱浪於市場經濟大潮中的“老三屆”佼佼者李博倫,《跟李素麗的車》中那在全京城家喻户曉的勞模售票員李素麗,作者在熱情謳歌他們感人事蹟的同時,也對時代新變做出了敏鋭的分析。閲讀該書中的大部分寫人散文,讀者都能明顯感受到作者對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情有獨鍾,那是一個高歌猛進、新意迭出、奮發向上的時代。綜上,《中軸線》一書在對諸多歷史畫面的描摹中融入了作者對國家與民族、人道與博愛、家教與傳承、個人與時代等諸多問題的本質性思考,從而使其散文作品雖記述陳年舊事,但在當代讀者讀來非但不感陳舊,反覺親切真實,且頗具警策意味。 [3] 

中軸線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該書收錄散文《中軸線》獲北京市慶祝新中國成立50週年徵文佳作獎。 [1] 

中軸線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軸線》
2013年5月
江蘇文藝出版社
978-7-5399-5987-0 [2] 

中軸線作者簡介

郭冬(1949.11—),女,漢族,出生於湖南省郴州市,籍貫湖北省雲夢縣,中共黨員,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68年赴內蒙古插隊,歷任北京師範大學分校(後更名為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北京作家協會,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 
參考資料
  • 1.    郭冬  .北京作家網[引用日期2023-04-04]
  • 2.    郭冬.中軸線[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版權頁,目錄頁.
  • 3.    楊小宇. 論散文集《中軸線》歷史書寫的藝術特色[J]. 北方文學, 2020, (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