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軍

鎖定
中軍,漢語詞彙,拼音zhōng jūn,釋義是一個古代軍事概念結合起來理解。前軍,為大部隊探路;中軍,就是主力大部隊;後軍,糧草等輜重,併為大部隊提供後衞。另外還有:左軍右軍,保護大部隊的兩翼,並策應大部隊的行動。
中文名
中軍
拼    音
zhōng jūn
釋    義
主將的代稱
出    處
左傳·桓公五年》

目錄

中軍解釋

1、主將的代稱。春秋時期,行軍作戰分左、右、中或、中、三軍,主將在中軍指揮,後世遂以其稱主將。
2、官名。漢、晉將軍中有此名,或主軍事,或總宿衞,不常置。南北朝亦有此官號,用以安置權臣。明 朝鮮李民宬《敬亭先生續集·朝天錄》:“午,軍門(袁可立)飭蓬萊縣設宴於教場,令中軍梁汝霖(梁之垣弟)押宴,使臣往參。”
3、中軍將軍的省稱。
4、京師的軍隊。
5、中軍官的省稱。
6、稱主將或指揮部。

中軍出處

1、主將的代稱。
《左傳·桓公五年》:“秋,王以諸侯伐鄭, 鄭伯御之。王為中軍; 虢公林父右軍,蔡人、衞人屬焉; 周公黑肩將左軍,陳人屬焉。”
《左傳·成公十六年》:“ 欒書將中軍,士燮佐之; 郤錡將上軍荀偃佐之; 韓厥將下軍郤至佐新軍。”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回:“遂發戎兵一萬五千,分為三隊,右先鋒孛丁,左先鋒滿也速,戎主自將中軍。”
2、官名。 [1] 
清 吳敬梓《官場現形記》第六回:“﹝王必魁﹞不過傳齊了標下大小將官,從中軍、都司起,以及守備、千總把總外委,叫他們把手下的額子,都招招齊,免得臨時忙亂。”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七回:“撫台便叫傳中軍來,先看管了他。”
3、中軍將軍的省稱。
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參見“ 中軍將軍 ”。
4、京師的軍隊。
《晉書·安平獻王孚傳》:“每諸葛亮入寇關中 ,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渠》:“ 司馬懿帥中軍討太尉王凌於壽春 。”
5、中軍官的省稱。
湯顯祖牡丹亭·淮警》:“不免請出賤房計議。中軍快請。”徐朔方等校注:“中軍,中軍官,即傳令官。”
《明熹宗實錄·卷之三十三》:“(明)天啓三年四月上丁卯(初八),以防海道中軍許定國平妖有功加遊擊職銜,管登萊廵撫(袁可立)標下中軍事。”
6、稱主將或指揮部。
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 鄭玄注:“中軍,中軍之將也。”
李賀貴主徵行樂》:“中軍留醉河陽城,嬌嘶紫燕踏花行。”
王明清《摭青雜説》:“門者命報中軍,須臾中軍傳令召兼資入。”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轅門離中軍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兩家罷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營,安排廝殺
程樹榛《勵精圖治》:“調整後的幹部大軍,陣容一新, 宮本言坐鎮中軍,運籌帷幄,經過周密部署,全廠兵分三路殺向生產、整頓、生活三條戰線。”

中軍發展歷史

曹魏時期中軍主要由曹魏相府親軍“虎豹騎”轉變而來的武衞、中領、中護、中堅、中壘五營組成。正副統帥為中領軍和中護軍。後司馬氏準備代魏,擴充中軍。蜀中軍的宿衞軍主要有左、右羽林郎和虎步營、虎騎營,分別由部督、虎步監、虎騎監統率。吳中軍以宿衞軍為主,稱羽林、武衞、虎騎等,首領為羽林督、武衞將軍和虎騎將軍。兩晉中軍分為宿衞軍、牙門軍(又稱“城外諸軍”)兩大部分。西晉初,駐屯於京城內外的中軍有36軍(營),總兵力近20萬人,但在西晉末年的戰爭中損耗殆盡。東晉時中軍重建,由司馬睿任都督時所領的駐揚州外軍轉化而來,名稱一依西晉,但兵力大為縮小,編制不足,許多職位空有其名。後經八王之亂,中軍兵力受到削弱,最後在洛陽被劉淵全部殲滅。十六國時期,中軍一般以本部族兵為主組成,受中央統轄,由皇帝(王)親自領導和指揮,置中軍領軍、中領軍、都督中軍事、都督禁衞諸軍事統領,其兵員選自統治族和其他族部落兵中勇士,戰鬥力較強,平時宿衞皇帝、皇宮和駐守京城,戰時充當精鋭,征伐四方。北魏稱中兵,有羽林、虎賁,又從拓跋氏宗族子弟中組建宗子、庶子兩軍。東魏、北齊時期,中兵稱內騎兵,包括宮廷宿衞軍、京畿地區駐軍和晉陽兵。西魏、北周行府兵制,禁兵為中軍的核心力量,由左右宮伯掌侍衞,宿衞宮內;左右武伯領六率軍士,宿衞宮外。南朝的中央宿衞軍分內軍和外軍(一説南朝中軍又稱台軍,大致沿襲魏晉舊制),其中內軍由領軍將軍統領,負責警衞皇帝和皇宮。下設領、護、左衞、右衞、驍騎、遊擊六軍,平時駐守京城,戰時出征。隋朝府兵有內軍、外軍之分。其中左右衞轄下的親衞、勳衞、翊衞所統驃騎府、車騎府府兵屬於內軍,為禁軍主力。 [2] 
參考資料
  • 1.    中軍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19-03-25]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