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蹄蝠

鎖定
中蹄蝠(學名Hipposideros larvatus)為蹄蝠科蹄蝠屬的動物。體形中等, 前臂長60毫米左右,顱全長約23毫米。前鼻葉外側各有3片小附葉。中央前鼻隆呈球狀突起,其後的中央有淺縱槽。 [1]  體毛長而柔軟,有兩種色型。 [2]  棲息於各種巖洞中,晝伏夜出。以各種昆蟲為食。 [3] 
中蹄蝠屬熱帶種類,國外分佈於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中印半島,也可能分佈於越南;國內有記錄省份有海南、廣東、廣 西、雲南和貴州。 [4] 
全世界有中蹄蝠5個亞種,但中國分佈的中蹄蝠究竟有幾個亞種,一直存在爭議。 [4] 
中文學名
中蹄蝠
拉丁學名
Hipposideros larvatus (Horsfield, 1823,)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翼手目
蹄蝠科
蹄蝠屬
中蹄蝠
分佈區域
貴州, 雲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中蹄蝠形態特徵

中蹄蝠 中蹄蝠 [5]
體形中等,前臂長60(54-66)毫米。前鼻葉寬4.6-5.5毫米,1對鼻孔位於中央,其內外緣成較發達的鼻間葉;下緣略見中央凹缺;葉兩側各有3片小附葉並列,分散蓋於吻側。中鼻葉橫向成棒狀脊。後鼻葉基部有3縱脊相隔成4節,頂緣成半圓形,薄翼狀。 [1] 
雌雄均見額腺囊位後鼻葉基部後兩耳殼間,開口隱藏毛叢下,並有1束褐黑長毛從額囊口伸出,顏色很深易於辨認。耳大,三角形,內緣平直,外緣頂尖以下內凹,繼而微凸;對耳屏短,全部聯於耳殼外基部;從耳尖起有明顯平行排列的8-10條皺褶。體毛長而絨軟,有兩種色型。 [1] 
顱全長約23毫米,鼻額的斜面與齒槽線所交角度略大於45°,中央前鼻隆凸起呈半球狀,其後的中央有淺的縱槽直達後鼻凹三角。眶上脊可見,眶上長較短,5.9-6.3亳米,後鼻凹三角明顯但不很凹。眶間狹窄。直脊不特別高但後延直達入孕脊。腦顱大,長卵圓形。前領骨遊離,前頜孔由這骨質全封閉。犁骨往後伸,超出齶骨後緣。 [1] 
上門齒1對,有2尖;下門齒2對,3齒尖,第2下門齒等於或略大於第1下門齒。上犬齒扁錐形,前後脊鋒利,前有極小的附小尖,後無溝,也沒有附小尖。第2上前白齒位齒列外,很小,高度僅及犬齒的齒基緣;第4上前臼齒是大而明顯的單尖齒。第2下前白齒位齒列中,其高在第4下前白齒的1/3-1/2。 [1] 

中蹄蝠生活習性

中蹄蝠是熱帶種類。與之棲於同洞的有雙色蹄蝠和大蹄蝠。 [2]  中蹄蝠是恆頻蝙蝠,主頻79-88kHz,不同地理種羣回聲定位叫聲區別較大。洞棲,可集大羣,分佈於中低海拔,食蟲。通常每年5月底至6月初產仔,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 [6] 

中蹄蝠地理分佈

中蹄蝠分佈於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中印半島和我國的海南、廣西、雲南和貴州。 [1] 

中蹄蝠下屬亞種

中蹄蝠 中蹄蝠 [5]
中蹄蝠亞種的劃分、分佈及有效性尚不清楚,國內學者的觀點不一致。Simmons(2005)及IUCN紅色名錄(2013)認為中蹄蝠亞種的劃分、分佈及有效性仍不清楚;王應祥(2003)認為中國的中蹄蝠有3個亞種:海南亞種(H.I.poutensis)、越北亞種(H. l.alongensis)和緬甸亞種(H. l. grandis),海南和廣西的中蹄蝠同屬海南亞種;羅蓉等(1993)認為有2個亞種:海南亞種(僅分佈於海南和貴州的羅旬)和緬甸亞種(分佈於廣西、雲南和貴州的安龍);根據Sun等(2009)、Thabah等(2006)的研究結果,雲南、廣東、廣西的中蹄蝠應屬同一亞種,但和緬甸的中蹄蝠不是同一亞種;Smith和解焱(2009)認為分佈在中國的中蹄蝠是一個亞種,即H. l. poutensis [7] 

中蹄蝠保護級別

中蹄蝠 中蹄蝠 [5]
列入《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級別為LC(無危)。 [8] 
未列入IUCN。 [10] 

中蹄蝠經濟意義

中蹄蝠捕食多種森林害蟲,對森林有一定益處。 [3] 

中蹄蝠白化中蹄蝠

2008年6月,在廣西桂林市郊冷水塘村發現一例白化雌性中蹄蝠(Hipposideros larvatus)幼仔,屬局部白化現象,白化區域包括背部中線靠右側的小區域以及尾膜邊緣和右足。該中蹄蝠幼仔前臂長49.1mm,體重10.8 g。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