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路秦腔

鎖定
“西安亂彈”是陝西秦腔廣播城市版節目,2007年6月在西安博物院舉行了開播儀式。節目力求以西安話“話西安”,旨在打造全國第一家方言廣播。
中文名
中路秦腔
主辦方
陝西人民廣播電台
藝術類別
花部亂彈

中路秦腔特色

陝西秦腔廣播推出的新版節目“西安亂彈”,以西安的人文歷史為落腳點,用聲音更好地挖掘整理和繼承發揚這座世界級文化古都的文化傳統,同時展現今日西安的現代文明與前進步伐。據陝西人民廣播電台台長徐來見介紹,“西安亂彈”整套節目凸顯懷舊風格,以西安為圓點,依託西安城市特有的歷史、民俗、飲食、建築、方言等元素,以及現代城市普通市民的生活風情,找尋這個城市的文化韻味和城市品格。努力把握西安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係,上下五千年,縱橫兩萬裏。
標 語·長安歷史幾千年,東方智慧傳天下。
秦腔演出 秦腔演出
標 志·西安亂彈的標誌為代表吉祥和威猛的虎,一,虎為中華民族歷來喜愛和尊崇的瑞獸;二、標誌主體造型取自秦代著名文物虎符,符合歷史文化感和秦地文化審美;三、虎在四靈瑞獸中代表西方,表明西安亂彈致力成為中國西部傳媒的文化先鋒。

中路秦腔起源

相傳唐玄宗曾專門演唱的梨園,梨園的樂師李龜年原是陝西民間樂人,秉性慷慨,所作《秦王破陣曲》,稱為“秦王腔”,簡稱“秦腔”。安祿山叛亂後,梨園子弟各奔東西,“秦腔”遂與民間樂舞結合,形成民間“秦腔”。其後,秦腔受宋詞、元曲的影響,從內容到形式,日臻完美。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將秦腔“西調”(同州梆子),作為軍戲演唱。清乾隆年間(1736--1795),秦腔流傳於至北京:“秦優新聲,有名亂彈者,其聲甚散而哀。”(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秦腔開始盛行,足跡幾遍全國。在陝西省內,發展成東、西、中、南四路。東路秦腔,又稱東府(同州)等地,唱腔音調與山西蒲州梆子近似。西路秦腔,又稱西府(鳳翔)秦腔,流行於陝西西部鳳翔、寶雞、岐山、眉縣、隴縣一帶。南路秦腔,又叫“漢調桄桄”,主要流行於陝西南部漢中、安康地區,由老秦腔向南流行演變而成。中路秦腔,以西安為中心,又稱“西安亂彈”,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東、西、南三路秦腔均近衰亡,“西安亂彈”起而代之,流行於陝西各地,表演形式樸實、明快、誇張性強。

中路秦腔藝術特點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兩部分,每部分均有歡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適合表現悲憤、懷念、悽哀的感情;歡音腔歡樂、明快、剛健、有力,擅長表現喜悦、歡快、爽朗的感情。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帶板〕、〔滾板〕等六類基本板式。彩腔,俗稱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盪、劇情發展起伏跌宕之處。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墊板腔等四類。
凡屬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屬彩腔,均用假嗓。秦腔鬚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臉均重唱,名曰唱亂彈。民間有“東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亂彈”之説。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亂彈,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

中路秦腔節目安排

節目打造平民懷舊經典的“神諞長安”誰諞誰神仙,以幽默風趣的語言為曲調,以古老文明的街道為樂譜,以特色好聽的環節為音符繪製出一曲曼妙的秦人腔調的“瘋狂陝西話”立足“長安”,放眼天下的“長安大講堂”乘坐時光,走讀大歷史的“傳奇”,陝西地方方言主持的美食娛樂節目“吃在西安”此外,娛樂節目《愛到101》、《星星樂道》綜藝資訊類節目《天天向上》、以出租車司機為創意點,進行了西安本土化脱口秀的《嘯聲雷語》和陝西首檔廣播就業類節目《張弛有道》據悉,“西安亂彈”節目信號使用調頻發射,可完全覆蓋西安市、關中地區周邊地區,收聽信號清晰穩定,音質優美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