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距離讀卡器

鎖定
中距離讀卡器,通過LF低頻段電波空中向電子標籤傳輸能量,激活電子標籤,與電子標籤空中交互數據,達到讀寫電子標籤的目的。對外通過RS485、以太網、韋根等通訊接口進行數據交換。工作於低頻LF頻段的RFID讀寫器設備,頻率一般在125KHz 頻段。
LF(低頻)系統通過電感偶合的方式來傳輸能量,電子標籤一般是無源方式,讀寫距離小於1m。成本相對較低。
中距離一體機廣泛應用於RFID應用系統,包括動物跟監管、馬拉松賽跑、車場管理、工具識別、倉儲物料管理等,RFID標籤閲讀器是物聯網基礎設施之一。
在車場管理中,H3智在通行管理系統通過中距離閲讀器閲讀電子標籤判別車輛身份,車主免於開窗取卡,適合於建立無人值守車道,可以有效管理固定車輛、月卡車輛等,也可以通過電子錢包方式,自動扣停車費
中文名
中距離讀卡器
外文名
RFID Reader
工作頻率
920MHz-925MHz
通訊方式
以太網、RS485、韋根

中距離讀卡器簡介

中距離讀卡器,就是通過RFID技術,在相對較近的距離實現電子標籤的讀寫功能。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簡稱: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頻信號和空間耦合(電感或電磁耦合)或雷達反射的傳輸特性,實現對被識別物體的自動識別。
RFID讀寫器 (RFID閲讀器)通過天線與RFID電子標籤進行無線通信,可以實現對標籤識別碼和內存數據的讀出或寫入操作。典型的RFID讀寫器包含有RFID射頻模塊(發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單元以及閲讀器天線。
射頻識別系統中,電子標籤又稱為射頻標籤、應答器、數據載體;讀寫器又稱為讀出裝置,掃描器、通訊器、讀取器(取決於電子標籤是否可以無線改寫數據)。電子標籤與閲讀器之間通過耦合元件實現射頻信號的空間(無接觸)耦合、在耦合通道內,根據時序關係,實現的傳遞、數據的交換。

中距離讀卡器性能參數

  • 讀卡距離:0.8~1.0米,數據接收小於100ms
  • 輸出格式:RS485/W26/RS232
  • 工作電源:DC12V~15V,工作電流100mA
  • 工作温度:-20℃~+60℃
  • 工作頻率:125KHZ,開機自檢功能
  • 外型尺寸:240×240×35mm
  • 形狀:日字型或圓型兩種中距離讀卡器
中距離讀卡器 中距離讀卡器

中距離讀卡器優勢

RFID讀寫器作為應用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選型正確與否將關係到客户項目能否順利實施和實施成本;在讀寫器選用方面最好經過嚴密的流程才能保證項目的成功。
  1. 需要關注讀寫器設備的頻率範圍,看其是否滿足項目使用地的頻率規範;
  2. 瞭解讀寫器的最大發射功率和配套選型的天線是否輻射超標;
  3. 看讀寫器具備的天線端口數量,根據應用是否需要多接口的讀寫器;
  4. 通訊接口是否滿足項目的需求;
  5. 瞭解讀距和防碰撞指標,讀距指標要明確什麼天線和標籤下測試的;防碰撞要明確什麼標籤在什麼排列方式下多長時間內全部讀完;
  6. 一個RFID應用系統除了和讀寫器有關外,還和標籤、天線、被貼標物品材質、被貼標物品運動速度、周圍環境等相關,在確定設備前最好能模擬現場情況進行測試和驗證,確保產品真是能滿足應用需求;
  7. 模擬情況下連續測試設備的穩定性,確保能長時間的穩定工作。
  8. 看看開發資料是否符合系統開發需求,最好支持你所使用的系統,最好還有相關例程,如果不支持,到時候開發時間會很長,甚至開發不下去。

中距離讀卡器主要應用領域

物流和供應管理、生產製造和裝配 、航空行李處理、郵件/快運包裹處理 、文檔追蹤/圖書館管理、動物身份標識 、運動計時、門禁控制/電子門票 、車場管理自動收費、一卡通、倉儲中塑料托盤、週轉筐中等。

中距離讀卡器行業標準

ISO/IEC 24791-1 體系架構:給出軟件體系的總體框架和各部分標準的基本定位。它將體系架構分成三大類:數據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數據平面側重於數據的傳輸與處理,控制平面側重於運行過程中對讀寫器中空中接口協議參數的配置,管理平面側重於運行狀態的監視、和設備管理。三個平面的劃分可以使得軟件架構體系的描述得以簡化,每一個平面包含的功能將減少,在複雜協議的描述中經常採用這種方法。每個平面包含數據管理、設備管理、應用接口、設備接口和數據安全五個方面的部分內容。已經給出標準草案。
ISO/IEC 24791-2 數據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讀、寫、採集、過濾、分組、事件通告、事件訂閲等功能。另外支持ISO/IEC 15962 提供的接口,也支持其它標準的標籤數據格式。該標準位於數據平面,已經給出標準草案。
ISO/IEC 24791-3 設備管理:類似於EPCglobal讀寫器管理協議,能夠支持設備的運行參數設置、讀寫器運行性能監視和故障診斷。性能監視包括歷史運行數據收集和統計等功能。故障診斷包括故障的檢測和診斷等功能。該標準位於管理平面,正在制定過程中,還沒有公佈草案。
ISO/IEC 24791-4 應用接口:位於最高層,提供讀、寫功能的調用格式和交互流程。據估計類似於ISO/IEC 15961應用接口,但是肯定還需要擴展和調整。該標準位於數據平面,正在制定中,還沒有看到草案。
ISO/IEC 24791-5 設備接口:類似於EPCglobal LLRP低層讀寫器協議,它為客户控制和協調讀寫器的空中接口協議參數提供通用接口規範,它與空中接口協議相關。該標準位於控制平面,正在制定中,還沒有看到草案。
ISO/IEC 24791-6 數據安全:正在制定中,沒有見到草案。
ISO/IEC 24729-實施指南[7],它是正在制定過程中標準,包含以下三個部分:
ISO/IEC 24729-1 RFID使能標籤標識與包裝;
ISO/IEC 24729-2 RFID可回收標籤;
ISO/IEC 24729-3 RFID讀寫器/天線安裝。
應該注意的是以上RFID系列標準中包含大量專利,如ISO/IEC 18000系列中列出 部分專利,其實還有很多專利並沒有在標準中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