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西文化精神與未來走向

鎖定
《中西文化精神與未來走向》是201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靈王新春。
書    名
中西文化精神與未來走向
作    者
李靈王新春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4月
定    價
58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208092495

中西文化精神與未來走向內容簡介

《中西文化精神與未來走向》四十三篇論文中就有十一篇專門討論中國傳統文化,其中有九篇專門討論儒家文化;專門進行中西比較的文章多達十八篇,幾乎都把基督教和《聖經》作為西方文化的精神內核;其他文章雖然是專門談論“科學和宗教”的關係,但也幾乎都將基督教作為宗教的實際內容來談論。 [1] 

中西文化精神與未來走向圖書目錄

比較“中西”,功在“重建”(代序)
第一編 縱論中西
論中國文化精神的近代轉向
馮友蘭論比較中西哲學
中西哲學思維方式的根本差異及未來哲學走向
論中西宗教基本精神的差異與互補
——以道教與基督教的幸福觀為例
現代性困境與對自由主義的超越
——從黑格爾到馬克思的內在思想軌跡
第二編 傳統新説
“誠”與“真
——論儒家之“誠”對當代真理論研究的啓示
普遍的政治價值與政治價值的普遍化
知“道”的良知
——對孟子良知論的一種闡釋
全真北宗與古代夢文化
《易傳》的符號解釋學:儒道互補
來自中國經學詮釋傳統的一個範例
——鄭玄易學爻辰説的哲學文化底藴
“若非有異則無合”
——論儒家的“天人二分”之思
“逍遙遊”與自由
理想的生活之道:自制與外製的統
——基於對中國古典哲學重新審視所獲得的新生活觀
論言意之辯
——言盡意、言不盡意和得意忘言的論域與義涵
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思想的現代詮釋
詮釋中的意義轉移:齊物
論歷史規律作用機制的自發性和自覺性
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之價值探微
批判理論在中國大陸學術界的命運
從世界看孔子
第三編 比較探索
對話與反省:從西方哲學的三個特質看
世界如何存在?
——解讀庫恩理論中的世界存在論題
愛與智慧
有關中西哲學比較的幾點商兑
生存境遇與道路選擇
——從阿米什談中國傳統文化的存續
尊重差異與尋求團結:多元文化語境中的當代哲學精神
試析中西比較哲學研究中的偏差問題
全球化時代馬克思主義中西文化觀
自由與自然
海德格爾的Ereignis與佛教的緣起
試析日本神道的倫理
兩種“生命的學問
——從比較研究方法看儒學與基督教“會通”之途徑
第四編 追根尋底
聖經中描述的以色列入的宗教
觀音與福音
——佛教與基督教在“救苦救難”問題上的共鳴
基督教罪觀的三次爭論
科學與人生觀爭論中的宗教問題
神學與文學:迴應生態危機的二重奏鳴曲
猶太教的釋經傳統與思維方式
以《聖經》的婚姻家庭觀試析當代中國人的婚姻家庭狀況
宗教面向與歷史維度
——中西文化關於人的超越的不同路徑比較
天人之際與神人之間
——儒學與基督教的比較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與未來走向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大學舉行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