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行鎮

鎖定
中行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位於平遠縣的西部,距縣城14千米,206國道貫穿其間,東鄰河頭鎮,西接江西省尋烏縣丹溪鄉,北靠八尺鎮,南連大柘鎮 [1]  行政區域面積72.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為9382人。 [2] 
1984年,改區;1987年,建鄉;1994年12月,後改鎮建制。 [1]  截至2020年6月,轄6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中行村。 [1] 
2000年,中行鎮工農業總產值2132萬元; [1]  2019年,中行鎮有工業企業28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2] 
中文名
中行鎮
行政區劃代碼
441426108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
地理位置
平遠縣西部
面    積
72.6 km²
政府駐地
中行村
電話區號
0753
郵政區碼
51464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粵M
人    口
9382人(截至2019年末)

中行鎮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中行屬義田都河頭堡,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廢都堡制改設河頭鄉至新中國成立前,中行一直屬河頭鄉。
1949年,屬河八區。
1958年,屬八尺公社。
1961年,析中行公社。
1963年,併入河頭公社。
1974年,復設中行公社。
1984年,改區。
1987年,建鄉。
1994年12月,後改鎮建制。 [1] 

中行鎮行政區劃

2000年,中行鎮下轄良畲、仲石、儒地、中行、官坑、快湖、下村7個村民委員會及5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中行鎮轄6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中行村。 [1] 
中行鎮區劃詳情
良畲村
仲石村
儒地村
快湖村
中行村
官坑村

中行鎮地理環境

中行鎮位置境域

中行鎮,位於平遠縣的西部,距縣城14千米,206國道貫穿其間,東鄰河頭鎮,西接江西省尋烏縣丹溪鄉,北靠八尺鎮,南連大柘鎮 [1]  行政區域面積72.6平方千米。 [2] 
中行鎮

中行鎮地形地貌

中行鎮地勢北高南低,三面高山環抱,北有高子劈,西有柑子嶂,南有黃坑嶂。 [1] 

中行鎮氣候

中行鎮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霜期只有60天左右,年平均氣温21.1℃,年均降水量為1642毫米。

中行鎮水文

中行鎮境內的中行河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經中行、河頭匯入柚樹河。 [1] 

中行鎮自然災害

1987年8月2日18時08分,江西省尋烏縣發生5.5級構造性地震,波及平遠,先後發生有感地震10多次,中行鄉震感較明顯,地震烈度為5級左右,損失輕微。
1990年8月2日。中行普降大暴雨,日降雨量350毫米,全鄉的道路、橋樑、房屋、通訊、水田等受損嚴重,因山體滑坡,造成中行村合華村民小組6名村民和儒地村1名村民死亡。
1995年8月,因受“四號”、“五號”兩次強颱風影響,中行鎮平均降雨280毫米,造成山洪暴發,水利設施破壞,農田被淹,房屋倒塌,橋樑道路毀損和供電、通訊設施損壞嚴重。 [1] 

中行鎮自然資源

中行鎮地下資源主要有鈾、銅、石灰石、瓷土、硅石、花崗岩、稀土等。森林資源主要有杉樹、松樹、荷樹、楓樹、綠竹、苗竹、麻竹、油茶、油桐、食茶、南嶺黃檀等用材林和經濟林。 [1] 

中行鎮人口

2000年底,中行鎮總户數2186户(其中農業户數1879户,非農户數307户),總人口8417人(其中農業人口8016人,非農業人口401人),總勞動力4096人(其中男勞動力2012人,女勞動力2084人)。 [1] 
截至2019年末,中行鎮户籍人口為9382人。 [2] 

中行鎮經濟

中行鎮綜述

2000年,中行鎮工農業總產值2132萬元。
2019年,中行鎮有工業企業28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2] 

中行鎮工業

1979年,中行鎮共有企業13家,從業人員114人,工業總產值為38.55萬元。2000年底,全鎮四級企業共461家(其中水電企業11家),比1979年增長34倍;從業人員710人,比1979年增長5.2倍;工業總產值410萬元(其中水電工業總產值388萬元),比1979年增長9.6倍。 [1] 

中行鎮農業

2000年底,中行鎮糧食種植面積12607畝,畝產409公斤,總產5161噸。畝產比1979年的231公斤增長77%;總產比1979年的3066.05噸增長68.3%。全鎮各類水果種植面積3521畝,收穫面積1737畝,總產903噸。 [1] 

中行鎮商業

2000年底,中行鎮共有商、飲、服務業網點85個,從業人員285人,第三產業總產值700多萬元。 [1] 

中行鎮林業

2000年底,中行鎮山林面積74451畝,森林覆蓋率為74%。 [1] 

中行鎮水產業

2000年底,中行鎮放養魚面積266畝,對比1979年的55畝增長3.8倍;總產151噸,對比1979年的5噸增長29.2倍。 [1] 

中行鎮社會事業

中行鎮教育事業

1979年,中行鎮設有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7所,教學點4個。中學在校學生295人,教職工19人;小學在校學生958人,教職工45人。中學於1991年遷至新校,新校佔地面積22000平方米。從1982年始,中行設幼兒教育班,2000年底入園幼兒168人。1994年,對5所完全小學進行全面改建,新建校舍面積3600平方米,1997年新建躍層式教師住房10套。接着,建設了中學和中心小學的標準運動場。2000年,全鎮中小學各校場、室齊全,中學教儀教具已達二類標準,中心小學教儀教具則達到一類標準,中學和中心小學學生均擁有圖書20冊以上,中小學各校的電話、電視、音響等設備全部齊配。中行中心小學於1995年底被評為全縣小學中首批縣一級學校,中行中學在1999年被評為全縣初中系列教學優勝單位,中行中心小學則從1998年開始連續3年被評為全縣小學系列教學優勝單位。2000年,全鎮設有初級中學l所,完全小學5所,教學點4個,幼兒園l所,中學在校學生351人,教職工34人,小學在校學生1098人,教職工67人,幼兒園小朋友168人。2000年秋,中行鎮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適齡少年入學率100%。 [1] 

中行鎮文化事業

1980年,中行鎮設立了文化站。開闢文化活動場所,購置各種文化活動器材,全鎮7個村相繼建起了文化室。1988年,儒地村文化室被梅州市評為“先進文化室”。 [1] 

中行鎮醫療衞生

1979年,中行鎮有衞生院1所,鄉村衞生站點7個,全鎮擁有病牀2張,醫務人員5人。2000年底,全鎮有衞生院1所,鄉村衞生站點8個,全鎮擁有病牀12張,醫務人員14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10人。 [1] 

中行鎮電視廣播

1987年前,中行鎮境內尚無電視轉播設施,已購買電視機的單位和個人僅能直接收看八鄉山粵東電視台轉播的省電視台節目,由於距離遠、信號弱、電視音像質量差,1988年1月,在洋刁勞興建中行第一座電視差轉枱,電視差轉枱發射功率為10瓦,可接收6個頻道節目。從1996年冬始,中行鎮開通有線電視節目。2000年底。全鎮擁有電視農户1928户,佔全鎮總户數的88.2%。 [1] 

中行鎮郵政電信

2000年底,中行鎮裝有固定電話2340部,移動電話50部。 [1] 

中行鎮交通運輸

1990年底,中行鎮主要公路有2條,總長為12.2千米,分別是6.2千米的良丹鄉道及6千米的中儒林業公路。2000年底,全鎮共有公路12條,總長47千米。
1995年7月1日,國道206線平遠段改造任務全線完工,其中中行境內路段長17千米。
1997年9月26日,中行鎮按國家二級水泥硬底化公路標準動工改造大士宮至中行老圩長2.5千米公路。該公路改造工程於同年年底竣工並投入使用。
2000年9月,中行鎮興建了官坑至石燕茅全長3.5千米的公路,該公路於同年底竣工並投入使用。至此,中行鎮全面實現了村村通。 [1] 

中行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中行,舊稱“中坑”,因南北是山丘,河流自山間谷地(俗稱坑)流過,故名。清朝時設“中坑圩”,後諧音俗成現名。鎮以駐地而得名。 [1] 

中行鎮風景名勝

  • 大河背水上丹霞地貌公園
大河背,坐落在中行鎮仲石村西南方,距縣城不足10千米,距206國道不足2千米。建有大河背一級、二級電站,是待開發的風景區,湖面長5千米,方圓10平方千米,庫容量168萬立方米,景區夏則碧海春波,秋則濃翠盪漾,氣象萬千。既有飛鳥穿洞、仙姑巖、情侶巖、金斗巖等自然景觀,又有華南蘇鐵、獅子耳、百日曬、杜鵑、蘭花等名貴花卉和中草藥材。在大河背一級電站對面,有一個“龍潭”景觀,因河水落差大,形成一個瀑布瀉入潭中。大河背旅遊風景區還有幾萬年前形成的冰臼羣、潛水洞和懸崖峭壁上的仙人腳印、石棺、眾香國等景點。 [4] 
大河背水上丹霞地貌公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