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蘇文化

鎖定
《中蘇文化》,綜合類刊物,1943年1月30日創刊於重慶。該刊由中蘇文化協會雜誌委員會編輯出版,其主任委員為王崑崙,副主任委員兼主編則是侯外廬,會址位於重慶中一路一九八號。中蘇文化協會,1935年7月25日成立於南京,孫科為會長。該會以“研究及宣揚中蘇文化並促進兩國國民之友誼”為宗旨。[ 蔡鴻源、徐友春主編:《民國會社黨派大辭典》,合肥:黃山書社,2012年8月,第95頁。]該刊停刊時間和原因不詳。館中僅存該刊前兩期。
中文名
中蘇文化
語    種
中文
創刊時間
1943年
出版週期
季刊

目錄

中蘇文化欄目方向

《中蘇文化》以研究中蘇兩國之學術文藝,以促進兩國文化之交流為職志。故而該刊傾向於刊載關於中蘇兩國立國精神、抗戰任務和兩國文藝以及介紹兩國曆史、社會、經濟、哲學、教育、語言、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文章。由此可知,該刊主要涉及兩方面內容,即蘇聯和中國。該刊中的文章對於蘇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均有涉及。例如該刊中的《戰時蘇聯之內政與外交》、《蘇軍冬季反攻之發展》、《戰時與戰後的蘇聯》和《蘇聯反攻勝利的諸原因》等文章關注的均是蘇聯的政治,研究了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些情況。又如《蘇聯生產力分佈問題》和《蘇聯計劃科學之史的發展》兩篇文章則分別討論了蘇聯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一些情況。此外,該刊中刊載了不少蘇聯作家的文藝作品,均收錄在“中蘇文藝”欄目中。該欄目也會刊載一些中國作家的作品。該刊中涉及中國的文章亦不少,如《中山先生的自然科學思想》研究的是孫中山的思想。又如《中國繪畫、山水、寫意、水墨之史的考察》,則是關於中國藝術的文章。邵力子、侯外廬、傅抱石、王崑崙、梁寒操、沈志遠、姚雪垠、丁玲、臧克家、戈寶權、常任俠、葛一虹等人的作品均能在該刊中找到。
《中蘇文化》為一份抗日戰爭時期出版的旨在加強對蘇聯研究的刊物。該刊中的文章從多方面對蘇聯的情況進行了研究和介紹,涵蓋社會、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有利於瞭解當時蘇聯的國情,也有助於研究當時中國人的蘇聯觀。同時,該刊中也刊載了不少有關中國的文章,這些文章對於研究中國相應領域的情況也有幫助。

中蘇文化發刊詞

《擴大對於蘇聯的研究——代發刊詞》孫科
近來我們文化界裏對於研究蘇聯問題□有興趣的,已較前大□增多,有關蘇聯問題的著□也時有出版,其數□説在出版物總數中□佔着一個相當高的比例:這種事實正説明了客觀需要的與日俱增,而我文化界的能夠這樣努力,確是令人十分欽佩的。惟以目前一般的□而論,似亦不無尚有商榷之處的。要知道中蘇兩大邦國之間的關係,今後只有一天一天的密切,並且在新中國的建設税,蘇聯又是最值得我們師法的一個國家,所以這種工作是不容我們忽視,而□隨□予以檢討的。
首先,就研究的性質來説,過去的工作大多重在通俗的介紹和直接的選譯。當然,這種工作是有意義的,但我們決不能以此為滿足。明白的,要對蘇聯獲有明確的瞭解,便不能不有精密具體的探討,是學習和取用他們的寶貴經驗,就不能不先經過一番分析和消化的功夫的。而要如此,我們勢非把研究的水準提高不可,務須求工作的往深處發展。
其次,就我們研究的範圍來説,現有的工作大概□於藝術文學方面的。除此之外的各種方面尚少接觸,諸如自然科學方法的各部門的學問更少有人去注意。可是事實上,蘇聯在他存在的二十五年中,無論那一方面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曾有過偉大的發現和成就。顯然的,要對蘇聯獲有全面性的認識,和儘量地接受他的長處,我們是必須把研究的範圍大大地擴大。
無疑,上述的情形往往是工作上所必經的一個初步階級。□此初步階段至今也還未過去,猶有需要大家加急努力者在。然而同時我們卻更不能不感到國民□望之深,自己責任之重,故於此中蘇文化季刊創刊的時候,略抒所見、願共勉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