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藥分類

鎖定
中藥分類指的是按中藥自身特性和應用需要而劃分不同的類別。
中藥分類方法很多,最常見的是自然屬性分類法和功能分類法。還有臟腑經絡分類法、藥性分類法、藥用部位分類法等。近代又有中藥化學成分分類法、原植物分類系統分類法等。 [1] 
中文名
中藥分類
所屬學科
中藥學

中藥分類分類方法

以藥物的來源和性質為依據的分類方法。古代本草學多采用此法。早在《周禮》中已有五藥(草、木、蟲、石、谷)的記載,為後世本草學分類方法提供了一種模式。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首先採用了自然屬性分類法,將730種藥物分為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類,每類中再分上中下三品,這是中藥分類法的一大進步。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證類本草》等書的中藥分類法均與其大同小異。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問世後,自然屬性分類法有了突破性進展。書中根據“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類從,目隨綱舉”的原則,將1892種藥物分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介、木、服器、蟲、鱗、禽、獸、人16部(綱),60類(目)。如草部(綱)又分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等11目。析族區類,振綱分目,分類詳明科學,體現了進化論思想,是當時最完備的分類系統,不少處與近代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分類合拍,對後世本草學分類影響頗大,傳沿至今。   

中藥分類功能分類法

中國第一部本草學專著《神農本草經》首先採用的中藥分類法。書中365種藥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補虛養命,中品補虛治病,下品功專祛病,為中藥按功能分類開拓了思路。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按藥物的功用提出了著名的十種分類法,即宣、通、補、瀉、燥、濕、滑、澀、輕、重,使此分類法有較大發展,並對方劑的分類具有重大影響。經各家不斷增補,至清代黃宮繡的《本草求真》,功能分類法已較完善。書中將520種藥分為補劑、收澀、散劑、瀉劑、血劑、雜劑、食物等七類。各類再細分,如補類中又分平補、温補、補火、滋水等小類,系統明細,排列合理,便於應用,進一步完善了按功能分類的方法。功能分類法的優點是便於掌握同一類藥物在藥性、配伍、禁忌等方面的共性,也利用同類藥物間按作用的強弱、作用部位的異同分組類比,便於確切掌握藥性的異同,更好地指導臨牀用藥,因而是現代中藥學普遍採用的分類方法。現代中藥學中功能分類大同小異,多數採用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温裏藥、理氣藥、消導藥、驅蟲藥、止血藥、活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熄風藥、開竅藥、補益藥、固澀藥、湧吐藥等19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