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馬鮫

鎖定
中華馬鮫是鱸形目鯖科馬鮫屬魚類, [2-3]  又稱青鮫、牛皮鮫。 [4]  體延長,側扁;尾柄細,每側有3條隆起嵴,中央嵴長而高;頭較長;吻尖突;眼小,側上位,距吻端較距鰓孔為近;眼間隔略凹;口大,前位;上頜骨後端超過眼後緣的下方;牙強大,尖錐形;舌上無牙;前鰓蓋骨和鰓蓋骨邊緣光滑;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較長;體被小圓鱗;側線完全,波狀;背鰭2個,稍分離,棘部短而低,前部鰭條延長,作鐮刀狀;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大致相對;胸鰭較長,圓形;腹鰭小,胸位;尾鰭深叉形。體背側灰黑,腹部白色,體側中央有2縱行不明顯大黑斑,各鰭黑色。 [5] 
中華馬鮫集中分佈在西太平洋,由日本海向南至中南半島附近海域。在中國見於南海、台灣海峽、東海、黃海等海域。 [6]  為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性兇猛,游泳敏捷。捕食魚類、蝦、蟹、頭足類等。 [7] 
中華馬鮫為馬鮫中最大的一種,但產量不多。供鮮食,亦可鹹制,肉味較其他馬鮫差。 [4] 
拉丁學名
Scomberomorus sinensis (Lacepède, 1800)
別    名
馬鮫
外文名
TheChinesemackerel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鱸形目PERCIFORMES
鯖科Scombridae
馬鮫屬Scomberomorus
中華馬鮫sinensis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輻鰭亞綱
分佈區域
南海, 台灣海峽, 東海, 黃海
命名者及年代
Lacepede,1800
中文學名
中華馬鮫
編    號
8204
ogenus
Scomber
原始文獻
Hist. Nat. Poiss., 2:599
模式產地
中國
資料來源
福建魚類志[下卷]:411-412.

中華馬鮫地理分佈

分佈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海南下至中南半島,甚至發現於泰國之眉公河。台灣主要分佈於西部及北部海域。 [1] 

中華馬鮫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澙湖。

中華馬鮫形態特徵

中華馬鮫
中華馬鮫(15張)
體延長,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各具齒一列,齒強大,側扁,三角形,10-13枚,排列稀疏;齶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1-3+10-12。體被細小圓鱗,易脱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延伸至第一背鰭後部急降至腹側,再呈波浪狀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V-XVII,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6-7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側灰綠色,腹部銀白色,成魚體側上方具10-12條不顥之不規則黑色窄橫帶,幼魚則呈點狀。

中華馬鮫漁業方法

重要之食用魚。一般以圍網、流刺網、定置網捕獲。煎食、味噌湯皆宜,亦可加工成鹽漬品或罐頭。
參考資料
  • 1.    中華馬鮫  ..[引用日期2014-01-24]
  • 2.    王茂劍,劉愛英主編,渤海山東海域海洋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圖集 第5冊 常見游泳動物,海洋出版社,2017.11,第88頁
  • 3.    伍漢霖著,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7.09,第322頁
  • 4.    《中國商品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商品大辭典 水產品分冊,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07,第87頁
  • 5.    成慶泰,周才武主編,山東魚類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02,第352,353頁
  • 6.    周德慶,大海的饋贈,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8.01,第41頁
  • 7.    《福建魚類志》編寫組編著,福建魚類志 下,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07,第4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