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革命軍

鎖定
清末革命組織。光緒二十九年(1903)孫中山鑑於檀香山興中會員多為保皇會所惑,乃於是年十二月(1904.1)初重建,不用興中會原名,而稱中華革命軍,以記鄒容《革命軍》之功。 [2] 
中文名
中華革命軍
屬    性
革命團體名稱
地    點
檀香山
創始人
孫中山

目錄

中華革命軍歷史沿革

中華革命軍為清末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由檀香山興中會分會改組而成。1904年1月,由孫中山在檀香山火奴魯魯温逸街成立。其前身檀香山興中會由於受保皇派的欺騙,幾乎陷於瓦解,會務停頓。1903年9月,孫中山離日赴檀香山,自11月13日起,連續發表演講3天,揭穿保皇派陰謀,並印發鄒容《革命軍》,宣傳革命,使許多誤投保皇會的興中會員和華僑羣眾紛紛登報脱黨,轉向革命。孫中山重建革命組織之後,“記鄒容功也”,故改名為“中華革命軍”。孫中山親自主盟,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誓詞為其政治宗旨。比原興中會綱領增添了“平均地權”的內容,政治主張有所發展。同時孫中山還發行軍需債券,為起義籌募經費,華僑踴躍認購,中華革命軍很快發展至千餘人,成為革命黨人在海外的一個重要據點,直至同盟會檀島支部的建立。
中華革命黨成立後,孫中山積極策劃武裝討袁,並決定成立一支中華革命黨自己的軍隊,取名“中華革命軍”,下設東南軍、東北軍、西南軍、西北軍四個總司令部。1915年夏末,孫中山在東京委託陳其美為中華革命軍東南軍總司令,在上海設籌備處;居正為東北軍總司令,在青島設籌備處;胡漢民為西南軍總司令,在廣州設籌備處;于右任為西北軍總司令,在陝西三原縣設籌備處。隨後,四個總司令各赴國內招兵買馬,籌建司令部,策劃武裝反袁鬥爭。在中華革命黨領導下,各地反袁起義不斷,但每次起義規模均較小,也未能建成中華革命軍。 [1] 
參考資料
  • 1.    李松林主編:《中國國民黨史大辭典》,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10頁。
  • 2.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第4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