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生物學卷)

鎖定
《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生物學卷)》是2019年6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詞典類工具書,由顧紅雅擔任該卷主編。 [1] 
該卷主要包括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昆蟲學、生態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免疫學、生理學、生物工程等12個分支,共收錄詞條約37000條。全部詞條按照中國大陸名音序排序,以便查檢。 [1] 
中文名
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生物學卷)
作    者
該卷主編:顧紅雅
題    材
生物學
出版時間
2019年6月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地
北京
頁    數
530 頁
ISBN
9787100173315
類    別
詞典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CIP核字號
2019070497

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生物學卷)成書過程

《生物學卷》在初稿的基礎上組織專家進行了初審,主要工作包括三方面:一是對存在的格式、書寫、拼寫、翻譯不準確等問題進行校正;二是對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名詞概念不對應,詞條內涵發生變化以及不適合作為科技名詞的詞彙,進行了調整、替代和刪除;三是對初稿中沒有卻特別基礎、重要、常用的詞加以收錄。分卷編輯據此加以校核,形成一審稿。之後由《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項目部進行數據處理,重點進行各學科詞條合庫查重篩選,形成二審稿。針對二審稿,第二次組織專家對二審稿進行審查,解決遺留問題,檢查處理編輯加工過程中的疏漏,形成三審稿。隨後,分卷主編第三次組織專家審查,形成終審稿。終審稿由分卷主編和副主編再次把關,形成報批稿,報送《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編輯委員會審查批准後,交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該卷編輯委員會邀請了29位生物學領域專家學者參加了詞典的編纂和審定工作。中國台灣同仁對相關學科的兩岸名詞對照工作給予了很大幫助。《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項目部和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事務中心各審定室的同志們對詞典的編纂出版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從組建分卷編輯委員會開始,他們就積極參與,協助聯繫專家,承擔了提供稿件資料,協助組織召開編委會、開展專項檢查、謄錄與複核編校意見等多項繁雜工作。 [3] 

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生物學卷)內容説明

《生物學卷》是《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的第3卷,主要包括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昆蟲學、生態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免疫學、生理學、生物工程等12個分支,共收錄詞條約37000條。全部詞條按照中國大陸名音序排序,以便查檢。《生物學卷》收詞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佈的學科名詞和已經出版的海峽兩岸對照名詞為基礎。該卷詞典所涉及的12個學科中,只有生物工程名詞尚未正式公佈。而且,除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理學和生物工程5個學科外,其他學科均已出版海峽兩岸名詞對照本,具有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礎,詞條質量較高,為該卷詞典的順利編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 

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生物學卷)書籍目錄

目錄
頁碼
凡例
2
詞目首字音序索引
4
詞目首字筆畫索引
10
詞典正文
1—521
附錄
523
國際單位制
525
希臘字母表
528
地質年代表
529
元素週期表
530 [3] 

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生物學卷)編寫人員

編輯委員會
職務
姓名
主編
顧紅雅





副主編
高素婷
喬格俠
儲成才



委員
(以姓氏筆畫為序)
於益芝
王克夷
王孟本
王祖望
文允鎰
喬格俠
劉雪華
安錫培
祁國榮
孫敬三
李樂攻
李連芳
李典謨
楊星科
何大澄
沈恂
張永文
張宏翔
邵小明
周開亞
洪德元
顧紅雅
徐永華
高素婷
曹雪濤
葛錫鋭
程光勝
儲成才
戴灼華
[3] 

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生物學卷)作者簡介

顧紅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獲南京大學理學學士,1987年獲美國華盛頓大學理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植物系統發育與演化、植物遺傳多樣性與環境適應性相關性研究,以及植物基因家族的演化研究。先後承擔863、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國際合作等多項研究項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