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沙塘鱧

鎖定
中華沙塘鱧俗名塘鱧、沙烏鱧、菜花魚, [2]  鱸形目沙塘鱧科沙塘鱧屬動物。 [3]  體延長,粗壯;前段近圓筒形,向後漸側扁,頭大,平扁,頰部突出,口端位,上、下頜各有多行絨毛狀細小齒,犁骨和齶骨無齒;舌大,遊離,前端圓形;眼上緣具有細弱骨質嵴,無側線,背鰭2個,分離;第2個背鰭具1根鰭棘,有7-10根鰭條,臀鰭與第2個背鰭相對;胸鰭寬圓,扇形,左、右腹鰭小,相互靠近,不癒合成吸盤,尾鰭半橢圓形或圓形。體背黑褐色,向腹側漸呈淡黃色;頭側及腹面有許多淺褐色及黑色相間的斑塊和點紋;體側有3-4塊大三角形黑褐色斑塊,斑塊在體側下方相連接,胸鰭基部有2塊長條狀褐色大斑點。 [4] 
中華沙塘鱧分佈於長江中、上游的江西、湖北、湖南及珠江水系的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5]  中華沙塘鯉生活於湖泊和河溝的底層,喜棲於泥沙、雜草和碎石相混雜的淺水區,游泳力較弱,冬季潛伏在泥沙中越冬;幼魚捕食水蚯蚓、搖蚊幼蟲、水生小昆蟲和甲殼類等,成魚主食小魚、蝦;生殖期為4-6月初,在近岸淺水處洞穴、蚌殼內分批產卵;卵黏性,雄魚有守巢護卵習性,1齡魚達性成熟。 [6] 
中華沙塘鱧個體較小,但含肉量高,肉質細嫩可口,且無肌間刺,為當地羣眾喜食。但是天然產量不高,可馴養成新的養殖品種。 [7] 
拉丁學名
Odontobutis sinensis (Wu,Chen et Chong,2002)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硬骨魚綱
鱸形目 Perciformes
沙塘鱧科
沙塘鱧屬
中華沙塘鱧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亞    目
鰕鯱魚亞目
亞    綱
輻鰭亞綱
中文學名
中華沙塘鱧

中華沙塘鱧形態特徵

體延長,粗壯,前部亞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腹緣且淺弧形隆起;尾柄較高。頭寬大,平扁,頭寬大於頭高。頰部突出。吻寬短,背部稍隆起,吻長大於眼徑,為眼徑的1.2—1.8倍。眼小,上側位,稍突出,在頭的前半部。

中華沙塘鱧棲息生態

中華沙塘鱧為淡水小型底層魚類,生活於湖泊、江河和河溝的底部,喜棲息於雜草和碎石相混雜的淺水區。行動緩慢,游泳力較弱。攝食小魚、小蝦、水蚯蚓、搖蚊幼蟲、水生昆蟲和甲殼類。生殖期為4—6月。分批產卵於蚌殼內。卵呈橢圓形,具黏性,黏附於巢穴的內壁上。雄魚有守巢護卵的習性。生長快。個體雖小,但肉質鮮美,細嫩可口,屬於上品魚類。體長160—200mm。

中華沙塘鱧地理分佈

分佈於長江中、上游的江西、湖北、湖南及珠江水系的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動物志 硬骨魚綱 鱸形目 五 蝦虎魚亞目
  • 2.    唐建華,歐陽敏主編,江西水產經濟動物圖譜,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2,第166頁
  • 3.    中華沙塘鱧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引用日期2023-07-02]
  • 4.    甘西著,中國南方淡水魚類原色圖鑑,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1,第287頁
  • 5.    中華沙塘鱧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7-02]
  • 6.    唐建華,歐陽敏主編,江西水產經濟動物圖譜,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2,第166頁
  • 7.    唐建華,歐陽敏主編,江西水產經濟動物圖譜,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2,第1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