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民族革命同盟

鎖定
福建事變失敗後,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逃到香港,繼續從事抗日反蔣活動。1935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人潘漢年等人的幫助下,李濟深、陳銘樞等人在香港召開會議,成立了中華民族革命同盟,簡稱“大同盟”。 [1] 
中文名
中華民族革命同盟
別    名
大同盟
成立時間
1935年7月
成立地點
香港
創辦報刊
《大眾日報》、《理論陣線》

目錄

中華民族革命同盟歷史沿革

福建事變失敗後,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逃到香港,繼續從事抗日反蔣活動。1935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人潘漢年等人的幫助下,李濟深、陳銘樞等人在香港召開會議,成立了中華民族革命同盟,簡稱“大同盟”。其成員除十九路軍中上層人物外,還有徐謙、陳友仁、李章達、王造時、彭文應等。中央委員會成員有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錯、徐謙、陳友仁、李章達、梅龔彬、陳希周等,李濟深任主席。中央委員會下設組織部、宣傳部、軍事部、民運部、總務部、海外部、不管部等7個部。總部機關設在香港。創辦了中央機關報——《大眾報》,隨後又創辦了《理論陣線》,宣傳反蔣抗日。1935年12月,同盟發表政治宣言,以“爭取民族獨立、樹立人民政權”為基本政治主張。中華民族革命同盟在其存在的兩年多時間裏,在宣傳抗日救亡,推動抗日民族統—戰線的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 
參考資料
  • 1.    鄭惠;張靜如;梁志祥主編,中國共產黨通志中,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01月,第12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