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攝影學社

鎖定
中華攝影學社,簡稱華社。由中國攝影事業的開創人之一,中國早期著名的攝影家郎靜山等人於1928年初在上海成立,是中國20年代影響最大的攝影藝術團體之一。目標是研討攝影藝術,以報界和商界為主要效勞對象。向社會公開舉行攝影藝術展覽,允許一切攝影喜好者的優秀作品參展,還向全國普遍徵集。 社會反響很大,對擴展攝影隊伍和促進攝影藝術的繁榮,都是有積極意義的。“華社”還編輯出版了《天鵬》和《中華攝影雜誌》兩個中國早期的攝影刊物。該社成員藝術作風多樣化,但組織渙散,慢慢失去生機而在無形中解體。
中文名
中華攝影學社
學社簡稱
華社
學社創始
攝影家郎靜山等人
學社成立
於1928年初
學社地址
上海山東路靜山廣告社為通訊機關
學社服務
主要服務於報界和商界
學社辦展
1927年第8屆美術展覽特闢攝影部
學社宗旨
本社以研究攝影藝術為宗旨

中華攝影學社華社簡介

《中華攝影雜誌》
《中華攝影雜誌》(3張)
中華攝影學社”(簡稱“華社。),是我國旱期較有影響的攝影團體。1926和1927年,光社的發起人陳萬里和黃振玉,先後來到上海。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天馬會”,在1927年舉辦第8屆美術展覽,特闢攝影部展出攝影作品。陳萬里和上海攝影家郎靜山等都送攝影作品參加展出,在展出期間他們交談了北京和上海攝影活動的情況,開始醖釀在上海組織上海攝影團體,舉辦攝影展覽。黃振玉是郎靜山的同學,早年同在上海南洋中學向李靖蘭老師學習攝影,也參與謀劃此事。為了解決經費和展覽場地等問題,他們找到了張珍候,胡伯翔和《時報》主人黃伯惠等人商議,由於他們都是熱衷“此道”的人,一拍即合,1928年初,由郎靜山、胡伯翔、張珍候、陳萬里、黃振玉、黃伯惠等聯絡各報社和攝影同仁,協商決定成立攝影團體,由胡伯翔提議定名為“中華攝影學社”,簡稱華社。 [1] 

中華攝影學社華社宗旨

《華社簡章》開宗明義的規定:“本社以研究攝影藝術為宗旨。”並公開徵求社員。建社不久,就有丁悚、王大佛、左庚生、朱壽仁、邵卧雲、祁佛青、周劍橋、胡伯洲、錢景華、陳山山、蔡仁抱等參加華社為社友。社址以山東路靜山廣告社為通訊機關。在胡伯翔的主持下,華社選舉了祁佛青、胡伯洲為書記,郎靜山為會計,丁悚為交際,邵卧云為庶務,由他們處理日常會務活動。

中華攝影學社華社活動

中華攝影學社
中華攝影學社(5張)
華社的社友,主要服務於報界和商界,不同於光社成員主要來自學界,所以雖也舉辦“學術研究會”,但為數不多,攝影創作也以分散活動為主。它的主要活動是以4次舉辦攝影展覽而名震一時。與光社不同,華社的影展除第1屆外,都廣泛徵集攝影作品,而不限於華社社友。參加第2屆影展而非華社社友的作者就有北京光社的劉半農、吳輯熙、鄭穎蓀;廣州景社的潘達微,常熟樂社的陸禎芝,香港的李崧,上海的黃秋農、林雪懷郭錫麟等幾十人;松江華亭攝影會則以團體名義加入影展。從第2屆起,每次影展,華社都在報刊上公開向全國徵集攝影作品,只規定放大的尺寸,在評選時對社外的作品還略有照顧,“因為該社為絕對的公開,招納之社外作品,容有一二平庸之作,摻雜其同,顧尚無傷大體。”這對擴大攝影隊伍,鼓勵和培養攝影新人,促進攝影藝術的繁榮,都是非常有益的,如後來的攝影名家陳傳霖盧施福吳中行等,都在第3第4屆影展中初露鋒芒。華社影展不僅接受全國各地攝影組織送展的作品,而且接待各攝影團體的代表,其中包括外國攝影組織的代表(如日本光畫社的代表武美田)共同切磋影藝。第4屆影展時,美國名攝影家葛司登(Gaston)到會參觀,“於華社作品,深為讚美,對於邵卧雲、郎靜山、朱壽仁、胡伯翔尤為佩服,葛氏觀畢、立回寓所,出其精品九幀,送會陳列”。可見華社影展開放的程度,即使是外國人,只要作品精美,也可隨時加入展覽。另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華社影展的作品質量,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1] 

中華攝影學社華社總結

華社是一個鬆散的開放性的組織。但是,由於“該社諸君雖抱發揚東方藝術,提高生活興趣之偉詣,但欲入會者,須將作品在展覽會中陳列多次,對於攝影術有相當研究,而尤須有高尚品格,故持嚴格主義。”這種近乎關門主義的態度,使華社1929年只發展了郭錫麟、陸禎芝兩位社友,1930年也只吸收張麗雲、莫天祥兩人入社。而多次參加華社影展的攝影新秀如陳傳霖、盧施福、吳中行等,則遲遲未能入社,後來成為著名的黑白影社的發起人和中堅分子。而華社則因逐漸失去活力而在無形中慢慢消散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