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姓氏大辭典

鎖定
《中華姓氏大辭典》是一部由袁義達杜若甫編著的關於中華姓氏文化的工具書,1996年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全書共收錄了11969個姓氏,其中單字姓5327個,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69個,五字姓96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1個。2010年出版的《中國姓氏大辭典》是一個以《中華姓氏大辭典》為基礎擴充的新版本。
中文名
《中華姓氏大辭典》
作    者
袁義達
杜若甫
類    別
姓氏文化
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6年01月01日
頁    數
1215 頁
定    價
98 元
開    本
32 開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04114778

目錄

中華姓氏大辭典背景介紹

第372頁截圖 第372頁截圖 [1]
河洛,是黃河與洛水的簡稱,也指黃河中下游和洛水流域的一些主要地區。據《史記》等文獻記載,“河洛”這一地域概念,一般是指狹義的中原地區,即今河南,或中原地區最核心的部位。文化,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如果説中原文化是中原先民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那麼,河洛文化便是這“總和”中最精彩的篇章。河洛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廣及諸多領域。本文僅就其與中華姓氏起源的密切關係予以概括論述。
據初步統計,在《中華姓氏大辭典》所列11969個姓氏中,有4925個未註明姓氏來源,有2224個系少數民族姓氏,二者合計7149個,佔11969的59.7%,下餘4820個為漢族姓氏。筆者根據大量的古代文獻資料,對這4820個姓氏逐一進行研究,得出的結果為: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個,佔4820的38%。但是,僅有姓氏數量,尚不足以説明問題,因為每個姓氏擁有人口數大不相同。為了進一步弄清河南在中華姓氏中所佔的重要地位,筆者又根據該書提供的姓氏擁有人口資料,對我國最常見的漢族姓氏逐一進行了考證。當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前120大姓共佔漢族人口的90.11%,也就是説13億人中有11.7億人姓這120個姓。在這120大姓中,全源於河南的姓氏有52個,即、張、陳、、何、宋、鄭、謝、馮、於、袁、鄧、許、傅、蘇、蔣、葉、閻、潘、戴、夏、範、方、石、姚、廖、孔、康、江、史、邵、段、雷、湯、尹、武、賴、樊、蘭、殷、陶、翟、安、倪、嚴、牛、温、蘆、俞、葛,部分源頭在河南的姓氏有45個,即王、劉、趙、吳、徐、孫、胡、朱、高、郭、羅、梁、韓、唐、董、蕭、程、沈、呂、盧、蔡、丁、魏、薛、杜、鍾、姜、熊、陸、白、毛、邱、秦、顧、侯、孟、龍、黎、常、賀、龔、文、施、洪、季;兩項合計,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97個,佔120大姓的80.8%,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9% 。如果減去一些多源的姓氏中源於河南以外的成分,人口百分率會有所下降,但起源於河南的姓氏總數是1834個,減去97個,還有1737個,加上這些姓氏,起源於河南的姓氏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率仍在80%以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河南是姓氏資源第一大省,海內外華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河南為何在中華姓氏中佔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呢?概括地説,河南是華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自然也是華人姓氏的搖籃。如果進一步分析,把中華姓氏史與河南歷史加以對照,就不難發現,無論是姓氏的萌芽、產生,還是普及、定型,無不與河南息息相關。
一、河南是姓氏肇始時期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
姓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而河南正是此期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因1921年發現於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正是母權社會繁榮階段的代表。該文化陶瓷上的鳥、魚、蛙及人首蟲身等圖象,可能就是最原始的“姓”的標誌。姓的起源與先民們的圖騰崇拜有關,有些姓氏是由圖騰轉化而成。傳説太昊與其妹女媧所處的時代,即是中國圖騰制的標本時代。那麼,他們所居住的河南淮陽,也當是產生圖騰和姓氏較多的地方。氏起源於父系氏族社會,是從氏族、部落中的少數家族形成的“氏族貴族”中產生的,而此期中原地區(主要是今河南)氏族林立,正如《史記·封禪書》中所云“黃帝時萬諸侯”。中原地區這成千上萬的氏族、部落便是“氏”的淵藪。
二、河南是華人祖先炎黃二帝和太昊伏羲的活動中心
筆者對當今120大姓從血緣關係上進行追根溯源後,發現它們分別屬於三個族系,即黃帝族、炎帝族、東夷族,出自四位祖先,即黃帝、炎帝、太昊少昊
具體情況是:
屬於黃帝族的有86姓,佔120姓的72%,即:、張、、陳、、周、、孫、、朱、林、何、郭、羅、宋、鄭、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傅、曾、彭、蘇、蔣、蔡、賈、魏、薛、葉、閻、餘、潘、杜、戴、夏、鍾、汪、田、範、石、姚、鄒、熊、陸、孔、康、毛、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錢、湯、黎、常、 武、喬、賴、龐、樊、蘭、殷、施、陶、翟、安、顏、倪、嚴、牛、温、蘆、季、俞、魯。
屬於炎帝族的有6姓,佔120姓的5%,即:許、姜、崔 、雷、易、章。
屬於東夷族的有8姓,佔120姓的7%,即:李、趙、黃、徐、馬、譚、郝、江。
兼屬黃帝族與炎帝族的有11姓,佔120姓的9%,即:高、謝、呂、盧、丁、方、邱、賀、龔、文、洪。
兼屬黃帝族與東夷族的有9姓,佔120姓的7%,即:梁、沈、任、廖、金、白、秦、尹、葛。
總的來説,120大姓多數屬於黃帝族,少部分屬於炎帝族和東夷族,而河南長期是這三族活動的中心,因此,這三族的姓氏也多數是在河南境內形成的。
(一)黃帝族與姓氏
黃帝是傳説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為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國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相傳炎帝擾亂各部落,他得到各部落的擁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打敗炎帝;後蚩尤擾亂,他又率領各部落在涿鹿(今屬河北)擊殺蚩尤。從此他由部落首領被擁戴為部落聯盟領袖,並與炎帝共同被後世尊為“人文始祖”。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中原地區不同時代居於統治地位的部族,如顓頊帝嚳、堯、舜,以及夏、商、周的最高統治集團等,全都説成是黃帝的後裔。這些部族,接連居於統治地位,歷時久,勢力大,佔據的地盤廣,所以人丁極其興旺。通過對120個大姓的研究發現,無論從血緣關係上説,還是從地緣關係上説,黃帝族有許多姓氏與河南密切相關。黃帝族主要有兩大分支:一為顓頊族,二為帝嚳族。此外,據有關文獻記載,匈奴族鮮卑族同黃帝也有血緣關係,所以,凡出自匈奴族或鮮卑族的姓氏,均列入黃帝族系。
⑴顓頊族與姓氏
顓頊是傳説中古代部族首領,《史記》説他是“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號高陽氏。他居於帝丘(今河南濮陽東南),死後葬於頓丘(在今河南浚縣北)。顓頊後裔比較有頭緒的,主要有三支:一為舜族,二為禹族,三為陸終族。舜是傳説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史記》説他是顓頊的7世孫,其後代產生出陳、袁、田等姓氏。禹是顓頊的6代孫,原為夏后氏部落領袖,奉舜命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後擔任部落聯盟領袖。他的兒子啓,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即夏朝,後產生出一些姓氏。陸終是顓頊族系中一位重要人物,其父吳回祝融,是顓頊的曾孫。陸終有6個兒子,其後曾孕育出一些姓氏。
帝嚳族與姓氏
帝嚳是傳説中古代部族首領,號高辛氏,《史記》説他是“黃帝之曾孫”,“於顓頊為族子”。他活動的地區主要是豫西和豫北。帝嚳後裔中繁衍旺盛的,主要有堯族、商族、周族。堯是傳説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是帝嚳之子,其後產生出一些姓氏。商族始祖名,是帝嚳之子,被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賜姓子氏。子姓商族產生的姓氏,一部分直接源於商朝王族,而大多數則出自由殷紂王帝辛的哥哥微子啓所建的子姓宋國。周部族始祖名,也是帝嚳之子,姓姬氏,其後衍生的姓氏多達數百個,不僅為黃帝族之最,而且在整個中華姓氏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被列入當今120大姓的就有47個,其中有一大半出自河南。
(二)炎帝族與姓氏
炎帝是傳説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領,因生於姜水(在今陝西岐山東,是渭河的一條支流),故姓姜;因以火德王,又以火名官,故稱炎帝;相傳他教民耕種,又曾嘗百草為醫藥以治病,故又號神農氏。他原居姜水流域,後發展到中原地區,《竹書紀年》説他曾居陳,“陳”即今河南淮陽。他的子孫大部分在河南境內定居,使姜姓失而復得,又衍生出其他一些姓氏。在河南境內的炎帝后裔,主要有方氏、雷氏、呂氏、許氏、文氏、申氏。炎帝后裔還有在山東北部的齊氏,但其始祖呂尚是南陽呂國的子孫。
(三)東夷族與姓氏
“夷”是中國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亦稱“東夷”。東夷族分為太昊族與少昊族。
⑴太昊族與姓氏:太昊,是傳説中古代東夷族首領,也是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太昊族以龍為圖騰,曾以龍為官名,其後裔姓氏有任、郝及白姓的一支等。
⑵少昊族與姓氏:少昊,號金天氏,也是古代東夷族首領,相傳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少昊與太昊是繼承關係,少昊部落是從太昊部落分出來的,活動中心在今山東曲阜一帶,但其後代卻分佈在全國許多地方。少昊後裔有兩個重要人物,即皋陶伯益。皋陶是少昊的曾孫,也是東夷族的首領。當今第一大姓李及廖姓的一支,都是他的後裔。伯益是皋陶之子,是時東夷部落的首領。他是古代嬴姓各族的共同祖先,後裔相當繁盛,在當今120大姓中,趙、黃、徐、馬、譚、江等姓都是他的後代。
三、河南是姓氏發展時期夏、商兩代的國都所在地
夏、商時期,從奴隸制興起到全盛,也是中華姓氏得以發展的時期,而這兩個朝代活動的中心地帶均在今河南境。夏朝從開始到桀滅亡,共傳14世、17王,歷時400多年,其統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的黃河洛河流域。夏建都之陽城,即今登封告城鎮;後遷陽翟,即今禹州。禹之子的都城也在禹州,此後,太康斟尋(今鞏義西南),帝丘(今濮陽),少康都陽翟,居原(今濟源西北),後遷老丘(今開封東),胤甲居西河(今安陽東南),孔甲及其子均居今偃師都斟尋。除了《史記》所列“用國為姓”者外,夏朝在河南境內還有不少諸侯國,於夏朝末年被商湯所滅,都演變為姓氏。
商朝自湯至盤庚,曾5次遷都:仲丁由亳遷囂(即隞,今河南鄭州),河亶甲由囂遷相(今河南內黃東南),祖乙遷於邢(即耿,在今河南温縣東),南庚遷於奄(今山東曲阜),盤庚遷於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此後未再徙都,這説明商朝的統治中心基本上都在河南。商代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奴隸社會,國家機器日益擴大和加強,特別是盤庚遷殷後,達到了奴隸制的興盛時期,國家機器也空前強大。商代的大奴隸貴族約20多支,有王、諸侯、“多生(姓)”、“多子”等,總稱為“百姓”。這説明那時只有奴隸主貴族才有姓氏,而廣大羣眾,尤其是奴隸,是沒有姓氏的。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姓氏來源增多,姓氏也得到了發展。商朝的國家形式,是以王族為主體,聯結着許多旁系、支系的貴族大家族所構成的統治網,到商朝後期,形成了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宗法制度。商王有直接統治區,還分封一批諸侯於商的周圍;在諸侯的封地之間,以及諸侯封地的外圍,還存在着許多方國部落。這些諸侯國、方國,後來有許多都演變為姓氏。再就是商朝建立了一套比較複雜的官僚機構,設置了許多官員,因而有以官為氏者,如理氏便出自“大理”(掌刑法的官)一官。此外,還有以祖字為氏和以技藝為氏的。
四、河南在姓氏普及時期的周朝佔有重要位置
周朝是我國古代史上一個重要時期,也是產生姓氏最多的朝代。西周是一個強盛的奴隸制國家,立國初期實行的貴族內部層層分封的大封建,為後來的姓氏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奴隸社會逐漸瓦解,封建制開始出現,大多數諸侯國被強國所吞併,演變成姓氏,因而使中華姓氏空前大發展。戰國時期,我國進入封建社會,隨着奴隸制宗法制度的崩潰,姓與氏已無什麼區別,逐漸合而為一,同時無論貴與賤,人們都有了姓氏,不再是“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因而姓氏基本上普及,並相對定型,此後沒有更大的發展。
西周雖建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但在建國初期便營建了洛邑,至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洛陽便成了東周的統治中心。據初步考證,從周初到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分佈於今河南境內的,有周朝同姓(姬姓)國20多個,異姓國40多個,合計60多個,約佔諸侯國總數140多個的二分之一弱。這些大小諸侯國基本上都演變成為姓氏,同時,諸侯的子孫以采邑名、官職名等為氏,又形成一大批姓氏。由此可見,河南是在姓與氏發生重大變革,姓氏空前大發展、基本普及和相對定型時期起到關鍵作用的地區。
五、河南有得天獨厚的產生姓氏的優越條件
古代的“得姓受氏”,與地理位置、人口多少及政治、經濟狀況等條件有密切關係,而河南在這些方面則獨具優勢。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位居中原腹地,氣候温和,資源豐富,地理條件優越,適宜於農、林、牧、副業發展,古代的手工業發達,又是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因此,人口密集,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長期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夏朝建立至民國年間,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此建都,因而使河南成為古都最多的地區。中國有七大古都,河南就佔3個,即洛陽、開封、安陽。河南歷史悠久、人口密集、建都頻繁,正是河南成為中華姓氏主要發源地的先決條件,因為:
(一)歷史悠久,產生的姓氏必多。中華姓氏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而有人稱河南“是整個中國歷史的縮影,是一座浩瀚的中國古文化博物館”。從這種意義上説,河南的歷史包含着中華姓氏產生、發展、演變的全過程。正是由於河南歷史與中華姓氏史緊密相連、息息相關,所以才孕育出了眾多的姓氏。
(二)人口密集,得姓受氏者必眾。具體地説,人口密集,職業部類必繁,居住地必廣,因而以各種技藝為姓氏的、以居住地為姓氏的以及以其他方式得姓者必多。
(三)建都頻繁,得姓的機會必廣。首先,建都多標誌着歷史上出現的國家多,因而以國為氏者就多。其次,國都是國王居住之地、文武百官雲集之所,是一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因而應時因勢興起的新姓氏就特別多,諸如國王賜姓,一些生有爵、死有諡的王公大臣的後代以官為氏、以爵為氏、以諡為氏、以字為氏,等等。在源於河南的姓氏中,與都城有關者相當多,真可謂不勝枚舉。
六、河南是北魏鮮卑族政權入主中原改姓的基地
黃河兩岸的中原,原本是漢族長期生息的中心地區,由於西晉末年大戰亂的推動,從“八王之亂”開始,漢族從中心地區出發,向邊遠地區流亡,而居住在長城以外的少數民族則大量內遷,至北朝時期達到高潮,歷時長達三個世紀之久。在這漫長的歲月裏,各族人民相互影響,總的發展趨勢是與漢族融化成一體,從而形成了黃河流域各民族的大融合。其中,大規模地遷入今河南境內,施行與漢族同化的少數民族政權是北魏。北魏是由鮮卑族拓跋氏所建的政權,統一北方後,為加速北魏政權封建化的進程,孝文帝拓跋宏於493年率領貴族、文武百官及鮮卑兵自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接着,進行漢化改革,實行鮮卑人與漢人通婚,以漢服代替鮮卑族服裝,禁止在朝廷上説鮮卑話,令鮮卑人改姓並自稱河南洛陽人等等。改姓數量,一説有300多,僅見於《魏書·官氏志》單獨列出的,即有114個,其中被列入當今120大姓的就有25個。
由於上述種種原因,構成了其他地區難以比擬的優勢,使河南成為中華姓氏的主要發源地。源於河南諸姓的先民們,植根於中原沃土,為故鄉的繁榮與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在歷史的長河中又不斷向外播遷,廣及全國,進而又遠徙海外,至今幾乎遍佈全世界。

中華姓氏大辭典目錄

季羨林先生序
陳原先生序
作者袁義達 作者袁義達 [2]
作者自序
新舊字形對照表
筆畫索引
正文
一、(宋)百家姓
二、(明)千家姓
三、清康熙御製百家姓
四、古今地名對照表
五、一字多音姓
六、參考文獻目錄
七、異體字姓、異譯姓對照表
八、姓氏首字漢語拼音索引
後記(附:當代三百家姓氏排列) [1]  [3] 

中華姓氏大辭典序言

前不久,張在德同志介紹袁義達同志來看我,帶來了《中華姓氏大辭典》這一部長達一百五十多萬字鉅著的部分稿子,要我寫一篇序。這確實讓我踟躕難決:我那一點對中國姓氏的知識能保證序寫成後不出笑話嗎?我請他把稿子和一些説明材料留下,意思是等我學習完了再行定奪。萬萬沒有想到,我一接觸稿子和資料,立即有豁然開朗之感:原來在這些普普通通的姓氏裏面,竟隱藏着這樣重要的含義。我從中學習了很多東西。我當機立斷:這一篇序一定要寫的。
我小時候讀過《百家姓》,只是跟着老師念,根本不瞭解其中的意義。後來在國內外讀書做事,虛度了幾十年,逐漸知道了中國的姓決不止百家。明朝有《千家姓》一書,沒有讀過,也沒有考慮過中國的姓氏是否就到千家而止。可是我知道了,世界各國的姓氏制度是頗有分歧的,有的國家根本沒有姓。在中國,姓氏制度在各民族之間,也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姓氏制度究竟意味着什麼,我仍然沒有加以考慮。
在德國讀書的時候,聽一個德國同學講過德國猶太人姓氏起源的一些笑話。原來猶太人從前就是沒有姓的。幾百年前,德國警察局規定每一個人都必須有個姓。這對日耳曼人來説本是“司空見慣渾無事”的。然而卻難壞了猶太人。他們走到警察局,恭候發落。此時不懷好意的德國警察,卻來了威風:“到門後邊去站着!”他們怒喝。於是有的猶太人就真地站在門後邊。結果“在門後邊”就成了他們的姓。還有更惡毒的惡作劇,猶太人央求德國警察,給自己賜個姓。於是連“放屁”等一類的髒詞兒都成了猶太人的姓。
這故事,我當時聽了覺得好笑。及今回思,卻只覺得悲哀。在姓氏裏面竟還隱含着一部民族壓迫史!
這是姓氏制度帶給我的第一次反思。
以後,我在治印度和中亞古代語言之餘,有時迫於形勢,有時出自興趣,也搞了一點中外歷史的研究。在這裏面,我認識到了姓氏的重要性。治中國歷史而不注意姓氏的研究,是根本不行的。過去和現 在的歷史學家,寫過不少的關於姓氏的專著和論文。我順便舉一個例子: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是這一部《中華姓氏大辭典》的參考書之一。陳寅恪先生給《北朝胡姓考》的序裏説:
“寅恪以為姚君之學,固已與時俱進,然其當日所言,迄今猶有他人未能言者。此讀者自知之,無得寅恪贅論。惟不能不於此附着一言者,即吾國史乘,不止胡姓須考,胡名亦急待研討是也。”
寅恪師在下面列舉了一系列的中國少數民族的姓名,從六朝一直列到清代,給治史者極大的啓發。他不但號召別人來研討,而且現身説法,自己著文,參加研討,寫了許多著名的論文,比如《元代漢人譯名考》、《李唐氏族之推測》、《李唐氏族之推測後記》、《三論李唐氏族問題》、《李太白氏族之疑問》等等,在中外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注意。
中國歷史上姓氏問題之引起爭論者,決不止限於寅恪先生所説。即在我們日常社會生活中,姓氏實亦大有研討之餘地。其中頗有與歷史相聯繫者。比如寅恪先生所提出之李姓,據目 前科學統計,李姓實為當前中國的第一大姓。其來源究竟如何呢?他們決非都是李耳的後代,這是絕對可以肯定的。僅李唐一代,就製造了不少的李姓。有許多波斯人到了中國改姓了李,著《海藥本草》的李珣即其中之一。再如馬姓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以前,比如漢朝的馬援,《三國志演義》中的白袍小將馬孟起等等,當然都可能是土生土長的“馬”。唐代伊斯蘭教傳入以後,有許多姓馬的穆斯林,可能或多或少地與“穆罕默德”、“馬哈茂德”等等有關,而與馬援和馬超難以聯宗了。 [1]  [4] 
季羨林作於北京

中華姓氏大辭典後記

《中華姓氏大辭典》歷經十載終於與讀者見面了。九年前,1987年5月2日,新華通訊社張繼民同志報道了我們的姓氏頻率研究、最新百家姓排列和編纂大辭典的消息。第二天,幾乎全國的主要報紙都登載了這一消息,港澳台和海外的中文報紙也紛紛轉載。隨後,我們不斷地收到各地來信,有提供姓氏材料的,有諮詢和提問題的。姓氏研究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其社會影響如此之大,這是始料不及的。值此機會,就“新百家姓排列”的問題向讀者作一説明。
“新百家姓排列”是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司提供的1982年全國人口萬分之五的隨機抽樣資料和台灣(1969年)的資料綜合而成的。這兩份資料完全符合我們“姓氏頻率研究”這一科研項目設計的要求,其得出的數據是具有代表性的,反映了當代我國漢族姓氏分佈的現狀。現 在全國有多少個姓氏?每一個姓氏的人羣有多大?占人口的比率是多少?在各地分佈的情況如何?目 前,我們還不能十分精確地回答這些問題。這隻有在全國人口普查時,姓氏作為一項被統計的內容,才能獲得這些數據。但至今我國還沒有這些數據。因此,我們發表的新百家姓排列和數據是相對的,僅供科學研究之用,供大家參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