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

鎖定
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又稱合一堂)是香港第一間華人自理的教會,源於1843年的倫敦傳道會。
中文名
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
定    義
香港第一間華人自理的教會
源    自
1843年倫敦傳道會
自    立
華人教會團體

目錄

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發展歷史

它源自1843年倫敦傳道會(即今之世界傳道會)理雅各牧師在香港創設英華書院,一方面傳福音,一方面辦教育,華人信奉基督教和在此受禮。1862年,它自立為華人教會團體,由華人自理會務,稱為“英華書院公會”。
1886年,女信徒高三桂捐贈荷李活道地段給教會,興建雅麗氏醫院(紀念何啓的亡妻而命名)及道濟會堂(前身為“英華書院公會”)。1888年道濟會堂開辦英華女學校,1900年新校舍完成正式上課。1893年道濟會堂興建那打素醫院。
1898年開展新界的福音工作。1910年,改長老製為堂議會制(值理制)。1914年道濟會堂首先參與香港九大公會發起每月一次的聯禱會。1921年,加入中華基督教會,改名為中華基督教會道濟會堂。1922年雅麗氏醫院遷往般含道與那打素醫院合併擴建,道濟會堂因地契相連亦同時搬遷。至1926年十月十日道濟會堂終於落成,經信眾投票公決,選名“合一堂”,長老名稱改為“執事”。由這天開始,合一堂成為本港第一間實行男女雜座的華人基督教會。“道濟會堂”四個大字的石刻,今天仍屹立於合一堂正門左方之基石上。

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開拓

合一堂開拓了九龍合一堂、北角合一堂、馬鞍山合一堂及合一堂港運城佈道所等,並透過開辦英華書院、合一堂學校(小學)、幼稚園及老人中心傳道和服務。此外,合一堂與英華女學校、培英中學及堅道真光英文中學聯繫,推動學生福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