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

鎖定
自1949年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成立起,女青年會就分別成為這兩個團體的團體會員之一。1994年3月18日,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樓由上海市人民改府公佈為市級優秀近代保護建築單位。見仍為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等所在地。
中文名
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
誕生地點
上海
成立時間
1949

目錄

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機構簡介

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簡稱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英文名筒稱),是一個具有基督教性質的社會服務團體。自1949年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成立起,女青年會就分別成為這兩個團體的團體會員之一。
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創始於光緒十六年。十三年後,世界女青年會派出貝林格來上海,在靶子路(今武進路)設女青年會辦事處。光婚三十四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城市女青年會(市會)一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會。接着在廣州、天津、北平、福州、香港、成都、杭州、南京、瀋陽、濟南、長沙、成都等地女青年會也相繼成立。
民國十二年,全國已有12個市會,80個校會,當年舉行了女青年會第一次全國大會,成立了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丁淑靜任代理總於事。民國十二年一月,丁淑靜任女青年會全國協會第一任中國總幹事。會址設在圓明園路133號6樓。
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企國協會的宗旨是:本着基督精神,促進婦女德、智、體、羣四育的發展,培養高尚健全的人格、團結的精神,服務社會,造福人羣。百餘年來,女青年會團結教育婦女,在不斷提高她們的道德、文化素質,爭取婦女的社會地位和各種權利,開展職業教育,培養婦女具有獨立謀生知識和技能,組織婦女參加社會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家庭改良方面,女青年會對家庭婦女進行科學衞生知識數育,使婦女懂得怎樣保育要兒、教育兒童、處理家務,提倡健康的娛樂活動替代賭博等不良習慣。開辦“家庭改良”、“如何消遣”等講座,舉辦家政班、母親班、保嬰會、兒童幸福會、衞生保健大會等活動。此外,提倡婦女就業,設立職業介紹所,開辦職業訓練班,如理髮、繞切、手工、打字、女傭訓練班等。
民國十二年第一次全國大會後,女青年會全國協會刊物《女青年》月刊創刊,內容有宗教、會務、婦女問題、勞工生活、學生生活、家政,兒童教育、社會現狀、文藝、詩歌等,甚為一般婦女所喜愛。民國十九年,《女青年》編輯部擴展為文字事業部,聘請超禁宸、謝冰心、陶行知等為委員,《女青年》月刊更受各界婦女歡迎。
抗戰期間,女青年會與青年會合作,舉辦大規模的學生救濟工作,向廣大清貧學生提供助學金與生活費,使成千上萬困難的大學生得以繼續求學,為造就人才、安定社會作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各地女青年會熱誠團結各界知識好女和家庭婦女,開展文化數有和娛樂健身活動,開辦託兒所、幼兒園,為職業婦女解除後顧之憂。1958年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女青年會全國協會和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女青年會在西藏路123號聯合辦公。“文化大革命”期間,各地女青年會停止活動。1980年起,女青年會全國協會與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杭州、西安、武漢、成都、廣州等10個城市的女青年會相繼恢復,並且得到了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兩屆主席鄧穎超、康克清的直接關心和各級政府部門的具體幫助。主要工作有:開晨婦女文化教育、體育健身、科技知識、音樂舞蹈、工藝美術、娛樂交誼等多方面的活動。廣泛團結中、上層知識婦女,如上海女青年會組織的“婦女論壇”,利用午餐會形式,邀請各方專家,向教育、科技、文藝界的婦女知識分子演講,共同探討政治、經濟、社會、婦女等方面的問題,辦社會服務事業。各地女青年會開辦託兒所、幼兒園、舉辦醫院護理工作人員的培訓班等,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
作為中國婦女運動的一個活躍的組成部分,女青年會尤其關注中國社會改革開放以後的婦女就業問題、婦女在社區的參與及婦女羣體素質的教育和提高等問題。迄今為止,各地女青年會舉辦的對下崗女工的再就業培訓、女青年會、青年會社區服務中心和農村發展項目等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滿足了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的緊迫需求。
20世紀80年代以後,女青年會全國協會同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家以及香港地區青年會經常進行友好交往,結交了一批朋友,為爭取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1980年中華基督教女青年全國協會復會後,鄭懷美任女青年會全國協會會長,施如璋任總幹事。1999年起,金蔚任代總幹事,主持日常工作。
1994年3月18日,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樓由上海市人民改府公佈為市級優秀近代保護建築單位。見仍為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等所在地。 [1] 
參考資料
  • 1.    薛順生編著. 回眸蘇州河畔建築[M].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4.12.第54-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