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

鎖定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中藥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 
該專業培養面向藥材種植基地、中藥研究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藥品生產企業、醫藥貿易部門、教學、科研等單位、行業,具備中藥學學科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及其相關的中醫學、藥學、農學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從事中藥材栽培,藥材的品質鑑定,藥用植物資源開發與保護以及中草藥栽培基地的規劃、建設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 
中文名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
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專業代碼
100806T
修業年限
四年
專業層次
本科
學科門類
醫學
專業類別
中藥學類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發展歷程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是在中藥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過程中應運而生的,有農學、中藥學、生物學三重背景,自2001年起在中醫藥院校和農業院校中陸續開辦 [6] 
201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專業代碼由100804W變更為100806T,由藥學類(部分)調整至中藥學類,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4] 
2020年2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屬中藥學類特設專業,專業代碼為100806T [5] 
2021年2月,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備案或批准設置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 [7]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培養目標

中藥學類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具備中藥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職業素質、創新創業意識和社會服務能力,掌握相應的科學方法,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達到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畢業生。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畢業生還應能夠從事中藥材栽培、種子種苗繁育、採收加工、貯藏養護、品質鑑定、質量控制、基地建設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1]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培養規格

  • 學制與學位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學制為4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 
  • 思想品德與職業素質目標
(1)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身心健康,誠實守信,志願為人類的健康工作服務。
(2)熱愛中醫藥事業,弘揚中醫藥文化,熟知中藥在“預防、治療、康復、保健”一體化、大健康醫療模式中的重要地位。
(3)養成依法工作的觀念,能以國家各項醫藥管理法規和行業準則規範自己的職業行為。
(4)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具有自主學習能力。
(5)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6)具有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7)尊重他人,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畢業生還應做到:具有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中藥質量觀,致力於中藥材的科學栽培、種子種苗繁育和品質鑑定,將提升中藥材品質,促進中藥材栽培標準化、集約化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 [1] 
  • 知識目標
(1)掌握與中藥學相關的自然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知識和科學方法,並能用於指導未來的學習和實踐。
(2)熟悉中藥學類專業的相關學科發展動態和前沿信息。
(3)掌握藥事管理法律和法規,熟悉醫藥行業的發展方針、政策。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畢業生還應做到:①掌握中草藥栽培、加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②掌握野生中草藥馴化與新品種選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③掌握中草藥品種資源鑑定與保存、中藥材質量監控與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④瞭解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CAP)的基本知識 [1] 
  • 能力目標
(1)具有運用綜合理論知識,解決中藥生產與應用中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方法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2)具有利用圖書資料和現代信息技術獲取國內外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具有閲讀中醫藥傳統文獻和使用一門外語閲讀相關文獻的能力。
(3)具有創新創業的基本能力。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還應做到:①掌握從事常用大宗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和種子種苗繁育、採收、加工的基本技能。②具有中藥材鑑定和質量評價等方面的基本能力。③具有中藥栽培基地建設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1]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課程體系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總體框架

(1)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依據培養目標的要求、中醫藥科學進步和人才需求的變化,制訂符合本校實際的課程計劃並適時調整。
(2)課程計劃必須堅持加強基礎、強化能力、注重素質和發展個性的原則。
(3)課程體系必須體現科學性和完整性。課程設置應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部分,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比例。
(4)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通過必要的途徑向學生説明課程計劃的課程設置和基本要求。
(5)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有專門的職能機構負責課程計劃管理,以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課程計劃管理必須尊重師生和其他利益方的意見 [1]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理論課程

  • 主幹學科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主幹學科為中藥學、生物學、作物學 [1] 
  • 核心課程
設置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開設臨牀中藥學、藥用植物學、藥用植物栽培學、藥用植物育種學、藥用植物組織培養學、藥用植物病蟲害防治學、中藥材加工與炮製學、中藥鑑定學等課程 [1] 
  • 主要課程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課程計劃中必須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通識教育課程,通過思想素質、道德修養、普通基礎知識與中藥學類專業教育有機結合,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思想道德修養與通識教育課程應主要包括國家規定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體育、外語、高等數學、物理學、數理統計學、計算機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課程,以及包含這些內容的整合課程 [1] 
  • 基礎課程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基礎課程應主要包括:基礎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生物化學、藥用植物學、藥用植物生態學、中醫學基礎、臨牀中藥學等課程,以及包含這些內容的整合課程 [1] 
  • 專業課程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專業課程應主要包括: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專業課程應主要包括:藥用植物栽培學、藥用植物育種學、藥用植物組織培養學、藥用植物病蟲害防治學、中藥材加工與炮製學、中藥分析、土壤肥料學通論、中藥資源學、中藥化學、中藥鑑定學等課程,以及包含這些內容的整合課程 [1]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實踐教學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滿足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的實踐教學環節。設置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實驗學時不少於520學時,實訓、實習和社會實踐時間不少於22周,並達到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的要求。
實驗: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系課程計劃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課程佔實驗課程總數的比例應不低於90%。應開設一定數量的創新性實驗,實驗學時符合國家相關文件規定。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實驗教學指導教師的配備應滿足每位學生均能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得到教師具體指導的要求;院校應適時更新實驗內容。
實訓: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課程計劃中應保證學生進行一定學分(學時)的實訓,滿足學生在仿真情境中獲得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
實習: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認知實習、生產(崗位)實習。
畢業論文(設計):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選題必須依據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緊密結合科研與生產的實際問題,保證學生一人一個題目,並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必須加強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校內指導教師每人指導的學生數不超過6人,校外實習基地指導教師每人指導的學生數不超過3人。
社會實踐: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課程計劃中應保證學生進行必耍學時的社會實踐,建立學生深入社會開展實踐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機制,開拓學生社會視野,促進學生業務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1]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教學條件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教師隊伍

  • 師資數量
(1)申請設置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必須有穩定的、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申請設置的新專業,專任教師總數不得少於35人,已開辦中醫學專業的學校,申請設置的新專業專任教師總數不得少於3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中醫藥高等教育背景的比例不低於40%,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比例不低於50%,外聘教師佔專任教師的比例不高於20%。
(2)申請設置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核心課程必須設立相應的教學基本組織(教研室、課程組),至少配備專任教師3人(包括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1人)。中醫學基礎、臨牀中藥學、方劑學、中藥炮製學等專業課程不得有外聘教師,並嚴格執行教師資格准入制度。每門課程教學實驗室必須配備1名以上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務的實驗技術人員。
(3)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教師數量必須符合中藥學類專業的辦學規模和目標定位,滿足教學、科研和服務的需要,專任教師整體數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合格標準。
(4)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必須有一定數量中藥行業、產業專家學者、企業家、創新創業成功者等作為兼職教師 [1] 
  • 師資結構
(1)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教師隊伍結構必須滿足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需求,保證中藥學類專業可持續發展。
(2)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教師隊伍應包括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專任教師隊伍專業技術職務、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合理,35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3)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專業負責人一般應具有中藥學、藥學或中醫學學歷教育背景的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學術造詣較高。
(4)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專業課程負責人應具有中藥學或相關學科學歷教育背景。
(5)承擔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實驗(實踐)教學的教師中應具有足夠數量的研究生學歷或高級職稱人員 [1] 
  • 教師發展
(1)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應建立專門的教師教學發展機構,必須制定教師隊伍發展規劃並執行良好,為教師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
(2)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結合教師專業發展的羣體需求和個人成長願景,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途徑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注重教師師德建設,促進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敬業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等持續提高。
(4)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加強教師教學研究工作,提高教師教學學術素養。必須建立完善的教研室的教研活動制度,開展集體備課、觀摩教學、教材研究等專題活動,對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研究。開展中藥學高等教育教學及管理研究,為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提供科學、客觀的依據。開設時間5年以下的專業應有不低於50%的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參與中醫藥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開設時間5年以上的專業應承擔校級以上教學研究項目並獲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獎 [1]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設備資源

  • 教學設施
必須保證教室、實驗室、實習和實訓基地及其相關設施在數量和功能上滿足教學需要,管理規範,對基礎設施要定期進行更新及添加,不斷改善學生學習環境。教學基礎設施指各類教室、多媒體設備、演播室、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虛擬仿真實驗室、創業實驗室及訓練中心和實驗設備、中藥標本館、圖書館、信息技術設施、文體活動場所等。
必須具有中藥學特色的實驗(實訓)室,應與企業合作建設實習或實訓基地,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可參與的中藥學類實踐平台 [1] 
  • 實驗條件
應按照教育計劃的要求,設置與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開設課程相適應的實驗室及標本室,購置必要的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及標本,總值不少於400萬元,並根據學校5年內本專業類計劃發展規模,保證生均不少於1萬元。
應設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藥理學、中藥藥理學、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中藥炮製學、中藥鑑定學、中藥分析等專業實驗室或實驗中心。實驗室建設符合國家規範,每個實驗室設專人管理,管理制度完善。
儀器設備能夠滿足實驗教學需要,有專人負責保管維護,保證維修資金和對本科學生開放 [1] 
  • 實踐基地
應建立相對固定的實習基地,滿足教學實習等環節的需要。實習基地有專人負責實習工作,帶教教師應具有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及以上學歷。
必須建立穩定的本專業類學生認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的實踐基地。有專門部門和專職人員負責實踐教學的領導和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實踐教學質撮管理和考評機制健全。
必須有能夠滿足教學要求的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和野外見習基地,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與協調機制,保證實踐教學。
實習基地的指導教師必須具備中級及以上職稱或經驗豐富。
鼓勵建立創新創業基地 [1] 
  • 圖書資料、教材與信息服務
必須擁有門類齊全的中醫藥圖書資料,能滿足中藥學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醫藥類圖書資料不少於4萬冊,其中中醫藥類圖書資料不少於2.4萬冊。
教材建設應圍繞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培養目標,傳承中醫藥理論,反映教學內容改革成果。推進教材、教學參考資料和教學課件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教材建設。選用高質釐教材,健全、完善教材評審、評價和選用機制,保證優質教材進課堂,使用近5年出版新教材所佔比例不低於50%。編寫新教材,有主編或參編的國家或行業規劃教材。
學校圖書館或專業所屬院(系、部)的資料室中應具有一定數量與專業有關的圖書、期刊、手冊、電子資源等各類資料,且利用率高,有完整的學生借閲檔案。年圖書文獻資料購置費佔學校當年教育事業費撥款的比例必須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的要求。
必須具備滿足教師和學生教學科研需要的計算機、網絡條件。資源管理規範,共享程度高,維護良好。
應具備完善的網絡授課系統,校級(含校級)以上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必須建設相應的網絡教學平台。
應具備創新創業信息服務平台和網絡培訓平台。鼓勵建設創新創業在線開放課程 [1]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教學經費

(1)申請設置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專業開辦經費投入不少於50萬元,用於專業建設。
(2)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專業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等專業建設經費充足,持續增長。
(3)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有可靠的經費籌措渠道,能吸引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向學校捐贈教育經費。
(4)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應明確中藥學類專業教育預算和資源配置,保證中藥學類專業的教學經費佔學校當年會計決算的比例必須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確保教育計劃實施。
(5)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設有支持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經費 [1]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質量保障

  • 宗旨和目標的論證
(1)必須符合國家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的總體規劃和佈局;有相關學科專業依託;進行充分的醫藥市場人才需求調研、預測以及可行性論證;培養的畢業生主要面向中藥生產經營企業、醫療衞生機構、藥品監督管理機構、醫藥院校、科研機構等。
(2)必須根據國家與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特別是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需求,明確辦學宗旨和目標,包括辦學理念、辦學定位、發展規劃、培養目標、質量標準和保障體系等,應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適時更新並有效實施。
(3)必須適應知識創新、中醫藥科技進步以及中藥學科發展需要,合理優化專業結構與佈局,必須具有有效的專業建設機制,在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形成辦學特色,能夠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中藥學類多樣化、多類型人才的需求 [1] 
  • 資源配置
應根據學校的教育發展規劃要求,制定本專業類的專業規劃、教育計劃及實施方案,進行人員任用及資源配置等;注重發揮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和教學指導委員會等機構在教學、科研等方面的決策作用和職能 [1] 
  • 學科交叉
必須得到學校人文社會學科及其他自然學科的學術支持。應重視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多學科交叉特點,注重其他學科滲透對中藥學發展的促進作用,加強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 [1] 
  • 人才培養方案
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應遵循中醫藥高等教育規律和中藥學人才成長規律,體現傳承有特色、創新有基礎、服務有能力的專業培養要求。培養目標具有時代性,培養規格定位準確,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和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具有特色。培養方案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注重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和中醫藥思維的培養,有利於推進人才培養機制改革。
開設院校應根據社會對中藥學人才的需求,適時更新培養方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體現先進科學的專業教育思想,建立吸納利益方參與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機制,發揮產學研用在人才培養中的協同作用 [1] 
  •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更新應深入研究經濟社會和中藥產業發展對中藥學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以及科學發展的需要,將中藥行業與產業發展形成的新知識、新成果、新技術引入教學內容,集成、整合已有教學改革成果,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減少課程間教學內容簡單重複問題。能與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銜接 [1] 
  • 教學方法
必須重視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改革,推廣使用現代信息工具的教學方法,推進啓發式教學,採用探究式、參與式、研究性教學等新的教學法,以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必須在教學期間實施科學方法教育,注重中醫藥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使學生養成科學思維,掌握科學方法 [1] 
  • 學生成績評價
學生成績評價體系: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建立學生成績全過程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必須積極開展考試方法的研究與改革;必須對學生考核類型及成績評定方法有明確的規定和説明,實施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全面評價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行為、態度和思維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
考試與學習的關係:學生成績評定活動必須圍繞培養目標和課程要求進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應注意發揮考試對學習的導向作用,提倡進行綜合考試,鼓勵學生融會貫通地學習;提倡學生自我評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考試結果分析與反饋: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運用教育測量學的方法,對考試結果進行分析。通過建立相關機制,將分析結果以適當方式反饋給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促進考試質量提升,用於改進教學。
考試管理: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必須建立專門考試組織機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制定有關考試的具體管理規章制度。應對教師開展考試理論的培訓,提高命題和考試質量 [1] 
  • 教育評價
評價組織與機制: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開展教育教學評價,具有專門的教育評價機構,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證與外部質最監控相統一的質最保障體系,實行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制度;必須建立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教育計劃評價機制,以監督課程計劃及學生學習進展,保證能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1] 
  • 教師和學生的反饋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教師和學生應積極參加教育計劃評價,評價結果用於改進人才培養方案。院校必須建立相應組織,系統蒐集和分析教師與學生的反饋意見並做出答覆 [1] 
  • 利益方的參與
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吸收利益方參與教育計劃評價,尊重其對教育計劃的改進意見並取得實效;管理部門及教師和學生必須參與教育計劃評價 [1] 
  • 畢業生質量
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建立畢業生質量分析制度,將畢業生的工作表現、業務能力、職業素質、就業情況等相關信息用於調整教育計劃和改進教學工作;應設置相應機構,負責畢業生質量跟蹤,建立學校、行業部門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的學生考核評價機制,定期獲得社會評價意見和建議;建立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制度並有效實施 [1] 
  • 學生髮展
學生培養:開設中藥學類專業的院校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樹立科學的人才培養質呈觀,轉變學生學習觀念,以終身發展為導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必須瞭解和把握學生的成長特點,有效引導和激發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素質的養成。
學生評價: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建立學生學習評價制度和創新創業能力評價制度,實施綜合素質考評。
學生支持與諮詢: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應建立相應機構,配備專門人員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持服務,搭建良好的服務平台。支持服務應包括為學生提供學習指導、心理輔導、職業規劃、創新創業指導、就業指導、生活等方面的諮詢服務 [1] 
  • 學生代表
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必須吸收和鼓勵學生代表參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改革、課程計劃的制定與評價,以及其他與學生相關的事務;必須支持學生依法成立學生組織,明確主管部門,指導、鼓勵學生開展社團活動,為學生活動提供設備和場所 [1] 
  • 科學研究
教學與科研的關係:確保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必須設立相應的科研管理機構,制定積極的科研政策、發展規劃和管理辦法,為教師提供基本的科學研究條件,促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必須提倡教師將科研活動、科研成果引入教學過程,通過科學研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及科學精神。
教師科研:教師必須具備中醫藥學術思維,掌握學科基礎理論及學科前沿知識,具備相應的科研能力,承擔相應的科研項目,有一定的科研經費,取得相應的科研成果,並具有轉化科研成果的能力。開設時間5年以下的專業應有不少於50%的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參與科學研究,開設時間5年以上的專業必須承擔省部級以上科學研究項目。專業課程骨幹教師應具有較豐富的中醫藥研究經驗,具備科研創新能力,應主持中藥學及相關的科研項目。專業課程青年教師應有明確的科研方向,至少參與1項科研項目。鼓勵教師發表專業學術論文或申請專利,鼓勵科研成果轉化。
學生科研:將科學研究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為學生創造參與科學研究的機會和條件;應建立推動本科生參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長效機制,為學生搭建良好的科技創新活動平台,支持並設立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實行實驗室開放制度,為學生開設學術講座,組織傳統技能訓練及科研小組等,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科技創新活動和傳統中藥應用技術傳承活動,拓展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應健全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科技開發、成果轉化的制度並有效實施,有一定數最的學生髮表論文、獲得專利等;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省部級及以上各類競賽並獲獎 [1] 
  • 管理和行政
管理:必須設立專門的教學管理機構,至少配備2名本科及以上學歷並具有中醫藥高等教育背景的專職教學管理工作人員;必須提供專業建設與發展規劃及其分年度實施計劃、教學管理制度、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學籍管理制度、成績考核制度、專業教學計劃、課程教學大綱、實驗教學大綱、學期進程計劃及課程表、實習計劃及實習大綱、使用教材名錄等系統、完整的專業教學管理文件;必須建立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教育教學管理機構,明確其職能與職責,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制度及操作程序;院校必須設立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等組織,委員會中應有主要利益方代表,審議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學改革、科學研究等重要事項;應加強對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建設工作的領導與管理,加強監督、考核和評估,按年度對專業建設工作和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檢查,並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必須建立專業建設責任制,由專業建設負責人領導、校內外學術專家和行業專家共同制定並組織實施專業建設規劃,研究和解決專業建設中的問題,應吸收學生代表參與專業建設發展規劃的制定 [1] 
  • 持續改革
開設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的院校應基於前瞻性研究與分析,根據以往辦學經驗、目前教育教學活動和未來遠景,待續改革,更新組織機構,完善管理原則和管理職能及運行程序;應定期調整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不斷完善考核方法,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應根據畢業生進入工作環境的變化,調整所要求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調整課程計劃、授課方式,調整招生規模、教師數量與結構,改革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取向,確保適宜性和相應性;必須不斷增加教學設施等教育資源的經費投入,更新教育資源,在重要教育教學環節上加大經費投入,注重實效,保證新知識、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術的及時補充,適應經濟、社會、科學和文化的發展 [1]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培養模式

  •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1.利用優勢資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2.運用民族醫藥,辦出專業特色;3.通過專業實習、實踐,培養專業技能;4.發揮產學研結合在本科高校發展中的作用。一般來説,產學研結合就是“生產”、“教學”與“研究”三者的結合,是以產業(企業)、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為基本主體的合作。產學研結合是科學技術和高等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高等教育走出狹隘的“象牙塔”,即強調“技術研究”(技術開發、轉化、應用和培訓),又履行“服務社會”職能的重要途徑;5.組織學生申報科技創新、創業項目活動。發揮本專業藥用植物的特色研究優勢,鼓勵學生提前參與教師的研究課題,儘早接觸學科的前沿知識,保持科研的持續性,多途徑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8] 
(代表院校:雲南農業大學)
  • 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1、明確專業背景與前景
為了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符合中藥現代化需求的新型人才,可以通過入學專業介紹、專業講座等渠道讓學生明確自身專業設置產生的背景、該專業的特點、社會需求的現狀和可能的就業方向。另外,還可以適時邀請其他院校專家學者和企事業單位工作者舉行研究前沿和發展現狀的知識講座。從而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設定奮鬥目標,進而在學習中有的放矢,達到主動學習事半功倍的效果 [6] 
2、設置特色課程體系
由於本專業是中藥學-農學-生物學結合的邊緣交叉型技術學科,旨在培養從事中藥材科學栽培與解決中藥商品流通過程中中草藥原材料的質量問題,實現中藥材規範化生產和管理等高級專門人才,因此要求學生應具備厚基礎寬口徑的知識結構,既要掌握中藥材的鑑別特性、成分分析、製藥藥理等知識,又要明確其基源藥用植物的繁殖方式、生態習性、生理特徵 [6] 
該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應按照“植物學基礎-藥用植物繁育-中藥基礎-中藥化學-中藥鑑定”為主線,在此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可以引入中藥材加工學、藥用植物生態學、藥用植物組織培養學等專業融合性較強的特色課程。調查中發現,近一半的同學認為應該增加中藥學、藥劑學等中藥基礎類課程。同時,為適應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可增加新藥研發、製劑新技術等與現代中藥產業發展相關的課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就業面 [6] 
3、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因此要求教學中課內強化操作能力,課餘安排社會實踐活動。
課內,通過對專業課程的分析和研究設計出各門課程的能力培訓方案,合理安排不同年級的實踐教學內容,如一年級可利用我校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圃建設鍛鍊學生基本勞動技能;二三年級可結合專業課程進行實驗技能培訓和教學實習,多開展“遊園識藥”“種植管理”等見習活動;四年級可通過畢業專題實習完成畢業論文。課餘,可鼓勵學生積極申報大學生創新項目,自主設計並獨立完成實驗,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同學們深入農村進行社會實踐,參加“三下鄉”等活動 [6] 
4、構建獨特培養模式
中醫藥現代化的發展需要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相對於傳統教育,採用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途徑可以使大學、產業和科研三個要素有機的集合到一起,是培養創新人才的良好途徑。因此,在培養創新人才時,可擴大與企業的合作,促進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發展,採用“三結合三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人才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從而體現人才培養的複合性、實用性和創業性。既能增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又能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6] 
(代表院校:山東中醫藥大學)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數據統計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普通高校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畢業生規模為600-700人 [2]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發展前景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考研方向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畢業生考研方向有植物學作物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等 [2]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就業方向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有藥品生產或質量管理、藥房管理、藥劑師、藥品研發、醫藥代表、銷售行政專員、助理、科研管理人員等 [2]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開設院校

地區
院校名錄
河北
河南
山東
浙江
廣東
雲南
貴州
四川
吉林
遼寧
甘肅
(資料來源:中國高校之窗;摘錄時間:2022年2月26日)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