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英初中數學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研究

鎖定
《中英初中數學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研究》是2009年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鮑建生
書    名
中英初中數學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研究
作    者
鮑建生
出版社
廣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2月1日
頁    數
170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43552555
版 次
1
字 數
154000
紙 張
膠版紙

中英初中數學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研究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作者的博士論文為基礎構成的,大體上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建立一個衡量數學課程綜合難度的五因素模型,這個模型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數學課程(包括數學考試)的難度特徵與水平,可以作為課程比較與評價的工具;
第二部分是利用上述綜合難度模型,從期望課程、實施課程、獲得課程及三個課程之間的一致性這四個方面對中英兩國初中數學課程的綜合難度進行統計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結果;
第三部分是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中英兩國數學課程差異的成因、對數學教學的影響及其理論基礎。
本書可以為從事數學課程比較與評價方面的研究人員(包括研究生)和廣大數學教師提供借鑑。 [1] 

中英初中數學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研究作者簡介

鮑建生,1960年出生。浙江金華人,教育學博士。曾生浙江省麗水中學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工作,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曾擔任第11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的國際程序委員會委員。從事數學教育心理學、教師教育和數學教育國際比較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教育規劃的重點科研項目。
出版著作《聚焦課堂——課堂教學視頻案例的研究與製作》,《追求卓越——從TIMSS看影響學生數學成就的主要因素》,《教學的窗口——中學數學教學案例集》,《中學數學現代基礎》等。發表論文“變式教學研究”等30餘篇。

中英初中數學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研究目錄

第一章 課題的提出
第一節 國際比較表明:東西方學生的數學成就存在着顯著的差異
第二節 初步的推斷:東西方的數學課程也存在着顯著的差異
第三節 課程比較的二個切入點:數學課程的綜合難度
第四節 本文的研究課題:中英兩國初中數學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
第二章 綜合難度昀因素分析及直觀模型
第一節 難度因素的提取
第二節 對綜合難度因素的具體描述
一 探究
二 背景
三 運算
四 推理
五 知識含量
第三節 綜合難度模型
第三章 中英兩國初中數學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
第一節 中英期望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
一 探究水平
二 背景水平
三 運算水平
四 推理水平
五 知識含量
六 綜合難度
第二節 中英實施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
一 探究水平
二 背景水平
三 運算水平
四 推理水平
五 知識含量
六 綜合難度
第三節 中英獲得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
一 八年級獲得課程的比較
二 KS3、GCSE與我國中考的比較
第四節 中英三個課程一致性的比較
一 探究水平
二 背景水平
三 運算水平
四 推理水平
五 知識含量
六 綜合難度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中英數學課程綜合難度差異的成因與影響
第一節 中英數學課程綜合難度差異的成因探析
一 課程內容編排體系的影響
二 教學目標的影響
三 教育觀念的影響
第二節 綜合難度差異對數學教學的影響
一 對學生數學成就的影響
二 對課堂教學的影響
三 對數學觀念的影響
第三節 中英兩國不同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一 知識的重新定位
二 對知識獲得過程的解釋
三 背景的作用
四 問題解決的心理機制
第五章 幾點反思
第一節 關於五個難度因素之間的平衡
第二節 關於三個課程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關於數學課程目標
一 一般教育目標與數學教育目標之間的關係
二 實際需要與能力發展的關係
三 數學教育目標與數學教學內容之間的關係
四 統一標準與不同需求之間的關係
第四節 關於綜合難度模型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