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耳炎

鎖定
中耳炎,是一種位於人耳中部,即鼓膜後區域的病毒或細菌感染引發的炎症。其主要來源於細菌和病毒,常由諸如感冒、流感或鼻竇炎等疾病引起。此疾病較為常見,特別是在10歲以下的兒童中,80%的孩子至少得過一次中耳炎。其中,2歲和5歲的兒童發病率最高。中耳炎主要有急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等類型。
中耳炎的主要臨牀症狀包括耳痛聽力下降、耳道內流水、流膿甚至流血等。漿液性中耳炎主要表現為耳痛、耳悶、耳堵、聽力下降或耳鳴等。除經典症狀外,還可能伴發全身症狀,如發熱、頭痛等。對於兒童患者而言,需要家長密切關注其是否有頻繁“揉耳”的動作。
中耳炎的治療主要採用局部、全身藥物或手術治療,對於未能及時治療的嚴重中耳炎,可能會導致永久性聽力下降,或引發頭顱鄰近部位的感染,出現嚴重的顱內及顱外併發症。一旦出現耳痛耳鳴耳悶聽力下降或者耳道流膿等症狀,應及時就醫診治。
學術研究方面,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被確認為中耳炎近年來研究重點,這些病菌的感染是引發中耳炎的常見原因。治療方面,近年來對於乳突根治術和鼓室成形術等外科手術技術的應用也有很大進步,對於嚴重的化膿性中耳炎或者中耳膽脂瘤疾病的治療效果更為明顯。
中醫病名
中耳炎
外文名
otitis media
就診科室
耳鼻喉科
多發羣體
2歲和5歲的兒童,80%的孩子在3歲前曾有中耳炎病史
常見發病部位
中耳
常見病因
由細菌和病毒感染引發,常見致病菌主要包括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主要致病源多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等
常見症狀
耳痛、聽力下降、耳道內流水、流膿甚至流血等
傳染性
傳播途徑
病原體的逆行感染,如通過咽鼓管侵犯中耳
是否遺傳
相關藥物
紅黴素頭孢呋辛頭孢唑肟地塞米松潑尼松氧氟沙星

中耳炎病因

中耳炎源於細菌以及病毒的感染,可由感冒、流感、鼻竇炎等疾病引起。感染時,病原體通過咽鼓管侵犯中耳,或者引起咽鼓管充血和腫脹,從而使滲出物流通不暢,最終引起中耳感染的症狀。

中耳炎發病原因

  • 病原體感染
中耳炎常見致病菌主要包括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而言,主要致病源多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等。
在一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病原體往往經咽鼓管逆行累及中耳。另有些患者,由於在不潔淨的水中游泳,病原體附着於鼻咽部,當擤鼻子不當時,容易將病原體吹入鼓室中,直接影響耳部。
  • 咽鼓管功能障礙
導致咽鼓管功能障礙的疾病主要有慢性鼻竇炎和腺樣體肥大。
  • 慢性鼻竇炎:鼻咽部分泌物堆積,可能會引起咽鼓管咽口的堵塞、狹窄,進而影響到中耳引流,出現感染。
  • 腺樣體肥大:肥大的腺樣體,可能會堵塞咽鼓管、咽口,影響分泌物引流,引發感染。

中耳炎誘發因素

  • 過度吸煙,刺激鼻竇、咽部等;
  • 耳道異物,過多的耳垢堆積;
  • 季節或氣候變化時引起的感冒;
  • 耳道自潔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等;
  • 嬰兒哺乳位置不當:嬰兒的咽鼓管比較短,而且趨於水平,躺着吮乳時,乳汁容易經過咽鼓管返流到中耳內,繼發感染。

中耳炎症狀

不同類型的中耳炎,症狀會略有差異。化膿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狀包括耳痛、聽力下降、耳道內流水、流膿甚至流血等。而分泌性中耳炎多表現為耳痛耳悶耳堵聽力下降耳鳴等。除了以上典型症狀,還可伴隨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對低齡兒童而言,由於不能準確表達耳痛,需注意觀察是否有“揉耳”動作,尤其是2歲以下嬰幼兒。

中耳炎典型症狀

  • 耳痛
多見於急性中耳炎,鼓膜急性充血時疼痛較明顯,若同時伴有中耳內膿性分泌物,則可表現為劇烈疼痛。部分患者會伴發耳悶堵感。
  • 耳道流水或流膿
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當鼓膜穿孔後,會出現耳道內流出水樣、血性或膿性分泌物。耳道溢液可表現為持續性發作或間斷髮作,前者多見於中耳膽脂瘤,尤其當耳道分泌物呈豆腐渣樣且伴有惡臭味時,而後者多見於慢性單純性中耳炎。
  • 聽力下降
多數患者會伴有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尤其是中耳膽脂瘤患者,由於聽骨鏈被膽脂瘤破壞,聽力下降多較嚴重。
  • 耳鳴
部分患者會伴有低調或高調耳鳴。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捏鼻鼓氣時會聽見耳內“氣過水聲”。

中耳炎伴隨症狀

感染可能導致全身症狀,比如高熱、嘔吐、腹瀉等,多見於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

中耳炎就醫

當耳部症狀不見緩解或持續加重,包括耳痛、耳鳴、耳悶、聽力下降或者耳道流膿,都應及時去醫院診治。耳鼻喉科醫生通過專科查體明確是否有鼓膜充血或穿孔, 並結合聽力學檢查進行聽力學方面的評估,必要時還會完善顳骨CT檢查,進一步評估病情。

中耳炎就診科室

耳鼻喉科

中耳炎相關檢查

  • 耳鏡檢查
通過電耳鏡或纖維耳鏡觀察鼓膜。明確是否有鼓膜腫脹、充血、內陷及色澤變化。
急性中耳炎時,鼓膜充血、紅腫;慢性中耳炎時,鼓膜可見穿孔,伴或不伴活動性排膿;分泌性中耳炎時,鼓膜多內陷且顏色呈橘色,部分患者可通過鼓膜看到“液平”。
  • 咽鼓管檢查
醫生囑咐患者做吞嚥動作,或者囑患者捏鼻鼓氣,同時通過耳鏡評估鼓膜活動度,來判斷咽鼓管功能。或者通過向咽鼓管的咽口吹氣,通過氣流聲來判斷咽鼓管通暢性。
鼓膜穿孔時,則通過鼓室滴藥、咽鼓管造影等方法,瞭解咽鼓管的排液功能。
  • 聽力學檢查
聲導抗儀檢測
平坦型曲線(B型)多見於分泌性中耳炎。C型曲線多提示咽鼓管功能不良。此外,壓力數值也可以幫助判斷咽鼓管的功能情況。
純音聽力測試
用來鑑別傳導性、感音性,還是混合性的聽力損失。
  • 鼓氣耳鏡觀察
通過鼓氣耳鏡檢查,有助於診斷有無中耳積液,並利於評估咽鼓管功能。
  • 鼓室穿刺檢查
是明確有無中耳積液,並進行細菌病原學檢測的首選方法。
  • 顳骨高分辨率CT
通過對鼓竇、乳突氣房等結構的掃描,可以明確中耳炎病變的範圍,及有無聽骨鏈的破壞,有無顱底骨質的破壞吸收等徵象,對手術有較大指導意義。

中耳炎鑑別診斷

  • 腦脊液耳漏
顳骨骨折、內耳畸形並腦脊液漏,而鼓膜完整者的腦脊液,聚集於鼓室內,可產生類似分泌性中耳炎的臨牀症狀。如患者可有耳內悶脹感、耳鳴、聽力下降,在咳嗽、低頭、打噴嚏時,耳內流水增多或由咽鼓管溢出等。影像學檢查,可見顳骨CT骨質缺損,CT腦池造影可顯示瘻口位置。
中耳內有棕褐色液體,鼓室及乳突腔內有暗紅色或棕褐色肉芽,肉芽內有含鐵血黃素與膽固醇結晶溶解後形成的裂隙,鼓膜呈藍色或藍黑色,顳骨CT可見鼓室及乳突內有軟組織影,少數有骨質破壞,結合臨牀表現和影像學檢查可確診。
  • 先天性中耳畸形
臨牀表現主要為不明原因的聽力障礙,青少年多見。如果患者是雙側畸形,多在幼兒時發現,如果患者是單側畸形,多是偶然發現。偶然發現的單側聽力障礙患兒應重視,因為家長不能提供聽力下降的準確時間,嬰幼兒也不能主訴。此時,鼓氣耳鏡檢查和聲導抗檢查尤為重要,中耳畸形患兒鼓膜色澤正常,無氣液平面等改變。聽力檢查可發現患兒的骨氣導差再35~60dB,超過分泌性中耳炎的聽力損失。
  • 中耳腺瘤
聽力下降是中耳腺瘤最常見症狀,其他症狀包括耳悶感、耳鳴、耳痛等。少數患者會出現面神經麻痹,這多是因為腫瘤壓迫面神經導致的。影像學檢查常顯示中耳或中耳及外耳道的軟組織佔位性病變。由於中耳腺瘤臨牀表現不特異,臨牀上需與中耳炎、膽脂瘤等中耳佔位性病變鑑別。確診中耳腺瘤需行病理檢查。
因為中耳炎是鼻咽癌患者前來就診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對成年患者,特別是對一側分泌性中耳炎,應警惕有鼻咽癌的可能。可進行鼻咽鏡檢查,及耳內分泌物送化驗等,幫助診斷。

中耳炎治療

中耳炎一般採用局部、全身藥物或手術治療,治療效果佳。如未經合理的治療,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中耳炎一般治療

  •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
首先應當針對耳痛症狀進行對症治療,通過局部使用滴耳劑緩解疼痛,或者口服解熱鎮痛藥,減輕耳痛。如果考慮細菌感染,則酌情應用抗生素。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全身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務必徹底。
  • 鼓膜穿孔前:應用局部藥物滴耳,比如苯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後則禁用。如果症狀較重,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鼓膜穿孔引流不暢等,則行鼓膜切開術,引流中耳膿液。
  • 鼓膜穿孔後:用過氧化氫溶液洗耳,再用氧氟沙星耳浴,待流膿停止後,鼓膜穿孔不癒合者,行鼓室成形術。
  •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對於單純慢性中耳炎,應當及時去除中耳炎反覆發作的誘因,避免感冒或耳道進水等。當急性發作時,可全身應用抗生素,並輔以局部滴藥,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耳浴。待幹耳一段時間,再行鼓膜修補術。
對於中耳膽脂瘤,應儘早實施乳突根治術,根治術目的首先是清除病灶,獲得“幹耳”,其次是改善聽力,酌情采用鼓室成形術重建傳音結構。
  • 分泌性中耳炎
首先應儘早清除中耳積液。早期可以通過恢復咽鼓管功能加強中耳引流,從而利於積液排除或局部吸收。如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可通過鼓膜穿刺、鼓膜切開置管等方式清除中耳積液。
其次加強對咽鼓管抗感染治療。可經導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潑尼松龍,口服促排劑稀釋咽鼓管分泌物。
同時積極實施全身性的治療,選用紅黴素、頭孢呋辛等抗生素口服或靜滴。

中耳炎藥物治療

  • 全身用藥
可選用紅黴素頭孢呋辛頭孢唑肟等口服或者靜脈滴注。分泌性中耳炎時,成人用藥3~5天,兒童用藥1周。
急性期可加用糖皮質激素,選用地塞米松或潑尼松,一般用3天短期治療。
  • 局部用藥
在分泌性中耳炎時,通過經導管吹入咽鼓管或鼓膜穿刺注藥的方式局部給藥。
苯酚甘油滴耳
在急性中耳炎時,可消炎止痛,在鼓膜穿孔前應用,穿孔後禁用。
在化膿性中耳炎時,用於清洗外耳道膿液。
無耳毒性抗生素溶液,用於急性中耳炎的局部抗感染治療,或者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鼓室分泌物較多時。
  • 針對部分症狀
黏液促排劑
具有稀釋中耳分泌物的作用,可增加咽鼓管清除能力,減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室引流的負擔。
鼻腔減充血噴鼻劑
緩解鼻塞,減少咽鼓管咽口的堵塞。

中耳炎手術治療

  • 適用於分泌性中耳炎的手術
鼓膜穿刺術
在鼓膜緊張部的前下或後下象限穿刺,抽出積液。
鼓膜切開術
當鼓室積液黏稠不易通過鼓膜穿刺清理時,可選用鼓膜切開術;或者穿刺抽吸後,短期內又有積液復發時,也可換用鼓膜切開術。
鼓膜切開加置管
對於反覆發作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在鼓膜切開清理積液後,可於切口處放置鼓膜通氣引流管,利於長期引流,置管時間半年至3年不等。咽鼓管功能恢復後,置管則自行脱出或病情痊癒後手術取出。
  • 適用於化膿性中耳炎的手術
共有兩大類,以清除中耳病灶為目的和以重建傳音結構為目的,前者主要是乳突手術,後者主要是鼓室成形術。
通過清除鼓竇、乳突氣腔的病變組織,充分引流中耳膿液,同時不觸動鼓室和外耳道的正常結構,保存和提高聽力的同時,有效控制併發症。
  • 鼓室成形術:用於修復和改善鼓室傳聲系統。該術式又根據清理和重建的病變部位不同,分為多種具體亞型。
  • 乳突根治術聯合鼓室成形術:該手術方式既清除了中耳病變組織,又有效重建了傳聲結構,多適用於較嚴重的化膿性中耳炎或者中耳膽脂瘤患者。
又名鼓膜修補術,亦稱I型鼓室成形術,可通過單純修補鼓膜穿孔提高聽力,多適用於單純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中耳炎預後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預後一般良好。少數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會遺留粘連性中耳炎,膽固醇肉芽腫等問題。
當中耳炎較為嚴重,且未經合理治療的時候,可能導致永久性聽力下降,甚至引起頭顱鄰近部位的感染,出現嚴重的顱內及顱外併發症。
參考來源: [1-8] 
參考資料
  • 1.    孔維佳,周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3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5.
  • 2.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Healthline[引用日期2024-03-27]
  • 3.    Amir Farboud, Richard Skinner, Rohit Pratap.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glue ear”). BMJ, 2011,7.
  • 4.    KATHRYN M H, ALEXANDER B R, HEATHER L. B,et al. Otitis Med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13,10.
  • 5.    Nader Shaikh,Alejandro Hoberman,Diana H. Kearney,et al.Tympanocentesi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Otitis Media. N Engl J Med 2011; 364:e4.
  • 6.    Govern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 Department of Health.Otitis Media Model of Care.2013,1.
  • 7.    CDC:Preventing and Treating Ear Infections.
  • 8.    Ear Infection (Otitis Media) Symptoms & Treatment | Johns Hopkins Medicine  .hopkinsmedicine[引用日期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