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美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間的國家關係)

鎖定
中美關係(China-US relations,或美中關係)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國家關係。一些媒體將中美關係稱為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2011年的《中美聯合聲明》確認中美雙方將共同努力,建設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伙伴關係。這是中美雙方對中美關係的最新的定位和表述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斐洛裏莊園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 [23] 
2024年1月1日,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互致賀信,祝賀兩國建交45週年。 [27] 
2024年1月26日,王毅主任將同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泰國舉行新一輪會晤。 [28] 
中文名
中美關係或美中關係
外文名
China-US relations
地    位
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最新定位
互相尊重、互利共贏

中美關係發展歷程

尼克松訪華 尼克松訪華
中美兩國關係是趨於友好與合作的。但由於歷史原因、政治文化等因素也有歧見和矛盾。總體講,是合作多於衝突,共同利益大於彼此分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得益蘇聯的影響和幫助更大,中美是兩個陣營的。後來中蘇分道揚鑣,毛澤東、尼克松高瞻遠矚改善了中美關係,實現了中美建交。
鄧小平和里根總統 鄧小平和里根總統 [1]
中國和美國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力爭成為一個富裕強大文明的國家,造福於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同時堅持獨立自主外交,維護世界和平。美國的目標則致力於建設一個強大的美國,實現美國夢,包括國民幸福,國家安全,以及建立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包括傳播自由民主人權等理念。因此,中國和美國的矛盾在兩個方面,意識形態上相互爭論,國家利益上不少衝突。中美關係事關中國發展大局,對美國也十分重要;從中國的戰略利益出發,我們雙方要加強溝通,建立互信。
關於中美關係、中國經濟,習近平主席最新論述 關於中美關係、中國經濟,習近平主席最新論述 [30]
中美關係讚賞美堅持一箇中國政策
2017年2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習近平祝賀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感謝特朗普2月8日來信就元宵節和中國農曆雞年向中國人民致以節日祝福,對特朗普表示願意努力拓展中美合作、發展惠及中美兩國和國際社會的建設性雙邊關係表示高度讚賞。特朗普對此表示感謝,再次祝賀習近平主席和中國人民節日快樂。習近平指出,總統先生就任以來,中美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保持了密切溝通。面對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層出不窮的各種挑戰,中美加強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上升。中美兩國發展完全可以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雙方完全能夠成為很好的合作伙伴。 [2-3] 
2018年9月20日,美國國務院宣佈對中國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及該部負責人實施制裁。中國軍隊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
2018年9月22日央視消息,中國外交部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就美國製裁中國軍方機構及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 [4]  。隨後,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就美宣佈制裁中國軍隊相關部門及負責人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5] 
2018年11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中,兩國元首表達了保持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和擴大中美經貿合作的良好願望。世界樂見中美兩國元首的溝通與對話,期待達成的共識能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特朗普總統表達了重視美中經貿合作、願同中方加強溝通磋商的意願。 [6] 
2018年12月1日,在阿根廷舉辦的G20峯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展開了會晤,兩國元首就經貿問題達成共識,同意停止加徵新的關税,雙方還就如何解決存在的分歧和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方案。此次會晤雙方達成的共識意義重大,不僅有效阻止了中美經貿摩擦的進一步擴大,而且為雙方合作共贏開闢了新的前景;不僅有利於中美兩國各自的發展和人民的福祉,而且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符合各國利益。 [7] 
2019年1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互致賀信,熱烈祝賀兩國建交40週年。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關係歷經風雨,取得了歷史性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也為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歷史充分證明,合作是雙方最好的選擇。習近平強調,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一個重要階段。我高度重視中美關係發展,願同總統先生一道,總結兩國關係發展經驗,落實好我們兩人達成的共識,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讓兩國關係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特朗普在賀信中説,2019年1月1日是美利堅合眾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40週年紀念日。多年來,兩國關係取得了巨大發展。發展合作和建設性的美中關係是我個人的優先事項。我們強有力的友誼為兩國在未來數年取得偉大成就奠定了極好的基礎。 [8] 
2021年11月9日,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在紐約舉行2021年度晚宴。參加活動的中美兩國人士表示,期待雙方加強對話,克服困難,尋求合作之道,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分別向本次活動致賀信,由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和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雅各布·盧分別在晚宴上宣讀。中美人士呼籲克服困難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軌。 [15] 
2023年8月,中美雙方同意2024年上半年在華舉辦第14屆中美旅遊高層對話,進一步恢復發展兩國旅遊合作。 [21]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斐洛裏莊園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主詞條:2023年中美元首會晤 [22-23] 
2024年1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互致賀信,祝賀兩國建交45週年。 [26] 
2024年1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王毅主任將同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泰國舉行新一輪會晤。 [28] 
2024年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習近平指出,中美關係史是一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過去靠人民書寫,未來更要靠人民創造。希望兩國各界人士多來往、多交流,不斷積累共識。 [29]  會見中,習近平主席圍繞中美關係、中國經濟作出重要論述。 [30] 

中美關係合作關係

中俄軍事合作是主權國家之間的正常合作,符合國際法,美方無權干涉。美方的做法是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公然踐踏,是霸權主義的充分體現,嚴重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 [9] 
2019年9月1日,美國對華3000億美元輸美產品中第一批加徵15%關税措施正式實施,中國就此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起訴訟。美方的徵税措施嚴重違背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共識,中方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方將根據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堅決捍衞多邊貿易體系和國際貿易秩序。 [10] 

中美關係中美貿易關係

2018年來,中美經貿問題突出。美方對華連續採取201、232、301等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多輪關税,將中國列為所謂“匯率操縱國”,動用國家力量打壓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中方不得不採取有力應對措施,堅決捍衞國家和人民利益。同時,中方始終堅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解決中美經貿問題。經過13輪經貿高級別磋商,2019年12月13日,雙方宣佈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2020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共同簽署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受兩國經貿摩擦等影響,2019年中美雙邊貿易出現下滑,全年雙邊貨物貿易額5412.2億美元,同比下降14.6%,中方順差2958億美元,同比下降8.5%。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19年底,美國對華投資項目累計71914個,實際投入金額約878.8億美元。中國企業在美國非金融類直接投資33.3億美元,中美雙向投資累計接近2500億美元。
2020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5867.2億美元,同比增長8.3%,中方順差3169億美元,同比增長7.1%。截至2020年底,中國企業在美累計直接投資838.8億美元,美對華投資項目累計達73556個,實際投入累計901.1億美元。
2021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為7556.45億美元,同比增長28.7%。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5761.14億美元,增長27.5%;中國自美國進口1795.31億美元,增長32.7%。
2022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為7594.27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0.6%。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5817.83億美元,增長1.2%;中國自美國進口1776.44億美元,減少1.1%。 [17-18] 

中美關係教育、科技等領域交流

中美人文和地方交流密切,兩國已經建立了50對友好省州和234對友好城市。2018年,中美兩國人員往來515萬人次,其中中國赴美282萬人次,美國來華233萬人次。中國是美國第一大國際學生來源國,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在美各類留學人員42.5萬人。2018年中國赴美留學人員18.3萬,美國來華留學人員2.1萬。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國政府全方位對華遏制打壓政策影響,2019年以來兩國人員往來數量大幅下降。 [17] 
2010年4月13日,國務委員戴秉國在美國華盛頓會見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4月22日至24日,第三屆“全美漢語大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5月25日,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成立儀式暨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國務委員劉延東同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共同擔任機制的主席,出席成立儀式並主持會議。7月18日至23日,應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邀請,科技部部長萬鋼赴美國華盛頓出席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並分別與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能源部長朱棣文、總統科技助理兼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霍爾德倫、美國貿易全國委員會舉行會談並會見美國參議院能源與自然資源委主席賓格曼。11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北京會見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10月20日至21日,美國司法部長霍爾德訪華。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第八次會議在北京舉行。
2011年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局和美利堅合眾國農業部關於共建中國園的諒解備忘錄》簽字儀式在美國舉行,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與美國農業部長維爾薩克簽署了備忘錄。4月10日至16日,國務委員劉延東赴美國主持第二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並訪問美國。8月5日,首屆中美青年科技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8月18日,國務委員劉延東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美國喬治敦大學校長約翰·德吉奧亞。9月21日,由文化部和美國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合作舉辦的“中國:一個國家的藝術”文化系列活動在華盛頓著名藝術殿堂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開幕。文化部部長蔡武在開幕式上發表簡短致辭。同日,文化部部長蔡武在美國華盛頓威爾遜中心發表題為《中國文化與中國和平發展》的主題演講。9月22日,《瓷都——景德鎮當代中國瓷畫展》開幕活動在美國華盛頓子午線國際中心舉行。文化部部長蔡武、子午線國際中心總裁斯圖爾特·霍利迪和華盛頓政界、商界和文化界名流逾300人出席了活動。9月23日,文化部部長蔡武在芝加哥會見該市前任市長戴利。同日,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會會議在北京舉行,科技部部長萬鋼與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共同主持會議。9月25日至26日,文化部部長蔡武率中國政府文化代表團訪問美國洛杉磯。9月28日,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北京會見美國英特爾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一行。11月1日至2日,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第九次會議在美國華盛頓舉行。
2012年4月24日至25日,中美第五輪法律專家交流在北京舉行。5月1日,第14屆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胡錦濤向聯委會發來賀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聯委會,宣讀胡主席賀信,並會見了由美國總統科技事務助理、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霍爾德倫率領的美國政府科技代表團。科技部部長萬鋼與霍爾德倫於會後簽署《第14屆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聯合聲明》。5月1日至2日,第三次中美創新對話在北京召開。科技部部長萬鋼與美國總統科技事務助理、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霍爾德倫共同主持會議。5月3日至4日,第三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北京舉行。國務委員劉延東同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共同主持磋商全體會議。5月3日,科技部與美國國務院在北京共同舉辦清潔爐灶展。戴秉國國務委員和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參觀展示。5月4日,首屆“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在北京舉行。5月22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韓國出席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教育部長會議期間,會見美國教育部常務副部長託尼·米勒。6月25日至2日,首屆中美環境研究聯合工作組會議在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召開。8月22日,中美農業科技合作第十次聯合工作組會議在山東召開。9月4日,文化部部長蔡武在北京會見美中文化協會主席、美國百人會前會長楊雪蘭。9月6日至8日,文化部與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美文化論壇”在北京和南京兩地舉辦。12月17日至18日,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第十次會議在廣州舉行。
2013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李源潮會見來華出席學術研討會的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代表團。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出席第四屆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國際會議期間,會見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納波利塔諾。11月7日至8日,中美第六輪法律專家交流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舉行。11月13日至14日,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在美國華盛頓舉行。11月18日至22日,第四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分別致信祝賀。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美國國務卿克里共同主持了磋商全體會議,並代表兩國政府續簽《關於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的諒解備忘錄》。中美在磋商中共取得75項成果。12月1日,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為旅美大熊貓“美香”的幼仔舉辦百日慶祝暨命名活動。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和美國總統奧巴馬伕人米歇爾分別發來視頻祝賀。12月8日至12日,中美環境合作聯合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與美國聯邦環保局局長麥卡錫共同出席會議。
2014年6月26日至28日,文化部部長蔡武訪問美國華盛頓,並參加美國史密森學會和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聯合舉辦的“史密森民俗節中國主賓國”活動。7月1日至3日,蔡武部長率中國政府文化代表團訪問洛杉磯。7月9日至10日,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美國國務卿克里共同主持磋商全體會議。磋商共取得104項成果。9月11日至1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率團訪問美國,主持召開第15屆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9月20日,國家衞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與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在北京共同舉辦中美醫學教育高層論壇,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竺、國家衞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等出席論壇並致辭。10月15日,教育部與美國職業籃球協會(NBA)在北京簽署關於推廣校園籃球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同NBA主席蕭華共同見證簽字儀式。12月1日至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赴美出席第七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並訪美。12月3日至5日,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和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康達出席會議開幕式並致辭。
2015年4月8日至10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長約翰遜訪華。6月23日至24日,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磋商全會並致辭,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布林肯出席會議。本輪磋商期間,雙方在7個領域共達成119項合作共識。9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會見美國總統氣候變化與能源政策顧問迪斯。9月10日至11日,美國衞生部長伯韋爾訪華。10月28日至11月1日,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楊樹安赴美出席國家和地區奧林匹克委員會協會第二十屆代表大會。11月23日至25日,第13次中美執法聯合聯絡小組會議在華盛頓舉行。12月1日,首次中美打擊網絡犯罪及相關事項高級別聯合對話在華盛頓舉行。對話由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長郭聲琨與美國司法部部長林奇、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遜共同主持。同日,中國公安部與美國國土安全部第二次部級會晤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郭聲琨與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遜共同主持。
2016年2月29日,2016“中美旅遊年”開幕式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書面賀辭,美國總統奧巴馬發來祝賀視頻。3月14日至15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率團訪華。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長郭聲琨分別會見。3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會見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6月5日,第七次中美創新對話在北京舉行。6月6日至7日,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京舉行。6月7日,科技部部長萬鋼會見美國總統科技助理、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約翰·霍爾德倫。6月7日,第二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峯會在北京舉行。6月14日,第二次中美打擊網絡犯罪及相關事項高級別聯合對話在北京舉行。8月3日到4日,首次中美法治對話在北京舉行。8月22日至24日,美國總統氣候變化與能源政策顧問迪斯訪華,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會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舉行會談。11月20日,2016“中美旅遊年”在美國華盛頓閉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分別致書面賀詞。12月7日,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和美國司法部長林奇、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遜在華盛頓共同主持第三次中美打擊網絡犯罪及相關事項高級別聯合對話。
2017年1月9日,國家禁毒委員會副主任、公安部反恐專員劉躍進會見來華訪問的美國緝毒署代理署長羅查克。3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秦漢文明“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幕,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向開幕式致書面賀辭,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出席。4月6日,由國家漢辦與美國大學理事會、亞洲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全美中文大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市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致信祝賀。9月12日,第22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在京召開,最高檢察長曹建明會見美國司法部助理部長幫辦布魯斯·斯沃茨。9月25日至27日,美國司法部常務副部長羅森斯坦來京出席國際刑警組織第86屆全體大會,國務委員、公安部長郭聲琨,最高檢檢查長曹建明等分別會見。9月28日,首輪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在華盛頓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共同主持。10月4日,首輪中美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在華盛頓舉行,國務委員、公安部長郭聲琨和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杜克共同主持。
2018年7月11日,經中美兩國執法等部門通力合作,外逃美國17年的職務犯罪嫌疑人許超凡被強制遣返回國。10月30日至31日,中美兩國教育部在華盛頓成功舉辦第四屆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11月12日,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會見訪華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裏夫一行。12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阿根廷會晤期間,雙方同意加強各領域對話與合作,增進教育、人文交流,採取積極行動加強執法、禁毒等合作。中方決定對芬太尼類物質進行整類列管,並啓動有關法規的調整工作。
2019年1月14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與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在北京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對舊石器時代到唐末的歸類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蹟雕塑和壁上藝術實施進口限制的諒解備忘錄》,有效期5年。3月1日,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交接儀式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市舉行,美國政府向中國返還361件(套)非法流失文物。3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美國哈佛大學校長巴科。9月19日至20日,第13屆中美旅遊高層對話在美國西雅圖舉行。9月23日至26日,美國白宮禁毒政策辦公室主任卡羅爾訪華,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長、國家禁毒委員會主任趙克志,國家禁毒委員會副主任劉躍進分別同卡羅爾會見會談。11月21日,中美留學40週年紀念活動在美國華盛頓舉行。
2020年1月27日,國家衞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應約同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通電話,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交流。2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美國猶他州卡斯卡德小學學生,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中文,瞭解中國文化,為增進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作出貢獻。2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美國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感謝他和蓋茨基金會對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支持,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協調、共同抗擊疫情。3月30日,國家衞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同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通電話,就中美兩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展及下一步合作交換意見。國務委員、公安部長、國家禁毒委員會主任趙克志就中美禁毒合作同美國白宮禁毒政策辦公室主任卡羅爾及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多次通信。
2021年3月23日,中國農業農村部長唐仁健與美國農業部長維爾薩克通電話。4月14日至17日,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訪問上海,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與克里視頻會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克里面對面會談,雙方發表《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4月22日,習近平主席應拜登總統邀請以視頻形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峯會並發表講話。5月19日,國家衞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應約同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貝塞拉通電話。8月31日至9月2日,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訪問天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分別與克里視頻會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克里面對面會談。10月22日,2021中國國際教育研討會全體大會在京召開,中國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出席並講話,美國國際教育協會主席艾倫·古德曼以視頻方式做主旨發言。10月26日至11月4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舉行多輪磋商,發表《中美關於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10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向天津茱莉亞學院校園落成典禮致賀信,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受教育部長懷進鵬委託出席校園落成典禮並致辭。
2022年1月19日,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與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瓦倫斯基視頻會見,就各自國內疫情形勢和防控措施情況以及兩國疾控部門未來合作規劃進行交流。2月12日,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楊樹安應約在北京冬奧村會見美國奧委會主席、美國冬奧代表團團長萊昂斯,並代為接受美奧委會向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贈予的榮譽獎盃。3月22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苟仲文以視頻形式會見了美國奧委會主席萊昂斯,並接受美國奧委會贈予的榮譽獎盃。4月19日,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視頻會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雙方共同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5月22日至26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率團訪歐期間同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會談,就建立“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深入交換意見。6月1日、29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同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就中美氣候合作進行對話交流,並圍繞“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的目標原則、組織框架、合作領域及下階段工作計劃等深入交換意見。6月17日,習近平主席特使解振華出席“主要經濟體能源與氣候論壇”(MEF)領導人會議併發言。7月11日至15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訪美,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圓桌會並致辭,在華盛頓會見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美國聯邦環保局代理局長麥卡碧、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 [17]  11月6日至19日,中美氣候特使及團隊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氣候變化大會期間進行磋商,推動大會成功。12月15日,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同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瓦倫斯基進行線上會晤。 [20] 
2023年1月11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同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舉行視頻會談。 [19]  11月16日,美國政府宣佈將中國公安部鑑定中心(含國家毒品實驗室地址)移出“實體清單”,解除對其制裁,於2023年11月16日生效。 [24] 

中美關係中美軍事交流

兩軍交流是中美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兩軍關係保持穩定發展勢頭,雙方進一步深化兩軍兩大互信機制建設。 [17] 
2023年11月30日下午,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在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同美國總統拜登成功舉行會晤。雙方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惠基礎上,探討了各領域對話合作,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軍事安全等領域達成了20多項共識,為實現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指明瞭方向,規劃了藍圖。根據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雙方將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恢復兩軍高層溝通、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開展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兩國防務部門正就此保持着溝通協調,我們將適時發佈相關消息。
中方重視中美兩軍關係,中國軍隊願與美方一道,認真貫徹落實兩國元首共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開展交流合作,推動兩軍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25] 

中美關係中美外交史

20世紀之所以常常被稱為“美國世紀”,自然和美國的“全球化進程”有密切關聯。對美國而言,兩次世界大戰既是災難,又是極難得的機遇——對任何其他國家,它們都只是災難。因為美國在戰爭中的決定性力量,它有兩次機會按自己的意願把這個世界塑造成它喜歡的樣子。
第一次它失敗了。威爾遜提出號稱“世界和平綱領”的“十四點計劃”,倡議為永保和平而建立國聯,結果先被歐洲權力政治大打折扣,後被自己的人民否決。首倡國聯的美國反而沒加入國聯。美國人似乎還沒做好“達則兼善天下”的準備,不肯為大西洋彼岸的安全問題多操心。10年後,經濟危機(1929年至1933年)更使其連“獨善其身”也不可得。
第二次它成功了。與上一次不同,美國人沒有再規避責任,決心領導世界。雄才大略的羅斯福將美國對戰後世界秩序承擔主要責任視為理所當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關貿總協定、重建的歐洲和日本見證了一個美國經濟資源和價值觀念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被接受的世界,尤其在數十年後蘇聯解體時。
這麼説也許沒錯:在美國的世界秩序構想中,中國的位置一直在變化。中美關係對兩國來説一開始並不那麼重要,但它的重要性不斷遞增,越到後來越是重要。到二戰時已對雙方都有重要意義。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界,20世紀的中美關係總有個“第三者”,前半段是日本,後半段是蘇聯,與中、美構成一種“三角關係”。一戰結束之後,為了爭取日本參加國聯,美國在巴黎和會犧牲了中國;二戰時中美卻成了盟友,聯手打敗日本。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倒向蘇聯,受到美國遏制;20年後中美結盟,共同制衡蘇聯。從某種意義上講,兩國直到90年代才進入了真正的“雙邊關係”,2010年後的十年,更有可能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
朱鎔基與克林頓 朱鎔基與克林頓
美國駐華使節是波動起伏的中美關係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所謂“外交授權有限”,他們不是政策制定者,而是政策執行者,有時卻也能影響政策。他們一般要請示華盛頓對重大事件的工作指示,不管個人觀點如何堅決奉行白宮和國務院所定的對華政策;但特殊的身份和強烈的個性,對中國的真切接觸和對美國長遠利益的考量,有時使他們越出這界限。從他們的資歷來説,要麼是總統政治性任命的,要麼是外交機構裏的職業官員(少數人兼而有之)。一般前者來之前對中國瞭解不多,但也更少偏見,因為同總統有私密關係,有時可以越過國務院直接向總統陳情;後者常常是會説漢語的“中國通”,遇事更多向國務院請示彙報。
我們選出了美國大使中的5位代表人物,與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
蒲安臣,先後任美國第13任公使和清朝第一位全權使節,曾代表清政府出使美、英、法、德、俄諸國。
司徒雷登,傳教士,燕京大學首任校長,及《別了,司徒雷登》的主角,他試圖讓新中國同美國合作。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可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大使,後來也成為對中國最友好的總統,在關鍵時刻維護了中美關係。
洪博培,已經宣佈參加2012年美國大選,他在中國任期雖短,經歷的風雨和收穫的讚譽卻不少。
駱家輝,美國曆史上首位華裔州長,剛剛卸任的商務部長,7月即將到任的駐華大使,他需要在華裔背景和美國利益之間做出微妙平衡。
1919威爾遜犧牲中國綏靖日本
在19世紀,美國的對華政策常常唯英國馬首是瞻,之後隨着實力的不斷增強,對華外交也逐漸獨立。1900年前後,歐洲列強各自在中國劃定勢力範圍。為保護在華利益,美國提出“門户開放”政策,以承認列強的勢力範圍和既得權利為前提,要求他們向美國開放。對中國來説,這一政策的正面意義是提出了要“保護中國領土和行政完整”。此後三十多年,“門户開放”成為美國對華關係基本原則。
列強之中,最有超越“門户開放”、獨佔中國衝動的是日本。
“一戰”爆發,日本利用與英國的結盟,把德國趕出了中國(山東半島)和西太平洋(加羅林、馬里亞納和馬紹爾羣島)。此時,歐洲力量在亞洲的影響暫時消退,美國成為惟一能影響中日紛爭的國家。
辛亥革命後,美國是西方列強中最早承認袁世凱政府的,不但派遣著名政治學家和行政學家弗蘭克·古德諾擔任袁世凱的特別顧問,還鼓勵美國銀行家向中國的鐵路和工業投資。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美國表示反對,同時卻承認日本在滿洲等鄰近日本的地區有“特殊利益”。在1917年的《蘭辛-石井協定》中,美國再次承認日本“在中國的特殊利益”。
美國參加一戰後,中國也對德、奧宣戰,期待通過這場形式勝過實質的“戰爭”,沒收兩國在中國的資產,終止與他們的不平等條約。
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一戰結束。1919年1月,戰勝國在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舉行和平會議。在和會上,日本代表要求將山東的權益無條件讓予日本。中國代表去見威爾遜,希望他主持公道。威爾遜表示:他對日本代表提出如此天真的要求很驚訝,建議中國代表也坦率地陳述中國的主張。
駐華公使芮恩施密切關注着這些情況。在和會召開前,他就致函國務院和威爾遜,強調中國問題必須得到公正解決,“否則我們必須放棄使這個世界免遭軍國主義災難的希望”。威爾遜卻向日本讓步了。巴黎和會的結果是中國空歡喜一場,取代一種不平等的是另一種不平等,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被日本繼承。
1945-1949羅斯福與杜魯門盟友撤離中美反目
和一戰時很相似,二戰開始階段美國保持中立,直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次日,美國向日本宣戰;同日,中國也正式對日宣戰,這時中日戰爭已經打了4年。
接下來4年中美進行了一系列合作:雙方達成5億美元的貸款協定,美國將軍史迪威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美英三國在開羅舉行首腦會議,討論對日戰略,《開羅宣言》宣告日本必須歸還中國領土。
羅斯福關於戰後世界的構想中,中國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四大警察論”,設想美、英、蘇、中,以類似世界理事會的方式來維持和平。把中國列入四強部分是出於禮貌,部分是因為美國在亞洲需要有一個支持者。因此,美國不顧英國反對,支持中國成為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在時殷弘看來:“羅斯福雄才大略,看到未來,知道亞洲民族主義總是要起來的——本質上是厭惡西方的。這些新興民族主義國家能不能追隨美國,那麼當然,中國很重要,是一個樣板。美國在中國做好了,就可以引導其他亞洲新興國家。另一個戰略意義,是讓中國盟友承擔起亞洲一大部分監管任務。這兩個意義無論在中國的對外關係中還是在美國的對外關係中,當然都是很重大的。”
如果“四大警察”之一拒絕他的角色又會如何,尤其是當這個不合羣的警察恰巧是力量僅次於美國的蘇聯時?羅斯福來不及回答這個問題。1945年4月,日本尚未投降,他就病逝了。
在1945-1950年,中國的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美國對國共兩黨的態度一開始就有所不同。日本投降當日,杜魯門命令日軍只能向蔣介石政府投降就很説明問題。1946年7月12日——一天前,司徒雷登剛被任命為美國駐華大使——國共內戰全面爆發。美國調停國共糾紛失敗後,開始援助蔣介石打內戰。1949年8月發佈的美中關係《白皮書》中美國承認抗戰勝利後對蔣介石政府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多達22.5億美元。
但隨着國軍的敗退,1948年末美國開始調整政策,從“阻止中共取勝”變為“阻止中國成為蘇聯附庸”。
1949年初,司徒雷登就開始與各國大使接觸,主張各國外交官留在南京。4月23日南京解放,各外國使團中只有蘇聯大使隨國民黨政府遷往廣州。周恩來讓與司徒雷登有師生之誼的黃華去南京軍管會擔任外事處長,與他進行私人接觸。
1949年5月13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給司徒雷登的電報中提出了承認中共政府的3個條件:事實上控制國家的領土和行政機關;既有能力又有意願承擔其國際義務;得到中國人民的普遍認可。令美國失望的是一個多月後的6月30日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明確宣稱新中國將奉行對蘇聯“一邊倒”的方針。據説司徒雷登曾請民盟的羅隆基向中共領導傳話:假如中共對美國和蘇聯採取中立態度,美國可以承認新中國,並提供30至50億美元貸款。而羅隆基得知《論人民民主專政》發表,不敢轉達消息,幾年後才説出來。
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離開中國。美國駐華使館和各地領事館人員留守原地“觀察”中國。1950年1月,中方收回美國在北平的兵營等房產後,美國終於撤走了全部駐華人員。
1972尼克松與基辛格借力中國抗衡蘇聯
朝鮮戰爭、台海危機、敵意的政策使兩國的正常關係中斷了20多年。在此期間,雙方長達15年(1955-1970)的大使級會談只是各説各話:中國想要解決台灣問題、被美國凍結的資產;美國勸中國放棄武力統一、加入限制武器的談判。136次會談只達成了一個協議,西方媒體稱之為“聾子的對話”。
中蘇早在1959年就已不和,美國的決策層卻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意識到這是個戰略機會,直到老羅斯福之後美國總統中少有的現實派尼克松走上前台。
1968年9月,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後不久,尼克松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説,“我們必須不斷尋求機會與她談談,也與蘇聯談談。我們必須不只注意是否發生了變化,我們也必須找機會製造變化。”她,指的是中國。
機會來得很快。1969年春天,中蘇兩國發生邊境衝突。當年夏天尼克松做了個不尋常的決定:放棄虛耗時日的中美現行對話機制,引入中國為轉化力量,打破美蘇兩極對峙局面,建構戰略性三角關係。
由於中美都認為蘇聯是比對方更大的威脅,兩國對改善關係很積極。有趣的是中國釋放善意的方式。1970年10月1日,在中國國慶日的觀禮台上,美國記者斯諾被安排在了毛澤東身邊。12月,毛澤東接受斯諾採訪,表示他願意邀請尼克松訪問中國。中國政府高估了斯諾在美國的影響。事實上,華府根本沒有注意到這個信息,直到後來通過其他管道安排好尼克松訪華之行時才知道有這麼一段公案。
1971年7月,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基辛格由巴基斯坦中轉秘密訪問北京。為了躲避媒體,他先公開訪問了南越、泰國、印度等國,最後在巴基斯坦的歡迎晚宴上假裝肚子痛,被送往總統別墅“治療和修養”。次日凌晨,他登上了飛往北京的專機,專程前來迎接的中方代表和領航員早已在機內恭候。
由於亨利·基辛格訪問印度只用了兩天,他“在巴基斯坦的時間”也不能超過48小時,以免“厚此薄彼”。當天中午專機抵達北京,下午周恩來就同他進行了會談。開始,基辛格有點緊張,照着事先準備的稿子念,後來看到周恩來面前只放了一張寫着要點的紙,他也收起文件夾侃侃而談起來。結果包括飛機上的時間,只用了17小時就順利完成密訪。雙方約定把尼克松訪華安排在第二年的春天。7月16日,中美同時公佈雙方達成的《公告》。當年10月,聯合國大會恢復中國席位。
據基辛格的回憶,1972年2月,毛澤東見到尼克松時,一開口就是:“台灣是小問題,世界才是大問題。”他毫不拖泥帶水地表示,中國不會動用武力對付台灣,“我們可以暫時不去管它,等個一百年吧!”毛澤東身體狀況不佳,不久前還病了一次,原本只准備談一刻鐘,但他靠意志堅持了75分鐘,最後才以詢問時間的方式,暗示會談結束。
2月27日,中美達成《上海公報》,次日發表——其中有一條顯然針對蘇聯: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一年之後,雙方又發佈一份公告,同意將共同“抵抗”任何國家在“全球”建立霸權的企圖。
美國與中國合作,蘇聯的最佳選擇只能是緩和與美國的緊張關係。莫斯科原本對安排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的峯會反應冷淡,拖拉了一年多;結果,基辛格密訪北京不到一個月,就迫不及待邀請美國總統去莫斯科——安排在尼克松訪問中國僅3個月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這樣解釋尼克松的動機:“尼克松飛過來和毛澤東握手,主要就是因為美國面臨蘇聯的威脅,他要借力,然後他發現中國是一個很好的借力點。他就來了,屈尊哪,他世界首強,他主動。另外還有一個小的地緣考慮:他要從越南撤軍,有一個理論上的困難,就是所謂‘多米諾骨牌’效應:如果越南被共產主義佔領,東南亞就守不住,東南亞守不住澳洲就守不住。要破解這個困境技術上講有一個環節就是把中國拉過去。”
次年,美國和越南簽署和平協定,美軍撤出了越南。中美雙方互設聯絡處,走向關係正常化。
1989老布什艱難維持中美關係
中國駐芝加哥前總領事王立向記者描述老布什和基辛格的分別:“基辛格跟你見10次也不記得你是誰,老布什見過你一次就認得你了。”這天分顯然對從政有利。
1989年1月,老布什就任美國總統。僅僅一個月後,他的第一次出訪就是到中國——這在美國總統中是前所未有的。1970年代當駐華聯絡處主任那段經歷使他對中國懷有特殊感情。所以他擔任總統後親自主持對華政策,而不是由國務院或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一些美國的中國學家説他就像是“國務院中國處的主管”。黨內的保守派反對他一上任就訪問中國,剛好日本天皇去世,他就利用這機會在參加葬禮後到了中國。
胡錦濤和奧巴馬 胡錦濤和奧巴馬
老布什見到了鄧小平,鄧對中美關係感到滿意,又説,戈爾巴喬夫將於5月訪華,談得好的話,中蘇關係也可以正常化,但不可能恢復到1950年代,也就是説中蘇不會結盟。老布什放心了,向鄧保證説,“在我4年任期結束時,中美關係一定比現在更牢固、更好。”
在此之前,中美關係儘管時有波動起伏,總體上比較平穩。尼克松因“水門事件”下台之後,他的後繼者繼續尋求對華關係正常化。1978年12月16日(北京時間)中美發表了《建交公報》,兩天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開幕。這並不是偶然的巧合。在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大戰略中,與美國關係的正常化是重要的一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訪問美國;1982年中美《八一七公報》發表,兩國關係進入了偶有小風波的蜜月期。根據蓋洛普民意調查,1989年初,70%的美國人對中國有好感或極有好感。
1989年6月5日早上,尼克松跟老布什通了電話,認為要看長遠,與中國的關係不能斷絕。老布什表示同意
1989年6月8日,他決定直接跟鄧小平通電話。中國方面表示,中國領導人沒有這樣的習慣。於是,6月20日,他給鄧寫了長信,一開頭就説他是“以一個朋友、一個真正的‘laopengyou’(老朋友)的身份寫這封信的”。他希望鄧幫助他“維持這種我們都認為非常重要的關係”,除了兩國的大使之外,能有“特殊渠道”保持交往暢通,並問中方是否願意華盛頓派出密使。不到24小時,鄧小平就回了信,歡迎美國特使訪華,並願意親自同特使交談。
通過老布什的特使斯考克羅夫特,中國領導人收到這樣的消息:老布什決意維護兩國的戰略關係,但他必須顧及美國民眾的情緒。美國對中國的制裁不會是永久性的,但在政治上是必須的。
在國會和輿論的壓力之下,老布什對中國實施了一系列制裁;但他仍設法維護同中國的正常關係,幾次動用總統的否決權反對國會取消或有條件延長中國最惠國待遇議案。
金燦榮認為,老布什極有戰略意識。“他始終堅持一個大方向,美國長期利益至上,不為時勢所動,所以肯定中國的價值。我們可以假設,如果當時不是他擔任總統,換一個毛躁一點的,中美可能斷交了,退回到代辦的關係。但他能讓那種關係,雖然艱難,但基本上維持下來了。這就不容易了。”
[11] 
2018年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談中美關係
習近平和奧巴馬 習近平和奧巴馬 [12]
2018年3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應邀出席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第19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並發表題為“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演講。鄭澤光就中美關係表示,中國和美國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保持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兩國在諸多領域的合作也遠遠超過在個別領域的競爭。中美和則兩利,鬥則俱傷。 [13] 
中方歷來重視發展中美關係,願同美方相向而行、一道努力,實現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中美之間存在一些分歧很正常。對此,不能動輒把自身的問題歸咎於對方、在戰略判斷上犯下根本性錯誤,那樣只會損人害己、搞亂世界;而應採取客觀、理性的態度,多做換位思考、相互適應。最重要的是,要始終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恪守一箇中國原則,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通過化解和管控分歧避免中美合作大局受到干擾。 [13] 
中方迴應特朗普稱美國可能切斷美中關係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於接受福克斯有線電視網新聞採訪時聲稱,美國可能切斷整個美中關係,這樣美國可以節省5000億美元。特朗普的瘋狂言論一出,道瓊斯工業指數在30分鐘內急跌450點。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5月1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保持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世界和平穩定。“當前中美雙方應繼續加強抗疫合作,恢復經濟和生產,這需要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12] 
楊潔篪署名文章
楊潔篪署名文章:尊重歷史 面向未來 堅定不移維護和穩定中美關係。 [14] 
2022年3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3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佈,將恢復352項自中國進口商品的加徵關税豁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汪文斌表示,我們注意到相關報道,具體的問題請向主管部門詢問。作為原則,我們一貫認為,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沒有贏家。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