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美詩歌詩學協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

鎖定
《中美詩歌詩學協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作為中美詩學協會第一屆年會的成果之一,該論文從與會代表們提交的100多篇論文中遴選出70餘篇並集結出版。此論文的編選保持了會議的國際間對話特色,力求體現其學術精華和國內外學界在相關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該論文收錄了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不同國家學者撰寫的71篇論文,突出了學術思想的對話和碰撞,體現了論文的多樣性、多元性、創新性特色。
中文名
中美詩歌詩學協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
外文名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onvention of Chines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oetry and Poetics
作    者
聶珍釗 羅良功
語    言
簡體中文, 英語
出版時間
2013年6月1日
出版社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 
頁    數
575 頁
ISBN
9787562261322 [1] 
開    本
16 開

中美詩歌詩學協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內容簡介

《中美詩歌詩學協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美詩歌詩學協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圖書目錄

綜論
技術化語境與審美的現代轉型——關於西方現代派文學發生的現代性闡釋
跨文化語境中的詩歌
“以詩譯詩”:一種必須堅持的詩歌翻譯觀念
互文與戲仿視閾下20世紀中美詩歌的歷史分期
瑪蓮·法莫與席爾共同吟唱的跨語言抒情詩
多恩詩歌節奏及其翻譯初探
龐德的“誤讀”與“虛構”——《華夏集》中婦女組詩的研究
當代新詩關鍵詞:讀者——兼與美國詩歌比較
對《變形》和《格林童話》的互文性研究
譯者的文化身份對中國古典詩歌翻譯的影響——以韋利的翻譯為個案
比較視野中的《神曲》與《離騷》
同樣的憤懣情結,不同的反叛聲音——《嚎叫》與《相信未來》之比較探析
詩歌經典重讀
解讀奧哈拉的“存在焦慮”——兼論“存在焦慮”作為一種文學創作驅動力
查爾斯·奧爾森的動力詩學
多元文化視閾下的後垮掉派詩人傑克·弗利研究
艾略特的《詩篇》的互文性解讀
從自卑到自傲:從詩歌看本·瓊森的性格發展
論《與他者在一起》中的歷史書寫及其對V的表徵
簡單、強烈、瞬間的美:論卡明斯的愛情詩學
《旋轉炮塔炮手之死》之“反輓歌”書寫
狄金森詩歌的地理圖式及深層意藴
論托馬斯·哈代詩歌的對話性敍事——從《獻給小巷相遇的露伊莎》説起
對約翰·多恩《出神》的雙重解讀
《星期天早晨》:唯美、異教與神性
弗羅斯特人生價值的存在主義解讀
弗羅斯特的愛與需要: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關於西方現代派文學發生的現代性闡釋
論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立體主義詩歌
跨越時空的詩藝——伊麗莎白·畢曉普詩歌中的立體主義因素
卡明斯的視覺詩歌解讀
查爾斯·伯恩斯坦與語言詩
詩歌可以沒有文字——從聲音詩“1—100”看語言派對詩歌聲音和表演維度的追求
獻給“懦弱者”的讚歌——查爾斯·伯恩斯坦的政治詩《“懦弱者”之歌》的文化分析
意象與“才趣”:1991年後的伯恩斯坦詩歌
解讀查爾斯·伯恩斯坦的詩歌《人生眾生相》
論查爾斯·伯恩斯坦語言詩的語言觀照——以《幾維樹上的幾維鳥》為例
美國語言詩的詩學觀及寫作特色——以查爾斯·伯恩斯坦的詩歌為例
詩歌中的族裔、性屬、身份
隱藏的姓名和複雜的命運:拉爾夫·沃·埃利森與拉爾夫·沃·愛默生
布魯克斯長詩《在麥加》中的凝視方式與空間視角
“英語是一種外來的痛苦”——馬琳·諾比斯·菲利普的《論語言的邏輯》賞析
《讚美這一天》的文體學分析
論麗塔·達夫詩歌中感知的兩重性
理查德·賴特的詩學主張與藝術實踐
論瑪雅·安吉羅詩歌中的女性意識
以自然名義發出的女性之聲:《彷彿來自小鼓的歌唱》自然意象解讀
希尼的身份建構困境及其對策
勞倫斯現代主義詩歌的自我身份建構
窗子裏暗影中孤獨燃燒的靈魂——細析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的四首散文詩
泰戈爾《故事詩》中的女性形象透視
《在候診室》的性別意識解讀
艾米莉·狄金森的愛情觀探析
生態詩歌與生態詩學
簡·何絲費爾的詩歌與禪修
囚徒、咆哮、人間樂園——《忽必烈汗》的生態女性藴涵
論伊迪絲·斯特維爾核彈組詩中的生態意識
威廉·華茲華斯十四行詩《致睡眠》生態解讀
人·戰爭·自然:論惠特曼戰爭詩歌中的生態倫理思想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