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中美南海交锋事件
- 发生地点
- 中国南沙群岛上空
- 冲突双方
- 中国、美国
背景消息
播报编辑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日报道称,美军官员透露,有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在中国南沙群岛上空执行侦察任务时遭到中国地面发射的无线电干扰。报道中引用美国专家的观点称,这种干扰的目的可能是引诱无人机坠海随后将其捕获。这是继几天前美国P-8A反潜巡逻机对中国南沙岛礁进行挑衅活动后双方的再次“交锋”,不过关于这次干扰事件的细节尚未有更详细报道。
公开交锋
播报编辑
文章称,美国官员称,中国对美国飞越他们在南海兴建的军事设施的无人机进行了干扰。多架美国全球鹰无人成为干扰的目标,其中至少有一次事件是发生在南沙群岛永暑礁附近。
这位官员是在上周三曝光这一消息的,同日,美国公布称P-8巡逻机在一次飞行中遭到中国军方8次警告,两件事发生在同一空域。
五角大楼发言人斯蒂夫·沃伦陆军上校说,美国承认美国P-8飞机和海军舰艇都没有进入这些岛屿周围12海里范围。“那将是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沃伦对记者说。同时他说:“我们没有做出任何宣称要进行下一步行动。我们将继续我们的例行飞行。”
关于无人机干扰的详细情况上述秘密。夏威夷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的发言人拒绝评论干扰事件。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发言人克里斯·希姆斯海军上校说,中国尚未对美国在争议海域上空飞行的无人机进行空中拦截。希姆斯说他不能确认中国对无人机进行干扰的报道。
太平洋空军发言人瑞贝卡·克拉克拒绝评论全球鹰无人机在南沙群岛的活动情况,他给出的理由是“保护军事行动安全。”
这种高空无人机是从位于关岛的空军基地起飞的,克拉克说:“以关岛为基地的‘全球鹰’无人机任务是支持美国在太平洋战区的情报、监视、侦察,这有助于确定侦察重点、制定行动计划和应对意外。”
RQ-4“全球鹰”是美国空军的主力高空远程侦察无人机,他可以由飞行员远程遥控,也可以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执行任务,每天可以巡逻40000平方英里的地区。
这种长47英尺的喷气式无人机航程可达8700英里,飞行高度60000英尺。其续航时间可达28小时。
上周,美国负责亚太安全事务的国防部副部长戴维·舍尔说,将“全球鹰”部署到亚洲是美国在南海增强军力的措施之一。
“我们已经制定了长期计划已增强我们在这一地区的能力,”舍尔对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说,“仅举几个例子,我们的措施包括部署‘全球鹰’和F-35战斗机,不久后我们还要增加在日本部署的V-22鱼鹰运输机数量。”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沃斯堡”号濒海战斗舰前往南沙群岛附近进行了巡逻,海军媒体当时声称“沃斯堡”号在巡航期间放飞了一架“火力侦察兵”无人侦察直升机和一架“海鹰”直升机。但太平洋司令部发言人希姆斯稍后又说这是媒体的一个错误,在巡航期间“沃斯堡”号搭载的无人机并未起飞。他没有解释为何会出现这个错误。
中国军事著作曾认真地讨论使用电子战手段阻止无人机侦察的可能性。2013年1月,中国《航天电子对抗》杂志刊发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到了中国军方计划如何发现和对抗“全球鹰”侦察飞行和RQ-170无人机行动的细节。这两种飞机都是具有雷达隐身能力的侦察无人机。
文章说,美军已拥有强大的战场控制网络,但它也有其弱点,“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战手段攻击甚至控制美国的网络,”文章说,“无人机和地面站通常距离很远,而且常常不得不依赖卫星通讯。只要我们能干扰卫星通讯,无人机就将不能执行任务然后被迫返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