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渭橋

鎖定
中渭橋,初稱渭橋,始建於秦,西漢時又稱橫橋,位於長安北三里,橫跨渭水,與西渭橋(便橋)、東渭橋合稱渭河三橋。橋廣6丈,南北長380步,750柱,212梁,68孔。中渭橋是秦漢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軍事行為的重要孔道,也是絲綢之路從漢長安城出發後的第一座橋樑。
中文名
中渭橋
外文名
Zhongwei Qiao
別    名
渭橋
所在地
長安北三里
建造時間
跨    度
380米

中渭橋名稱由來

中渭橋初名渭橋或石柱橋,兩漢時更名橫橋,也叫橫門橋,後因東西各建渭橋,便被稱作中渭橋。 [1] 

中渭橋歷史沿革

中渭橋初稱渭橋,始建於秦。《三輔黃圖》稱:秦時渭水北有咸陽宮,南有興樂宮,“欲通二宮之間,故建此橋”。西漢時,因中渭橋位於長安城橫門外,故稱橫橋。 [2]  東漢末年,董卓入關時,燒燬了中渭橋。之後,曹操又重建,寬度縮小為3丈6尺。東晉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前秦苻生,徵調關中百姓,加以修治。南朝劉裕入關,又焚燬。北周時再次修建。庾信《在司水看修渭橋》詩記述,砌柱基之石,來自富平;砌堤激之石,來自甘泉山。據內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墓壁畫《渭水橋圖》顯示,橋柱是四根木柱一排,為排架式;排柱上有兩跳斗拱承託木樑、橋板、橋欄。橋頂隨券頂略呈八字形。橋頭有華表、神妖。
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及開元年間,中渭橋經過兩次重修,位置稍有變動。開元年間修建工程比較浩大,由京兆尹總其事,京兆府所屬各縣參加,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橋修成後,南逾秦嶺通商雒(洛);北抵鄜州、鹽州。橋的位置仍在漢長安城橫門以北。進士喬潭撰有《中渭橋記》碑文,今碑石無存,碑文見於《全唐文》。據碑文所記,橋是利用農閒時間,有鐵工、水工、木工參加施工。未提石工,知為木柱木樑橋。
中渭橋一直延續到五代末年仍在使用,後周宗羈撰有《登渭橋》詩。 [2] 

中渭橋橋體北移説

多數學者認為唐代中渭橋之所以改變位置就是因為渭河向北發生了位移。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楊思植、杜甫亭先生,他們合作撰寫的論文《西安地區河流和水系的歷史變遷》根據衞片、歷史文獻與實地考察資料,發現渭河南岸有若干道古河道遺蹟,並繪製了渭河西安段的歷史變遷圖,其中清楚地表示唐代渭河在中渭橋附近向北發生了位置移動。贊同渭河唐較漢時向北移動説的還有王開、劉慶柱、史念海等先生。

中渭橋渭河三橋

秦、漢、隋、唐先後在咸陽、長安建都。為便於京師與各郡、國、州、縣的聯繫,先後在渭水上不斷建橋。《唐六典》稱:“天下木柱之梁三,皆渭水:便橋、中渭橋、東渭橋。”
渭河三橋地處交通衝要,唐朝派人嚴加守護。三橋各設守橋丁30人,分為4班輪值:每年五月一日至九月十五日,守橋丁不得離家10裏,以便遇到險情隨時前往搶修。每遇水漲,守橋丁即趕赴橋頭察看水情。三橋另各配木工8人,亦分4班輪值。水毀工程大時,三橋的守護橋丁集中,與橋所在縣僱募伕役一起搶修。 [2] 

中渭橋考古發現

中渭橋 中渭橋
2012年4月,西安市北三環附近發現了秦漢渭橋遺址。2013年1月,陝西省考古院通報了該遺址最新考古成果,(截至2013年1月)發現的古代橋樑遺址增至5座,在未央區兩個村子農田裏共發現2組5座橋樑。其中最早發現的“秦漢古木橋”規模最大,它正對漢長安城北牆中間城門廚城門中間,根據發現先後編號,這座橋被命名為廚城門一號橋。
廚城門一號橋的時代能夠確定,它是罕見的木石結合橋樑,南北長度約880米,始建於秦,漢代集中使用,考古專家推測其使用“壽命”達到千年以上。橋樑南北長度約880米,橋樑東西兩側橋樁間寬度約為15.4米。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志友稱,廚城門橋可能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中渭橋。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