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法文學關係研究

鎖定
《中法文學關係研究》是2011年6月1日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孟華。 [1] 
書    名
中法文學關係研究
作    者
孟華 主編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6月1日
頁    數
309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9080124
字 數
305000
紙 張
膠版紙

中法文學關係研究編輯推薦

孟華編著的《中法文學關係研究》為其中一冊,

中法文學關係研究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比較文學文庫”叢書以中國文化與文學作為根基,放眼世界文學的廣闊時空,從不盡相同的學科背景出發,以各自的理論方法切入,探討東西方比較文學的諸多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參與並推進中國比較文學的學術發展。適合相關文史專業的科研教育工作者、高校學生及廣大普通讀者閲讀學習。
本書以中法文學關係為主要研究對象,分別從影響/接受、翻譯、媒介、形象等各個層面對中法文學關係進行研究。這些論文大多是個案討論,作者在堅持“事實聯繫”的實證方法的基礎上,也採用了其他適用的理論與方法論。《中法文學關係研究》中部分論文還涉及與國際文學關係研究密切相關的理論與方法論探討。

中法文學關係研究作者簡介

孟華,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1967年畢業於北京國際關係學院,1988年於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巴黎四大)獲法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中法文學文化關係研究、18世紀研究、形象研究。主要著作有:《伏爾泰與孔子》、《比較文學形象學》(譯著)、《法國文化史》(合著)、Visionsde l’autre : Chine, France(《交互的鏡像:中國與法蘭西》)、《中國文學中的西方人形象》(集著)等。

中法文學關係研究目錄

自序:我與比較文學
理論與方法論探討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試論國際文學關係研究的地位與作用
“移花接木”的奇效
——從儒學在17、18世紀歐洲的流傳看誤讀的積極作用
試論他者“套話”的時間性
為“X與Y”模式一辯
形象學研究要注重總體性與綜合性
比較文學形象學論文翻譯、研究札記(節選)
翻譯中的“相異性”與“相似性”之辯
——對翻譯與文化交流關係的思考與再思考
漢學與比較文學
中法文學、文化關係研究
中法文化交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