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鎖定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是多種病毒可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膜炎和(或)腦炎。由於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器官移植的開展,加以對病毒性感染診斷技術的提高,今後病毒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率可能上升。
外文名
Infection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
就診科室
神經內科
常見症狀
多種病毒可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
是否傳染
能否治癒
具體病情而定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病因

病毒性腦膜炎80%以上由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柯薩奇、埃可及新型腸道病毒71型)引起。其次為腮腺炎病毒、淋巴細胞脈絡叢腦膜炎病毒、Ⅱ型單純疤疹病毒等亦較常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EB病毒及鉅細胞病毒亦可引起,但較少見。不同的病毒引起的腦膜炎臨牀表現無大區別,總的來説病情多不嚴重,預後較好。病毒性腦炎仍以日本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乙腦最多見。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則病情多較嚴重,預後差,重型者病死率高,後遺症多。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臨牀表現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病人常常發生昏迷、抽搐、癱瘓、感覺異常、吞嚥困難和大小便障礙等症狀。由於昏迷、癱瘓,病人不會咳嗽、翻身,故容易併發肺炎和壓瘡。由於突發抽搐可導致窒息,小便障礙易併發泌尿道感染,這些併發症能延長病程和加重病情,細緻的護理工作是促使病人早日康復的重要條件之一。[1]
(一)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本病由麻疹缺陷病毒所致,以進行性痴呆、運動失調、共濟失調、肌痙攣及其他神經系統為特徵。
(二)朊蛋白病
朊蛋白病是一類具有傳染性的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所致的散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三)化膿性腦膜炎的聯合診斷
傳統的診斷方法是腦脊液細菌塗片和細菌培養,塗片方法陽性率低,而細菌培養的方法耗時過長,耽誤了治療時機。目前,用ELIS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技術檢測相應特異性抗體,PCR檢測相應的細菌DNA。
(四)病毒性腦膜炎
PCR檢測相應的病毒DNA。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檢查

(一)利用ELISA法或免疫熒光法檢測病毒特異性抗原和(或)IgM抗體。乙型腦炎和腸道病毒性腦膜炎均已採用特異性IgM抗體作為早期診斷的措施。
(二)病毒核酸檢測。只要已知該病毒的該酸序列,即可人工合成引物(primer)進行PCR體外擴增,可獲得病毒特異核酸片段,有早期病原學診斷價值。現已用此法從患者CSF中檢測單純皰疹病毒。
(三)腰椎穿刺
儘可能早做腰椎穿刺,腦脊液送常規、細胞學和特異性檢查,最好做細菌培養或藥敏試驗,儘可能做病原學檢查。一次腦脊液檢查不能確診、病情變化、觀察治療效果、鞘內用藥等需反覆多次腰椎穿刺。
(四)其他輔助檢查
血常規、血沉、腦電圖等。根據病情及鑑別診斷需要做腦CT、MR掃描。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治療

多年來只能給病人以支持和對症治療。主要是消滅或抑制病原體,這常常需要外力的介入,如抗菌藥物以及清除病灶等。激發或促使機體的體液及細胞免疫機制有適度的改善,以增強防禦及修復能力也很重要。另外,校正或調節病理生理機制以減輕炎性反應對靶器官的損害,保護腦的功能,注意水電解質的平衡等亦是冶療的極為重要的輔助手段。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預後

近年對疾病過程中的細胞與體液免疫逐漸增加了認識,因而,對CNS感染髮病機制和病理生理變化也有了更多的瞭解。由於免疫反應的不同,同一致病因子在不同人身上有的致病很輕,有的很重,有的出現反覆。在治療控制感染源時,亦要考慮免疫反應造成的損害及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預防

1.要合理調整飲食,既要保障營養全面,又要防止營養過剩,導致肥胖。忌煙、酒。還要加強體育鍛煉,因為鍛鍊有利於人體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
2.日常生活要注意及時護理,堅持肢端功能鍛鍊,可以進行握力、屈伸、旋轉等。日常護理及保健過程中肢端需要做到保暖,又要預防燙傷。急性感染期除四肢癱瘓還可伴呼吸肌麻痹,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3.還要避免長期接觸化學之類的毒物,避免長期接觸化學毒物。對於長期服用異煙肼、苯妥英鈉、氯喹、磺胺等藥物的病人,一旦發現本病徵兆,應立即停藥,去醫院詢問醫生,對症治療。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飲食

1.多以清淡食物為主,注意飲食規律。
2.飲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食物,多吃雞蛋、大豆等高蛋白質食品。
3.忌煙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