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桁材

鎖定
中桁材(center girder)又稱中底桁或豎龍骨。位於船體雙層底中線面內的縱向豎板。中桁材的下面與平板龍骨、上面與內底板的中央列板垂直連接,構成工字形結構,是船體結構的重要構件。中桁材一般整體連續,其上不得開孔。中桁材有時用兩道平行的底桁材做成箱形結構,此時稱箱形中桁材。 [1] 
中文名
中桁材
外文名
Center girder
別    名
中底桁或豎龍骨
位    置
船體雙層底中線面內的縱向豎板
一級學科
船舶工程
二級學科
船舶結構

中桁材介紹

中桁材是位於船底中縱剖面處、連接平板龍骨和內底板的縱向連續構件。是雙層底結構中的重要構件,俗稱豎龍骨。一般為船舶橫骨架式或縱骨架式雙層底結構的結構組件。 [1] 

中桁材應用

橫骨架式雙層底結構
圖1 圖1
橫骨架式雙層底結構為機艙部位的橫骨架式雙層底結構,如圖1所示,它由底板、內底板、中桁材、旁桁材肋板等構件組成,這種結構一般應用在中小型船舶上。
中桁材是重要的縱向強力構件,除在首尾端可以間斷外,在船舶中部都是連續的。中桁材通常為水密結構,可減輕雙層底艙內自由液麪的影響。旁桁材則在肋板處間斷,其上開有人孔或減輕孔,上緣的通氣孔和下緣的流水孔可供空氣和液體流動。肋板是設在每一個肋位的底橫向構件,對保證船體的橫向強度和局部強度起重要作用。肋板分水密肋板、開有人孔或減輕孔的實肋板以及由鋼板和型鋼製成的組合肋板三種。水密肋板將雙層底艙分隔成不同用途的各類液艙。 [2] 
縱骨架式雙層底結構
圖2 圖2
大型乾貨船散裝貨船集裝箱船油船的中部均採用縱骨架式雙層底結構,如圖2所示。強度相同時,其結構重量小於橫骨架式。數量較多的底縱骨和內底縱骨在水密肋板處斷開,並用肘板與之連接。
近年來,大型船舶雙層底中部多采用箱形中桁材以代替普通中桁材。兩平行桁材構成的箱形結構作為各種管路的通道,俗稱管弄。 [2] 

中桁材船底板架計算

圖3 圖3
船底一般都是由多根交叉構件和很多主向梁組成的板架。對於縱骨架式板架,主向梁(實肋板)承受肋板間距範圍內的荷載,交叉構件只承受節點反力;對於縱骨架式板架,荷載通過縱骨傳給實肋板,交叉構件也只承受節點反力。如圖3所示。
多根交叉構件板架的計算可採用船舶結構力學中介紹的近似方法——主向梁節點撓度選擇法。若構件不等間距、不等截面或某些構件加強,手算就比較困難,往往作些近似簡化處理。如採用有限元法計算,則不存在任何困難。
船底板架由於其結構強大,又比強力甲板靠近船體剖面中和軸線,因此在船體中拱變形時船底板架不易失穩,其主要矛盾是強度問題。
對於艙長很短的船底板架(例如,艙長
與板架計算寬度B之比小於0.8時),為確定這種板架中桁材的彎曲應力,可將中桁材當作單跨梁處理。現分析如下:
如果把船底板架當作組合板且認為是各向同性的,則板架中桁與平板的中央板條梁相當。在下表中列出了不同邊長比值時,各向同性板的彎矩與板條彎矩的比值。如圖4所示
圖4 圖4
從上表所列數值可知,邊長比越小,彎矩比值大,亦即將中桁材當作單跨處理引起的誤差越小,而且是偏於安全方面的誤差。因此,在初步校核船體強度時,對邊長比小於0.8的板架可以採用單跨的計算公式,即
支座剖面處彎矩:
跨長中點處彎矩:
對比邊長比≥0.8的板架,可以按照下述公式近似計算。
(1)中桁材的彎矩。
在支座剖面處:
在跨長中點處:
(2)中央肋板在中桁材處彎矩。
式中:Q——作用在中桁材上的荷載
Q1——作用在肋板上的荷載,
q——板架的荷載強度;
c——縱桁間距;
——縱桁跨度;
a——肋板間距;
B——肋板跨度;
——係數,由板架長寬比及中桁材的慣性矩之比決定,見下表。 [3]  如圖5所示
圖5 圖5
參考資料
  • 1.    夏守軍主編,國防科技名詞大典 船舶,航空工業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第481頁
  • 2.    王常濤,黨傑主編,船舶概論與識圖,國防工業出版社,2015.09,第67頁
  • 3.    程建生主編;王建平副主編,舟艇原理與強度,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03,第2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