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鎮,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地處沁水縣西部,東與土沃鄉接壤,南與運城市垣曲縣歷山鎮為界,西與臨汾市翼城縣相鄰,北與龍港鎮毗鄰,
[3]
區域面積243.6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13813人。
[2]
- 中文名
- 中村鎮
- 行政區類別
- 鎮
- 所屬地區
- 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
- 地理位置
- 沁水縣西部
- 面 積
- 243.68 km²
- 下轄地區
- 13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中村村
- 電話區號
- 0356
- 郵政區碼
- 048211
- 車牌代碼
- 晉E
- 人 口
- 13813人(2018年户籍人口)
中村鎮歷史沿革
編輯1949年,屬沁水縣第三區。
1950年,屬沁水縣第二區。
1954年,屬沁水縣中村區。
1956年,屬中村、上閣、蒲泓、下川4個鄉。
1958年,屬中村鄉上游公社。
1959年3月,下川鄉萬寶公社併入,
1959年4月,下川鄉萬寶公社析出。
1960年,改稱中村公社。
1984年5月,中村公社改中村鎮。
中村鎮行政區劃
編輯中村鎮區劃沿革
1961年,轄中村、南河、上峪、下峪、北莊、上溝、蒲泓、石務、冶內、柳溝、白華、澗河、張馬、青旺、北山、上閣、李家坡、北嶺、松峪、宋莊、東溝21個生產大隊。
1962年,增設南坡生產大隊,轄22個生產大隊。
1984年5月,轄22個村民委員會。
2001年1月,增設下川、上川、向陽、東川、山辿巖、小河灣6個村民委員會,轄28個村民委員會。
2002年,上凹併入中村,李家坡併入上閣,北山、青旺併入張馬,南坡併入冶內,柳溝併入南河,將澗河併入白華,小河灣併入上川,撤併後轄20個村民委員會。
中村鎮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140521101200 | 121 | 中村村 |
140521101201 | 122 | 南河村 |
140521101204 | 220 | 蒲泓村 |
140521101206 | 220 | 上峪村 |
140521101207 | 220 | 下峪村 |
140521101208 | 122 | 北莊村 |
140521101209 | 122 | 張馬村 |
140521101211 | 220 | 東溝村 |
140521101212 | 220 | 上閣村 |
140521101214 | 220 | 松峪村 |
140521101215 | 220 | 上川村 |
140521101216 | 220 | 下川村 |
140521101217 | 220 | 東川村 |
中村鎮地理環境
編輯中村鎮位置境域
中村鎮
中村鎮水文
中村鎮自然資源
中村鎮人口
編輯2011年末,中村鎮轄區總人口1459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927人,城鎮化率68%。總人口中,男性7471人,佔51.2%;女性7126人,佔48.8%;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6.3‰,人口死亡率7.26‰,人口自然增長率-0.96‰。
[3]
中村鎮經濟
編輯中村鎮綜述
2004年,中村鎮全鎮生產總值達到2.02億元,財鎮收入7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44元。
中村鎮農業
中村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3750畝,人均1.6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5%,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12.1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穀子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766噸,人均790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
[3]
中村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712頭,年末存欄1251頭;羊飼養量18.28萬隻,年末存欄11195只;牛飼養量1620頭,年末存欄918頭;家禽飼養量39387羽,上市家禽22287羽。2011年,生產肉類592噸;畜牧業總產值234.9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66%。截至2011年末,森林面積42萬畝,林地面積32萬畝,林木覆蓋率89%。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1台(輛)。
[3]
中村鎮工業
2011年,中村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0.25億元,比上年增長17%;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87.88%。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家,職工4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9億元,比上年增長17%。
[3]
中村鎮商業
中村鎮社會事業
編輯中村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中村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353人,專任教師28人;小學4所,在校生986人,專任教師9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35人,專任教師7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3]
中村鎮科技事業
中村鎮文體事業
中村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中村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1個,其中衞生院1所;病牀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4張。專業衞生人員2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萬人次,住院手術15台次,出院病人364人次。
[3]
中村鎮社會保障
2011年,中村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02户,人數670人,支出91萬元,比上年增長3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1人,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48.18%;農村醫療救助2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11人次,支出1.25萬元,比上年增長7.5%;農村臨時救濟203人次,支出4萬元,比上年增長9.5%。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9萬元,比上年增長7.1%。
[3]
中村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 供電
中村鎮交通
編輯中村鎮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 參考資料
-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78頁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第78頁.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薛維棟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西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10月:877-878.
- 4. 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