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村鄉

(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轄鄉)

鎖定
中村鄉,隸屬於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介於東經118°14'24"~118°23'04",北緯29°10'17"~29°17'48"之間,地處開化縣中部,東、東南與音坑鄉相鄰,西南與池淮鎮接壤,西與長虹鄉相連,西北與何田鄉毗鄰,東北與馬金鎮相連,鄉人民政府距開化縣城10.1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97.5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中村鄉户籍人口為9576人。 [3]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中村鄉境域屬開化縣玉山鄉。1983年6月,改稱中村鄉。 [2]  截至2020年6月,中村鄉轄9個行政村; [4]  鄉人民政府駐張村村217號。 [2] 
2019年,中村鄉有工業企業4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9個。 [3] 
中文名
中村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
地理位置
開化縣中部
面    積
97.5 km²
下轄地區
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張村村217號
電話區號
0570
郵政區碼
32430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浙H
人    口
9576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中村鄉歷史沿革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中村鄉境域屬開化縣玉山鄉。
元代,為十五都、三十四都轄地。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為親仁鄉。
1950年5月,撤親仁鄉改稱張村鄉。
1956年3月,張村、汶川2個鄉合併稱光明鄉。
1958年9月,光明、和平2個鄉合併稱紅旗(音坑)公社,設中村管理區。
1961年9月,成立中村人民公社。
1983年6月,改稱中村鄉。 [2] 

中村鄉行政區劃

2010年12月,中村鄉下設9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11年末,中村鄉轄茅崗、中村、光明、西畈、樹範、曹門、張村、新門、坑口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中村鄉轄9個行政村:西畈村、樹範村、新門村、曹門村、張村、坑口村、茅崗村、中村、光明村; [4]  鄉人民政府駐張村村217號。 [2] 

中村鄉地理環境

中村鄉位置境域

中村鄉介於東經118°14'24"~118°23'04",北緯29°10'17"~29°17'48"之間,地處開化縣中部,東、東南與音坑鄉相鄰,西南與池淮鎮接壤,西與長虹鄉相連,西北與何田鄉毗鄰,東北與馬金鎮相連,鄉人民政府距開化縣城10.1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97.5平方千米。 [3] 

中村鄉自然資源

中村鄉有耕地面積1.31萬畝,人均1.37畝;林地面積12.0萬畝,累計造林1萬畝。有生態公益林3.06萬畝,竹林0.62萬畝。 [2] 

中村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中村鄉轄區總人口957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36人,城鎮化率11.9%,另有流動人口2468人。總人口中,男性4956人,佔51.8%;女性4620人,佔48.2%;14歲以下1331人,佔13.9%;15~64歲7287人,佔76.1%;65歲以上958人,佔10.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9300人,佔97.1%;有畲族1個少數民族,共276人,佔2.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1人。 [2] 
截至2017年末,中村鄉常住人口為7469人。 [1] 
截至2019年末,中村鄉户籍人口為9576人。 [3] 

中村鄉經濟

中村鄉綜述

2011年,中村鄉財政總收入51.3萬元,比上年增長-40.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5.64萬元,比上年增長-42.2%,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增值税2.74萬元,營業税16萬元,企業所得税0.17萬元,個人所得税4.7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540元。 [2] 

中村鄉農業

2011年,中村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1.21億元,比上年增長15.0%,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25.8%,生產糧食4524噸,人均472千克,其中稻穀2636噸,玉米706噸,大豆178噸,番薯981噸,油菜籽種植面積4220畝,產量253噸;蔬菜種植面積3373畝,產量4112噸;茶園面積3408畝,產茶葉140.7噸。 [2] 
2011年,中村鄉生豬飼養量0.79萬頭,年末存欄0.44萬頭;家禽飼養量1.5萬羽,上市家禽0.85萬羽,畜牧業總產值0.16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3.3%,林木覆蓋率84.0%,活立木蓄積量43萬立方米。 [2] 

中村鄉工業

2011年,中村鄉工業初步形成了以彩芯鉛筆、竹木製品、麻類牆布等來料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2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35.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139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1億元,比上年增長131%。 [2] 

中村鄉商貿

2011年末,中村鄉有商業網點78個,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58億元,比上年增長17.2%。 [2] 

中村鄉金融業

2011年,中村鄉有各類存款餘額5467萬元,各項貸款餘額1182萬元。 [2] 

中村鄉電信業

2011年,中村鄉全年電信業務收入50萬元。 [2] 

中村鄉社會事業

中村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中村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16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1所,在校生231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348.8萬元,比上年增長-26.2%;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23.4萬元,比上年增長-22.4%。 [2] 

中村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中村鄉有畲族歌舞隊1個,隊員11人;文體骨幹隊1個,隊員50人;綜合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室)7個;公共圖書室1個,藏書0.55萬冊;農家書屋9個,藏書1.36萬冊。 [2] 

中村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中村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個,病牀8張,固定資產總值76.8萬元。專業衞生人員8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2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97萬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7.8%,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2.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919人,參合率95.2%。 [2] 

中村鄉社會保障

2011年,中村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户,人數2人,支出0.19萬元,與上年持平,月人均80元,與上年持平。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58户,人數357人,支出38.8萬元,比上年增長5.4%,月人均91元,比上年增長8.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3人,支出8.9萬元,比上年增長7.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人,支出5.1萬元,比上年增長7.4%。農村醫療救助15人次,共支出5.14萬元,比上年增長42.9%。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6.9萬元。敬老院1所,牀位50張,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5318人,參保率96.9%。 [2] 

中村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中村鄉有郵政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0千米,投遞點88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户2487户,移動電話用户2959户,寬帶接入用户1250户。 [2] 

中村鄉交通運輸

2011年末,中村鄉有山深線國道過境,境內長3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馬金鎮、音坑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33.7千米。 [2] 

中村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中村鄉因鄉人民政府駐張村位於開化縣中心位置得名。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189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尚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浙江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3月:1671-1672.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192.
  • 4.    2020中村鄉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20]